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科问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科问题

[徐赣丽]现代民俗学如何可能
  作者:徐赣丽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1-03-15 | 点击数:16612
 

 摘   要:民俗学以往的研究对象和理论方法,在现代语境下有诸多局限。中国民俗学需要顺应时代发展洪流,对城市化、现代化、全球化发展带来的影响及其所导致的当代民俗新变,进行新的理论和方法建设,这是民俗学当下学科转型的迫切任务。科技时代和信息社会民众生活方式的巨变,呼唤现代民俗学的诞生。现代民俗学不是一个学科领域,而是针对现代性问题进行研究,进而推动学科发展的研究方向。对充满现代性的都市社会以及其中新生群体的研究是探索现代民俗学的可能路径之一。

关键词:现代民俗学;学科转型;城市

作者简介:徐赣丽,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教授、民俗研究所所长。


  如何理解现代民俗学?如何在现代社会和民俗学的新互动以及新语境下重新评估、理解和阐释民俗和民俗学?一百多年前民俗学学科创立时所设定的研究对象和范围是否需要有一个固定的边界还是可以有所突破?对此,学界一直存在各种争议,但都有待深入讨论。一种新的提议和尝试,未必能为大多数学人所认可,但希望就此可以成为一个新的开始。我们基于这样的目标和使命,逐步推动现代民俗学在中国的开展。

  一、何谓“现代民俗学”

  “现代民俗学”的表述虽然早已有之,但多数只是作为语境使用,而较少指向学科转型。日本现代民俗学会(The Society of Living Folklore),晚至2008年才成立,其命名强调关注现今仍然存活的民俗,以应对当代传统民俗的消失而导致学科不断衰退的窘境。他们主张构建新理论,与其他学科领域进行对话和开展开放性讨论,与世界各国的民俗学进行交流,这从一个侧面显示了日本学者意欲突破学科传统、弥补民俗学理论过时(或缺乏理论)的不足、打通学科自身划定的界限、开拓民俗学未来的立意。另外,国内新近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周星、王霄冰主编的《现代民俗学的视野与方向:民俗主义·本真性·公共民俗学·日常生活》(全2册),书名即显示了主编面向当下、极目前瞻的意图,明确表明了对现代民俗学的学术追求,具有真正意义的现代学科意识。

  “现代”更多意味着“现代性”,而不仅仅是作为时间的界定。“现代性”一词包含多种含义,波德莱尔最早指出现代性的内涵是过渡、短暂、偶然之意;在吉登斯看来,现代性的基本特征是非延续性或者说断裂,“现代性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把我们抛离了所有类型的社会秩序的轨道,从而形成了其生活形态。在外延和内涵两方面,现代性卷入的变革比过往时代的绝大多数变迁特性都更加意义深远”。齐格蒙特·鲍曼认为,现代性在本质上是“流动的现代性”(liquid modernity)。总之,现代性是与全球化、城市化和科学技术相伴生的,意味着发生了更为快速、多向而复杂的变化,从而催生了新的学术使命。现代性使得原来由传统决定的社会逐渐转向了由未来决定的社会。“现代性”概念的引进,有助于克服传统民俗学的思维惰性,尤其是在今天,让我们直面城市化背景下科技发展带来的生活革命、民俗变迁、文化多元及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研究范式的转型。

  现代性不仅是民俗学需要面对的,更是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共同的新课题。文军针对城市化带来的社会学研究的语境变迁,指出要以“现代性”作为问题意识,通过对“城市社会与文化”的多面向解析自觉地把“城市研究”的视野与“现代性反思”的论域有机地结合起来,力图在跨学科、跨文化的意义上推动城市研究。与文军的主张类似,民俗学同时也在将视野扩展开来,面对现代性、关注现代性,形成不同于传统民俗学的“现代民俗学”,并直面当下的各种文化现象,尤其是城市化语境下的诸多现代性问题进行研究。

  在大多数人的想象中,民俗好像是凝固的,犹如我们以往常常谈论的“传统”一词。尽管我们每天耳闻目睹世界各地日新月异的变化,但仍有许多研究者尚未意识到“变化”是这个时代的重要特征。今天的中国处于一个转型时期,各种变化都超越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虽然历史上人类的各个时代都是在变化发展的,但总体上看,以前的变化是相对自然缓慢的,是内部力量推动的,它和今天的转型带来的巨变有所不同。此外,国家政策导向和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对当代民俗产生了深刻影响;全球化带来的文化碰撞,更使得许多外来文化嵌入到当下我们的文化传统中去。甚至可以说,民俗在当代社会语境下的再生产已屡见不鲜。因此,民俗学必须要顺应时代潮流发展,借由社会转型实现学科转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来讨论现代民俗学的可能性。

