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代表大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民俗学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提要
  作者:CFS 秘书处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2-07-15 | 点击数:53726
 

Y


少数民族人生礼俗中的实物语及其表达方式、功能与特征
浙江温州师范学院社会学民俗学研究所 姚周辉

  语言交际是伴随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过程的一种特殊的社会传承文化现象。但语言不是唯一的交际工具,交际工具还有包括体势语、情态语、实物语等在内的大量的非语言交际形式。在社会文化活动中,尽管非语言交际形式不能与语言等量齐观,但这些非语言的交际形式在某种场合甚至还发挥了语言不能或不便发挥的作用,显示出其独特的功能。本文重点讨论我国少数民族人生礼俗中的实物语及其独特而有趣的表达方式、功能与特征。
  一、少数民族人生礼俗中的实物语。人生礼俗,指人们在不同生活年龄阶段所举行的有关生育、成年、婚恋、丧葬等方面的礼俗。人生礼俗中伴随着极其丰富有趣的实物语。
  二、少数民族人生礼俗中的实物语的主要表达方式。 少数民族人生礼俗中的实物语的内容十分丰富,这种丰富的内容主要是通过以下有趣方式表达出来的:(一) 不同方位的实物表达不同的内容;(二) 不同数量的实物表达不同的内容;(三) 不同颜色的实物表达不同的内容;(四) 不同搭配的实物表达不同的内容;(五) 不同特性的实物表达不同的内容。
  三、少数民族人生礼俗中的实物语的功能与特征。 少数民族人生礼俗中的实物语发挥着以下主要功能:(一) 表达思想感情;(二) 标明阶段状态;(三) 指示场所方位;(四) 祝愿吉祥美好;(五) 避邪破邪趋吉。 少数民族人生礼俗中的实物语与语言形式相比具有以下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克服了语言在时间上的即逝性和空间上的狭小性;二是表态巧妙自然。
  四、研究少数民族人生礼俗中的实物语的意义
  可以加深我们对少数民族人生礼俗中的文化内涵的认识,对于我们研究少数民族语言史和研究少数民族文化也大有裨益。


新世纪民俗学的道路
西北师大 杨景震

  面向21世纪,中国民俗学的道路,应该是顺乎时代的潮流,走改革开放的道路。
  在健全民俗学本体结构的同时,总结以往民俗学发展的历史经验,移风易俗,推陈出新,改革现状,出现一个崭新世纪的民俗天地。
  一、对现有民俗的态度 民俗的种类 批判的继承
  二、走改革开放的道路 从封闭到开放 从保守到创新 从单一到复杂  从生产到商品 从物质到精神
  三、打破旧世界,建立新世纪的民俗学 现代化 科技化 讯息化 电子化 商品化 市场化



关于中国民俗学学科发展现状的思考
广西师大中文系 杨树喆

  民俗学在20世纪初叶传入我国,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曲折发展历程。期间由于受中国社会与政治变动的影响,中国民俗学几经演进与波折。社会的民主化进程以及民族文化自觉的要求都深刻地规定了这门新兴学科的特殊地位,与此同时,在这种密切关系当中也表现出民俗学学科自身独立发展的某些不够强壮的弱点。改革开发以来,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学术大背景下,中国民俗学不失时机地得以恢复起来并造成了一定的声势,不仅多少适应了国情认识的需要,也重新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本文认为,改革开发以来,中国民俗学的学科地位已基本确立,民俗学学科体系已初步建立,民俗学研究的范围日益广泛、层次日益深入、质量日益提高,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俗学方法论也正逐步形成。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1)民俗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宣传与普及有待进一步加强;(2)基础理论研究虽说有了长足发展,但远不能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3)记录民俗学或民俗志工作方面虽出版了不少著作,但以往的著作在对民俗的考查与描述中,存在着不少不尽人意的地方;(4)民俗学专业人员不足,专业研究机构不够健全。
  【关 键 词】中国民俗学;学科发展;存在问题


漫话民俗工艺品与旅游产品的开发
中南民族学院 杨万娟

  一、民俗工艺品旅游市场潜力研究
  二、全国民俗工艺旅游产品资源分析
  三、民俗工艺品开发构想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民俗研究
中山大学民俗研究中心 叶春生

