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21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21年会专区

[尹锋超]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咸阳市民间文学的保护与传承
  作者:尹锋超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1-11-07 | 点击数:2600
 

中国民俗学会2021年年会论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咸阳市民间文学的保护与传承
尹锋超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摘 要:民间文学保护与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议题。咸阳市在大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仍存在诸多传承短板:进入名录的项目数量较少、各亚类项目分布不均质;部分民众对民间文学的尊重和认同出现偏差,致使民间文学传承与发展受限;演述民俗场呈现单一化,难以培养新的民间文学传承人。建议提升创新思维意识,遴选优质项目进入名录;增强民间文学传承者的文化自信、自尊与自觉,适度恢复或再生民俗场,并加强民间文学与现代科技、旅游业的融合。
关键词:咸阳;民间文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认同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殷梦弦 罗晓欢]乡绅贾儒珍以书法为媒介的“乡村治理”活动研究
下一条: ·[游红霞]非遗整体性保护的谱系观念及研究实践
   相关链接
·[刘卓越 孙义苏]非遗活态传承中的身份重构:梅庵派古琴传承人的代际实践·[刘玉颖 [俄]Курьянова Т.С.]全球化与本土化对话中俄罗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政策体系建设
·[刘文青]民间文学《劏狗六爹的故事》的非遗传承历史考究·[刘婷 高睿涵]空间分类与精神实践:武陵山区文化空间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的价值意蕴
·[刘清源 魏滢哲]当代社会语境下祭星仪轨的象征符号与行为逻辑·[刘明花]河西宝卷的发展研究
·[刘经俏]民间文学的文类间性与大故事观·[刘建波]论20世纪五六十年代民间文学调查队对云南彝族神话的搜集整理
·[刘会惠 刘婷]非遗语境下宁都县刘坑村竹马灯舞的文化转型·[林晨滢]从嘉峪关传说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间路径
·[梁爽]论“地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社区内生性发展·[梁家胜]数字时代民间文学的开源特质与新生机制
·[李香霖]“俗民”何以“感受生活”·[贾志杰]媒介研究视域下民间文学“口头性”的再认识
·[洪鑫珂]论网络民间文学的创作者·[何城禁]文本建构与学理反思:藏彝走廊南部地区多民族“格萨尔”搜集整理的学术史观照
·[郭凤尧]民俗场域中女性参与的类型构建及禁忌逻辑·[邓又嘉]非遗语境下传统表演艺术的“新生”
·[戴昕颖]民间俗文中 “去神圣化”的宗教符号·[程瑶]“活鱼要在水中看”:非遗保护政策研究的立场、理念和循证路径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