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21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21年会专区

[肖宇强] 民族传统手工艺的数字化保护及对接乡村振兴发展探究
  作者:肖宇强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1-11-07 | 点击数:1818
 

中国民俗学会2021年年会论文•

 
民族传统手工艺的数字化保护及对接乡村振兴发展探究
——以花瑶传统手工艺为例
肖宇强
(中山大学)
摘 要:民族传统手工艺是我国民间文化艺术中的瑰宝,其伴随着乡村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的需求而发展起来,具有历史的、人文的、科学的、审美的诸多价值。在过去,民族民间手工艺一直被视为“落后的”代名词,未能得到较好地保护与传承,特别是在城市化进程中,以乡村为存在背景的民族民间手工艺遭到了大肆破坏。在“数字化”时代,如何利用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来实现对民族传统手工艺的创新保护与传承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在“乡村振兴”战略推广与实施的背景下,如何挖掘与提炼民族传统手工艺中的各项价值因子,以对接、融入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是“十四五”期间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民族手工艺;花瑶;数字化保护;传承与创新;乡村振兴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肖涛]作为桥梁的“类民俗”
下一条: ·[萧放]传统礼仪文化与当代中国文明
   相关链接
·[郭静暄 赵永恒 马驰 张有明]人工智能助力下的民族冰雪体育遗产数字化保护策略研究·毕传龙:连接好非遗数字化保护的“出入口”
·[毕传龙 赵娜]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视野下的非遗传播能力建设·[薛洁 牛佳利 权小龙]新疆兵团屯垦文艺非遗数字化保护的回顾与前瞻
·中国农业博物馆拟建“二十四节气”文化遗产数字化保存数据库·辽宁鼓乐该何去何从
·孙佳山: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究竟做对了什么?·[王晓涛 朱吏]传统戏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研究
·[汤梅]非遗后时代民族手工艺品的产业化传承机制研究·关于文化行业标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专业标准》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文化遗产传承与数字化保护国际论坛中山大学开幕·[陈琳]隆回花瑶“挑花”、滩头年画的传承与保护现状分析
·[邓启耀]隐性“博物馆”数字化保存与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管理系统试点工作即将启动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程”(一期)补充项目顺利完成验收·报告显示:民族手工艺缺乏设计和创新
·全国民族文化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研讨会在京举行·记录我们共有的遗产
·[罗云]隆回花瑶民间艺术研究 ·民族手工艺:在传承与颠覆之间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