  在当下新的社会现实面前,民俗学的既有理论和范式显示出与时代脱节的窘境。学界对民俗学理论和方法的反思正在不断出现,尤其是关于“何谓民俗”“传承能否成为民俗学的核心”“民俗学的任务和研究范式是什么”等问题的重新审视,促使我们认真思考民俗学的转型问题。另一方面,当代社会也为民俗学的学科发展和转型提供了有利的契机,民俗学需要建构新的研究方法,为当下社会贡献更多的专业知识,以此推动学科的发展。美国民俗学家多尔逊曾指出,民俗学者应该“使民俗研究呈现为当代性的,使他们面对‘此地’和‘现在’,面对城市中心,面对工业革命,面对时代问题和思潮”。只要我们积极面对学科发展所面临的新语境、新问题,就有可能获得学科的长足发展和进步。

  在相当长一个时期,民俗学是以“传统”为研究对象的,对现代性现象或问题不太关心。由于城市化、现代化和全球化带来的现代性的冲击,传统中断或消失,民俗学自然面临着研究对象的生存危机,现代民俗学才应运而生。虽然高丙中早在1994年就提出“民俗是模式化的生活文化”,该定义去除了对民俗的时间性限定,而共时性地涵盖了农村和城市、传统和现代的文化,但仍受到“民俗”二字刻板化的误解或局限。日本民俗学家岛村恭则提出应继承早年欧洲民俗学的反启蒙主义的思想,以vernacular来替代folklore,以求改变民俗学的研究对象,扩大民俗学与其他研究领域的交叉和重合。但是,vernacular翻译成汉语“方言”“本土”,仍然容易产生歧义。法国学者埃德加·莫兰提出“复杂性思维”一说,提示我们在这个多元时代,不一定要完全依赖于传统,回到前人那里寻找前进的方向和动力,可以根据当下的情境,修改、补充前人的理论,略带前瞻性地引入学科未来可能会出现的命题。

  现代民俗学应该具有某种现代意义的学科追求,来探索在当代城市语境下民俗学研究的更多新路径。一门学科能否属于现代学科固有其标准,“这个标准并不是由学科对象所决定的,而是由学科观念所决定的”“经验的学科对象必须依照先验的学科观念”。现代民俗学自然不是指仅仅把研究对象从农村的“旧俗”转化为当代出现的新民俗或传统的新变,而必须有一个先验的学科观念。综合前述日本现代民俗学的理念和中国同人关于现代学科的标准,我认为在中国建设现代民俗学,应积极应对当代社会的普遍问题,如实践民俗学和公共民俗学所倡导的“要参与社会和时代的公共话语建构”。现代民俗学也应切近“民”创造、转化、享用“俗”的实际,在实现现代人“美好生活”的理想中发挥作用。其次,我们需要打破学科固步自封、画地为牢的狭隘意识,把学科界定不清晰、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尴尬转化为跨学科或超学科的优势;并努力寻求与相邻学科或跨学科的对话和合作,共享知识更新的研究成果,增强对当代社会和文化的解释能力,以此为学科创新发展的机会。跨学科的视角及其理论化用,至少可以使得民俗学与其他学科进行跨界对话和互赏共进。近十来年关于民俗学学科属性的论争,已经让民俗学人多少开始被其他学科所影响,以一种开放的态势接纳和吸收最新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前沿研究成果,更为包容性地看待我们在当下所进行的多元研究范式。总之,开拓现代民俗学指的不仅是扩展“俗”的范围,更是要突破传统的研究范式,尤其是增强问题意识,具备民俗学“先验的”学科观念。

  二、开拓都市文化研究

  长期以来,我国民俗学一直聚焦于乡村社会,并由此形成了一定的研究范式和共同的议题。但不同于民俗学诞生时的农业社会情境,当代社会已经转向或完成工业化,城市已成为大多数人口居住的地方,既有的研究范式和理论不能适应我国快速城市化发展的社会现实需要。如在城市化浪潮的猛烈冲击下,大量村落传承母体逐渐解体,民俗学的经典概念如“民俗”“传承”“乡土”等在当代社会,面对全新的都市复杂社会中的文化现象缺乏足够的解释力。

  因此,城市化背景下,现代民俗学需要更多关注蕴含现代性的城市。虽然世界范围内的民俗学曾经多是以农村为空间,以过去为时间界限的;而以时间、空间界限来界定城市民俗学,似乎很难成立,这导致城市民俗学一直未得到认可而发展缓滞。城市民俗学不被认可其实与人们对古今城市的差异认识不足有关。进入现代工业文明以来,我们可以看到,曾经在历史舞台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农耕文明和乡村民俗已经逐渐淡出,让位给了城市文化,城市文化在今天许多国家或地区占据了主导地位和领先地位,正如斯宾格勒所说,世界都市已成为影响和主宰世界的重心,并已吸纳了世界文化的主要内容。我国民俗学者陶立璠也早在三十年前就指出:“目前,从民俗发展的态势来看,新的都市民俗文化已在左右着农村文化。如果说,传统的都市民俗文化的源头在农业民俗的话,而今天农村新的民俗文化,已经或正在改变着原来的文化模式,转而从都市民俗文化中吸取新的养料和成分……都市民俗学在未来的民俗学研究中,必将起着主导作用”。前辈学者的预言,在今天已经或正在成为现实。乡村曾被视为传统文化的根基所在,也一直是民俗学的大本营,但其地位今天已经动摇;城市作为被民俗学长久忽视的对象,开始具有双重的重要性。另外,城市空间和急遽变化的社会使得民俗学最关心的对象——民俗成为异质性的存在,民俗被民俗主义所替代,对民俗主义现象的关注和学术探讨,已经成为现代民俗学的一部分。不仅如此,今天的城市是现代性的物质载体,列斐伏尔在《城市革命》中提出,城市是现代性最显著的空间,现代性是城市经验的凝聚。城市研究也是从城市的“现代性”这个意义上而言的,这也喻示了城市研究与现代民俗学的必然关系。

