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第十届代表大会暨2022年年会开幕   ·中国民俗学会2022年年会征文启事——民众之学:民俗实践与新文科建设   ·CFS会务║就会员会籍管理问题致广大会员的一封信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22年两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22年两会专区

[徐鹏飞]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融合研究
  作者:徐鹏飞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2-10-30 | 点击数:420
 

中国民俗学会2022年年会论文• 

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融合研究
徐鹏飞
(复旦大学)
摘 要:随着市场需求和政策推动的合力作用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融合已成为一种趋势。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探讨非遗与旅游业的融合度。首先,从理论视角分析了两者的融合机制。其次,在构建非遗丰裕度与旅游业发展水平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耦合法分析非遗与旅游业的融合协调度。研究表明,两者具有良好的融合基础和动力,且已进入初步融合阶段,但各地级市旅游业发展水平与非遗丰裕度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呈现出南北发展不平衡的态势。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业;融合;江苏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徐金龙 李威威]文化强国背景下九曲黄河阵灯俗的传承发展
下一条: ·[徐永安]玄帝(真武)信仰:三个香会调查报告
   相关链接
·巴莫曲布嫫:加快落实“研究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梁珊珊]搜集整理与文艺创作的融合:对20世纪80年代《徐文长的故事》文集的考察
·[林继富]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基本方向与问题导向·“保护我们的活态遗产”:2003年《公约》名录增加 “新成员”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七届常会开幕式在摩洛哥拉巴特举办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七届常会即将开幕·《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精粹》全七册出版
·[季中扬]亲在性与主体性:非遗的身体美学·[朱向羽]非物质文化遗产“铢铢镲”的传播演变研究
·[张梦瑶]新文科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专业建设的思考·[张成福]遗产旅游中不同主体神话观的碰撞与融合
·[余文星]“一带一路”格局下新会葵艺的传承创新与品牌开发研究·[意娜]数实融合时代的非遗保护与传播
·[徐金龙 李威威]文化强国背景下九曲黄河阵灯俗的传承发展·[徐家乐]新疆毛皮画艺术及传承保护研究
·[辛海蛟]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吴霜]两部竹笛协奏曲的民俗研究价值
·[吴昉]学理的生发与融合:双重视域中的民间美术·[王淑慧 周波]疫情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的困境与解决路径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2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