  全球经济一体化必然带来文化的整合,促使文化也向一体化发展,而“民俗热”正是对异化的抗争,是对自己传统的认同、回归。马克思曾反对为民族文化设置堡垒,认为一个民族要保存传统,就要优化传统。因此,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要真正保存民族的传统文化,必须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充实、优化自己的传统文化,使之焕发新的活力。
  全文分三个部分,约8000字:一、调整理念,重新评价文化传统,打通古今,沟通中外,关注民间;二、壮大自身,提高素质,综合考察,立体研究,贴近民生,为经济建设服务;三、跳出文本,深入田野,研究民众的文学世界,解读深层民俗心理,创建中国民俗学派。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加强应用民俗研究
温州 叶大兵 叶丽娅

  去年11月,在日本名古屋大学,召开了第四届亚细亚民俗学会学术大会,会议主题是:面对21世纪的开发、自然、环境问题民俗学的贡献。我们在题为“加强应用民俗研究”的演讲中,着重介绍了我们数年来深入企业,开展民俗研究的体会,提出:21世纪的民俗学研究,要把田野作业、理论研究、社会实践三者密切结合起来,扩大民俗应用功能,开拓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努力把民俗学研究成果(文化力),有计划地转化成生产力,为中国和世界的经济发展和文明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强调现代民俗学要参加社会实践,出于三方面的需要。首先,是民俗学学科建设的需要。民俗学研究必须与时俱进。面对剧烈变化的现实世界,我们必须对我国民俗学的思想和实践以及研究对象、范围、任务、工作方法等,重新审视,以期构筑一门更完整科学的民俗学体系。强调民俗工作者参加社会实践,加强应用民俗研究,就是进一步扩大民俗功能,使其和社会结合,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其次是出于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参加企业的实践证明:民俗文化和经济结合,是企业腾飞的双翼,并且转化为一种重要的生产力。同时可以取得民俗研究和发展经济双丰收的效果。我们认为:现代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需要民俗学积极参与。第三,出于推动社会前进的需要。民俗工作者参加社会实践,除直接或间接对经济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外,更重要的是倡良风,破陋俗,充分发挥民俗的潜移默化功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
  本文的结论是:21世纪的到来,为我们民俗学的研究,注入了新的血液,也带来新的契机,这就是:正视现实,探索规律,发展理论,推动学科建设。要坚持田野作业、加强理论研究、参加社会实践相结合,使民俗学研究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发展。面对21世纪,民俗学应该成为一门加强有效性实践的学科。
 

民俗文化视域中的女性研究
重庆师院中文系 易小松

  在民俗文化研究中,对民众群体的分析历来很重要,但以往人们的研究多集中在论证群体性格显示民族性,地域性这方面,因此,进一步拓展领域非常必要。尤其是对性别群体的研究,如从民俗文化的角度对女性进行专门系统的研究还很不够。
  女性研究是以妇女自身的体验为中心的研究。妇女的传统地位是在家庭里,可以活动的领域多在民间,因此,从民俗文化认识女性,更能反映女性的实际处境和心理状态。从这种认识出发,民俗文化视域中的女性研究应该也有自身的特色。
  从生命起源领悟女性的纯真本质。从女性观的矛盾来看,上、中、下层文化中往往对女性的评价和态度有所不同。女性要活得真实,就必须认清自己的本性。只有在民俗文化中才保留了人类生活最初的印记,而史前社会人类生命的开放和凋落都是自然而美丽的。因此要认识女性特质,民俗文化的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作用。
  从历史发展认识女性的地位失落。随着男性中心社会的确立,女性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各种民俗的约定俗成,越来越多地束缚女性,尤其是禁忌民俗的首要对象往往是女性。但是由于在民间生产和生活中,妇女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民间也有尊重和保护女性的民俗。因此甄别良俗与陋俗,要维护女性权益,注重女性的体验。
  从日常生活描述女性的生存状态。在众多的学科中,民俗学注重与长于田野作业,通过实地调查,获得大量第一手资料,真实、细致地描述女性日常生活,最能表现女性生存状态。这样的实证性研究应该是现代学术发展的一个方向。
  从自我意识探索女性的发展前景。目前要提高女性在政治、经济、高科技领域的地位,同时还要提高女性自我意识,在具体的民俗生活中创建良好的女性民俗,让女性切实地感到平等、自由,这对于广大女性来说,可能更具有普遍意义,也是达到人性完善的重要方面。