  与既往民俗学家对城市民俗的记录和对城市中的边缘群体的关注不同,在今天我们提倡都市民俗学,不仅是为了研究城市里的民俗,更是重新思考着眼于乡村和农民的传统民俗学一系列理论体系的局限性。20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兴起了都市民俗学研究,但主要仍是对都市的传统性或乡土性做类似乡村民俗学的分析,而忽略了现代社会的新变化,把民俗当作历史现象进行分析。也就是说,日本的“都市民俗学”没有实现现代民俗学化。中国民俗学对都市的研究是针对以往我们过于注重乡村和乡土提出来的,并不是仅仅为了契合城市化的社会现实,通过都市的研究实现向现代民俗学的转型。日本民俗学家岩本通弥教授曾发表题为《“都市民俗学”抑或“现代民俗学”》一文,很多人误解为他对都市民俗学持否定的态度。其实,作者在这篇论文中许多地方指出,都市研究应该被重视和观照,而不是相反;该文之所以选择了这样一个标题,正如作者自己后来解释的:“像现在这样再次频繁使用‘现代民俗学’这个词,是因为从1970年到90年代一直广泛使用的‘都市民俗学’不再被使用了。一方面是现代性的原因,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村落共同体的消失越来越明显。村落景观虽然还在,但从事农业的就业人口仅仅只有3%。”也就是说,日本学界使用现代民俗学的说法,是因为日本几乎已经全部进入城市化社会,因此也就没有必要专门针对乡村语境来提出“都市民俗学”这一概念。显而易见,如果民俗学者想象的乡村的民众——那些民族文化之根的承载者,在乡村只剩下3%的人口,那还能承受得起日本一国民俗学的整体吗?于是,“都市民俗学”在日本不再是必要的提法,而用“现代民俗学”来统称。但在我国,民俗学研究仍然应该强调城市化的语境。据权威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超过了60%,这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城市社会时代。学术研究应与时代社会需求相呼应,民俗学通过对当下所面临的城市社会文化现实进行学术探索,有可能迈向现代民俗学。

  前文已述,日本“现代民俗学”的有意识建构,是基于其传统的民俗学研究对象逐渐消失的现状,而这种现状在我国也是如此。民俗学在建立之初更多关注文化遗留物;今天,在经济高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影响下,我国国民的生活在近几十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电脑、智能手机的普及,生活在偏远地区的人们也可以随时了解世界最新发展动态,模仿最时兴的生活方式,在思想观念和行为上潜移默化地趋新去旧。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都脱离了原来的轨道,即使未完成城市化,但住在乡村的村民也可能在许多方面拥有与城市市民类似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的变革,可以理解为周星教授所提出的“都市型生活方式”的广泛普及,在这种变革形势下,传统民俗学的研究对象及其领域逐渐解构。另一方面,在现代都市和科技语境下民俗的生产现象层出不穷,正因为此,民俗学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式,扩大自身的关注领域和研究范围,关注都市人群更为复杂多样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实践。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周星]现代民俗学应该把乡愁与本真性对象化
下一条: ·[张丽君]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美国公共民俗学实践
   相关链接
·[邵雅琪]黄石的女性民俗研究:社会制度的性别批判·[马兰]城市化背景下文化空间对“地方”的再造问题
·[刘婷 刘会惠]城市化转型中民间信仰的动态构建·[刘朋鑫]近代上海城市宣卷人考论
·[李向振]现代民俗学日常生活转向与实践民俗学的探索·[鞠熙]狐仙故事与北京城的宇宙论意义
·[余张妍]都市民俗学视野下对“故乡”的再检省·[许诺]集体记忆视角下地名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苏州路径
·[满俊廷]城市咖啡节:基于趣缘与业缘关系构建的都市新民俗·[李佳南]都市传说:广州城市变迁的缩影
·[胥志强]现代民俗学中的礼俗互动问题·[刘明菊]城市化语境下中国民间信仰新样态
·[程鹏]从都市民俗学到现代民俗学:上海都市民俗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徐赣丽 滕璐阳]当代手工艺的都市实践
·“中日民俗学学术交流论坛(2022):现代社会的民俗与现代民俗学”在线上成功举办·中日民俗学学术交流论坛(2022):现代社会的民俗与现代民俗学
·[程瑶]城市环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李向振]面向“民众的知识”和知识生产的现代民俗学
·[岳永逸]风俗与民俗: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史学根性和民族性·[刘冰倩]县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空间中集体记忆的建构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