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变化是妖怪最基本的属性,妖怪与变化关系密切。变化的反面是常规,是正常生活的秩序。在今天,正常生活秩序与我们身边的世界同构,但在古代,人们的生活世界又是神鬼的世界,和妖怪的世界是相通的。神鬼的世界、人的世界、妖的世界是古代世界三个重要的界面。这三个界面某种程度上看是为神界所主导和维持的,其中,人的世界是日常而有秩序的部分,妖的世界则是变化的部分。换个角度说,在古人生活的世界中,妖怪存在于秩序与非秩序的边界。妖怪是我们了解正常的世界秩序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与我们一般生存的正常世界相比,妖界具有异质性,是变化的所在,是易发生特殊转换的所在。正是在妖怪生存的边界区,正常世界秩序的许多重要特征诸如秩序的排列结构、规则、功能、内部的强弱线性分布等,才看得最清楚。这样的边界地带也是相关信息汇聚的地方。还要强调的一点是,上述神鬼的世界、人的世界、妖的世界这三个界面互相之间是有管道的,华与夷可能互相转换、人与妖可能互相转换、人与仙佛可能互相转换、妖与仙佛也可能互相转换,这些转换的管道,同样也是秩序的一部分。
唐参军故事是一个典型的古代世界的复仇故事。面对即将到来的赵门福的复仇,唐参军首先想到的是辟邪术。他使用了桃汤沃洒门户、在家中悬符箓等很多办法,但一个修行千年的狐精真是神通广大,这些方法对赵门福几乎毫无作用,唐家园中樱桃熟时,赵门福甚至出现在樱桃树上采樱桃吃,还嘲笑、掷樱桃给唐参军。桃木与符箓不灵,唐参军转而求救于佛门,请来和尚结坛持咒,才总算把赵门福挡到门外。经过两个回合后,赵门福的复仇进到最后阶段:
后一日,晚霁之后,僧坐楹前,忽见五色云自西来,迳至唐氏堂前。中有一佛,容色端严,谓僧曰:“汝为唐氏却野狐耶?”僧稽首。唐氏长幼虔礼甚至,喜见真佛,拜请降止。久之方下,坐其坛上,奉事甚勤。佛谓僧曰:“汝是修道,请通达,亦何须久蔬食,而为法能食肉乎,但问心能坚持否。肉虽食之,可复无累。”乃令唐氏市肉,佛自设食,次以授僧及家人,悉食。食毕,忽见坛上是赵门福,举家叹恨,为其所误。门福笑曰:“无劳厌我,我不来矣。”自尔不至也。
这段复仇是唐参军故事最令人注意的一段,也是这篇妖怪故事最值得玩味、最特殊的部分。唐参军请来的僧人不仅帮助唐参军抵御了来自赵门福的复仇,而且在“真佛”的指导下走上了修佛之路。在唐参军一家“奉事甚勤”,已经进入信仰修行的世界后,伪扮“真佛”的赵门福诱使唐参军一家食用肉食,破了他们的戒,毁掉了他们的修行之路。至此,赵门福的复仇达到了目的,他也离开了唐参军一家。初读这个复仇故事的结局,感觉这是所谓的“高拿轻放”,一切结束得非常令人意外。和《西游记》中吃人的妖怪不同,和《付丧神绘卷》中樱花树下群妖宴不同,赵门福选择的复仇,居然是让唐参军一家和护佑其家的僧人破戒。但是,当我们沿着上述故事逻辑读下来,这个故事结局在道理上是可以理解的。针对唐参军断绝了康三修行的管道,赵门福选择的复仇手段是断绝唐参军一家修行的管道。从本领上说,修行千年的赵门福,一定有各种妖怪所拥有的超越现实秩序的能力,但是,这位赵姓狐精的复仇绝不做过头,他没有使用凶狠的妖术,而是冷静地坚守着一条底线和分寸。“千年之狐,姓赵姓张。五百年狐,姓白姓康”这句话中,赵姓所内含的文化认同和秩序规范,在狐精赵门福的复仇过程中依旧发挥着作用。
我认为,“尊重古代社会存在的思想逻辑,不割裂古人的世界结构,用古人的眼睛看世界、理解世界,接受在假想和虚构的知识基础上再生产的文化历史为自己历史的一部分,是我们真正进入并理解古代东亚世界的前提条件。”本文从解读《广异记·唐参军》中狐狸精复仇故事文本的内在逻辑入手,尝试讨论的正是古代中国世界的人域、妖域、神域之间的边界与秩序。我认为,讨论古代中国世界的前提首先是要进入到古代世界之中。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这个古代世界和今天科学的世界根本上是异质的。首先,这个古代世界的运转,背后经常被看成是有天意的(尽管“天意从来高难问”),是有情的、有心的。一个有天意的、有情的、有心的古代世界,是和我们今天用科学的目光所看到的完全不一样的世界。其次,这个被看成有天意的、有情的、有心的古代世界,是按照人的思想和逻辑安排得井然有序的世界。这里涉及几条边界:华与夷的边界、人与妖的边界、人与仙佛的边界、妖与仙佛的边界。正如本文所讨论的那样,在每一条边界背后,都有井然的秩序存在。最后,我想强调人类想象的生产性意义。和虚构的妖怪并不存在一样,有关古代世界的诸多想象并不是真实的实在,但在这些想象和认识的基础上所构建的巨大的精神世界,却是实在的,并一直对社会发挥着作用和影响。尽管,真实的妖怪是不存在的,但是,当人们希望有动人的故事填补自己精神生活的时候,在世界出现了无法解释但人们又希望给出一个解释的事件的时候,妖怪就出现了,并千百年来一直活跃于我们的文化传统之中。一个拥有想象和虚构的丰满而充盈的古代世界,是我们认识和理解古代妖怪文化不可或缺的文化背景。
(本文原载《探索与争鸣》2022年第7期,注释从略,详参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