D
探讨中国鬼魂文化对自杀行为之影响
深圳大学社会学系 答旦
中国鬼魂文化由来已久,墨子《明鬼》篇:一个人死后或为鬼,有鬼神存在。宋代朱熹认为,魂魄是阴阳二气作用的结果。在中国佛教徒最多,佛教是用“死”来解脱虚幻尘世的。佛经中,对行善者,颂其可升天,恶者入地狱,佛教的传入,在中国产生了许多民间传说、戏剧故事。鬼魂文化对中国自杀行为的影响巨大,受了委屈,自杀死亡成鬼,可博得同情,鬼阴森恐怖,可吓唬有仇者,可雪恨!鬼可以托梦于亲友,召唤他们去鬼世界。中国已成为自杀次高峰地区,每年自杀死亡25万人,自杀者集中在农村15到35岁之间的女性,在分析其原因中,鬼魂文化对其心理与行为影响巨大。本文探讨中国鬼魂文化产生与发展,探讨其负面影响,呼吁迅速普及科学知识,清除落后意识,为拯救轻生者做出贡献。
解读当代:推向前沿的传统学科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 邓启耀
民俗学在国际上并非无足轻重之学,特别是当今世界,由文化、信仰等原因造成的动乱和冲突,有增无减。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现实,使国际关系面临新的挑战。是“和而不同”,还是“同而不和”,民俗学同样要有自己的回答。中国民俗学,由于中国多民族社会的现实及民俗资源的丰富,在国际学术界具有重要学术地位。
在社会的转型期,那种影响着数以亿计民众的社会传统意识、文化积淀和生活习俗,将成为权力或政令控制之外的一种潜在力量。对这种“国情”、“民情”的认识程度任何,将影响着转型期中国的变革质量和发展速度。正是在此意义上,作为一门专门研究大众行为模式、文化心理、社会基础及其当下状态等方面问题的学科,民俗学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并将发挥重要的社会作用。转型期的民俗学学科课程设置在总体框架和基本理论方面,应继续沿袭中大学术传统,以特色和边缘立足,重实证重国学;同时,密切关注国内外新兴学科的发展,借鉴、互动,使民俗学再上新的台阶。在文化研究中,以研究民族文化和民众文化为主要特征的民俗学研究,一个世纪以来一直保持着独特的发展势头,近二十年来成果大量涌现,学科趋于成熟。
中山大学是中国民俗学学科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现在,要使这门以“老”(传统)“土”(民俗)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能面对新世纪学生的知识要求,使它成为一门特色课程,既不失其根本,又不固守一隅,必须把它推向前沿,让它解读当代。这就需要拟定一些具有前沿性和挑战性的问题,通过课堂与课外、老师与学生、教学与科研的积极互动,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多向思辨,大胆实践,使这门课成为新生代尝试用传统学科解读当代文化的一个实验地,同时也使老学科的教学和科研找到了一些可能的新增长点。
民俗学的危机与生机
北京大学中文系 段宝林
民俗学与民间文学面临大好形势,同时也出现了危机。
大好形势客观存在。改革开放来的成就远远超过了过去任何时期,已进入一个兴旺发达时代。
危机也是客观存在。好多中文系与取消民间文学课;我们的民俗理论存在缺陷等等。必须重视。
我国的民俗学已有百余年历史,但学科建设还很幼稚,缺乏系统研究,受人类学派的传统影响,研究的对象有局限。
我以为生机就在于以马列主义观点方法,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创新。民俗的本质是生活美,对民俗生活美的研究将有利于社会进步,从而使民俗学持续发展。
为了明天, 收藏今天
——民俗博物馆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
段双印(副研究员)
民俗类文物藏品是民俗博物馆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也是发展民俗研究的物质基础。没有源源不断的民俗文物充实馆藏,民俗博物馆就会贫血,也不会可能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新鲜活力。
民俗文物不仅仅是古董。为了明天,收藏昨天,已是昨日的辉煌。目前大多数民俗博物馆的藏品搜集,普遍存在单单重视收集近百年来社会生活的各种实物资料和口传资料的现象,民俗陈列停留在古董陈列的层面上,与飞速发展的现代生活与民俗事像脱节,缺乏新鲜活力。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是民俗博物馆藏品收集工作缺乏远见,收藏意识不强。再当前社会收藏热持续升温,收藏品类日益扩大的形势下,民俗博物馆的藏品搜集工作滞后,势必造成坐失良机,使大批藏品资源外流,对民俗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民俗博物馆的藏品搜集要有远见,不要“厚古薄今”。不但要为了明天,收藏昨天,而且更要为了明天,收藏今天。由于现代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急聚变化,不但近现代民俗文物急聚消失,就是许多当代民俗物品也是转眼即逝,后会无期。我们现在所说的历史文物,很大一部分就是过去的民俗文物;而今天的民俗文物,若干年后就会成为历史文物。如果我们对现在司空见惯而转眼即逝的现代民俗文物不去收藏,一百年或许几百年后,我们的后代子孙再研究我们这个时代前后的社会生活就缺乏实物资料,正如我们现在通过考古发掘资料去研究古代社会生活一样困难。与其百年后,莫如今日始。抢救搜集近现代文物意义深远,功德无量。
完整的民俗文物概念应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民俗文物;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和民众生活有代表性的实物;当代社会生活中有代表性的实物。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会网站 【本文责编:CFN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