关于齐白石家族世系的几个问题
湖南省湘潭县政协 鄢光润

  《湘潭齐氏五修族谱》系齐良辰、齐良心、齐良昆等人修纂,民国二十年(1931)季秋付梓面世,全册共16卷。齐白石的有关事状主要载于《卷五·镒裔潢命下一支齿录》。现将齐白石家族世系的几个问题作如下简述。
  一、齐白石的派系源流;二、齐白石的历代旁系先人;三、齐白石的后代直系亲人;四、齐白石祖母祖父的墓志铭;五、 齐白石的寿年与胡宝珠称“副室”的两点说明。


对“中国民俗文化学”须要再认识
——关于学科建设的一点思考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 袁志广

  当代中国的民俗+文化+学=中国民俗文化学,是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和升华的中国人自己的学问,有许多特点和不可取代的学科优势。但在本学科领域内有许多人都处于知之不清的状态,其他社会各界更是如此。再加追求“大、洋、玄、奇”的社会心态,使这一学科受到排斥。因而,对这须要再认识,且从学界自身开始从实求知,取得社会共识。       
  所谓文化,就是人类的智力或智力与体力的共同参与下产生的所有事物,不论是物质的和精神的。它相对于自然物而存在,比如 “河是自然,桥是 文化”。
  精英文化(上层 其特点是非直接的实践性,文化、官方文化)光芒四射的瑰宝。 如职能部门决定, 专家设计,工人制造等,表现为国家意志,政府行。
  民俗文化,又称民间文化。集体性(匿名性) 和个人直接的实践性,是它与精英文化的根本区别。但二者之间有互动地辨证关系。
  塔身和底座——精英 文化的支撑与基础:中华民族的亲和力、内聚力和向心力, 即国家文化安全体系坚实的堡垒。

  西方某些发达国家进行文化渗透,其根本目的是损害主权国的本土文化,俘获其“民心”,实现“不战而胜”。西方某些学者称之为“文化帝国主义”。随着国门的开启,“文化帝国主义”在我国的预谋也早已实施。许多青少年在媒体的导向性煽动下崇洋媚外,文化认同意识开始模糊。还有各行各业的腐败现象。学术界也出现了求洋、浮躁等新的思想僵化。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暴力恐怖主义也乘机渗透。入世后“文化帝国主义”渗透将会加剧。这就需要发挥中国民俗文化学在维护祖国文化安全体系的斗争中不可取代的优势,巩固它的学科地位。

 


新时期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与学科建设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余 悦

  在传统的学术规范中,一般把茶的研究归到茶学。新时期以来,随着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和学科建设的逐步完善,目前大多数学者已经认同围绕着茶的子学科可分为三个:一是茶学或称茶叶学,以农字号为主,重在茶叶生产。二是茶业学或称茶叶商品学、茶叶经贸学,以茶的销售研究为主。三是茶文化学,以品茗艺术和饮茶习俗为中心的综合性文化事项。
  新时期茶文化的发展与学科建设的迅速,其重要原因:一是拨乱反正之后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弘扬;二是国际性学术交流频繁;三是茶文化研究的发表园地增加;四是研究队伍扩大,已经形成多学科人员参加的老、中、青的学术梯队。
  新时期茶文化的发展与学科建设的成就,很重要的是一批具有深度和广度的学术论文与专著问世。这些研究成果既有宏观研究的长篇大论,也有微观探索的专题短说;既有对古代茶事的历史研究,也有对当代状况的跟踪追索。其特点表现在:一是学科意识增强,对于茶文化的学科体系有一批论文和专著进行了专门的探讨。二是论文内容广泛,涉及茶文化史研究,品茗艺术研究,饮茶风俗礼仪研究,茶与文学艺术研究,茶与儒释道研究,中外茶文化交流研究,茶文化历史文献研究等。三是学术争鸣初步兴起,特别是关于茶道精神、茶艺美学、茶文化史等,都有广泛的学术争鸣。另外,茶文化研究方法也展现出多样性,注重多学科的交叉,多种方法的运用。
  目前,中国茶文化的学科建设还存在若干问题,主要是学术的空白点仍很多;有学术创见,有学术突破的论著有待进一步加强;治学态度浮躁,急功近利的弊病时有发生。为改变这种情况,我们正在努力做的事情:一是进一步加强茶文化的学科建设。二是加强基础性研究,特别是茶文化原典的研究,饮茶习俗的调查,力争有新的发现和新的突破。三是加强学术人才的培养。目前,已初步形成中专、大学和研究生的培养体系。受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委托,我们已主持制定《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和主编全国统一的《茶艺师》培训鉴定教材。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会网站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无
下一条: ·中国民俗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会议议程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