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春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春节专题

[刘晓峰]成长的中国 成长的年
  作者:刘晓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1-02-24 | 点击数:10234
 

  刚刚过去的春节,是我人生经历中最特殊的新年。从1986年分配到清华大学教书,这么多年第一次在北京过年。

  1979年我考上大学,走出吉林省一个叫红旗岭的小镇,一路越走越远。但几乎每到春节都要赶到父母那里,和父母一起过年。多少年来,过年就是拥挤的春运、亲人的团聚、丰盛的年夜饭和一家团圆的合奏曲。突然和妻子两个人在北京包饺子过年,特殊得有些不适应。为了应对疫情,很多人今年选择了就地过年,以减少人员流动,预防疫情蔓延。对于很多和我一样习惯回老家过年的人,这个年是人生的一个特别经历。因为疫情,多少本该团聚的家庭不能够团聚,不能过个传统意义的团圆年。我身边一家的父母住在清华校园里,女儿在河北大厂。打个车就回家的距离,一家也是分开过的年。

  2021年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年。新冠肺炎疫情极大影响了我们牛年春节的节日生活。而作为一个研究节日的学者,这个节日是特别值得从学术立场审视的。

  说起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第一个让我深深感动的是抖音上的一个小视频。2月11日除夕夜22时16分,在贺州站4-5站台最后一趟D4938次列车整点出发后,一位走在下班路上的女客运员在站台上欢跳起舞蹈。这段被监控摄下的飞跃起来的青春身姿深深打动了我的心。这位姑娘老家在长沙,她也是选择就地过年的一位,已经是除夕夜她仍旧在当班。尽管这个年她回不了父母身边,但车站外的烟花爆竹声仍然引爆了喜迎新年的心,她情不自禁用舞蹈表现自己满怀的喜悦。我能够理解她心中那份喜悦。一年最后的工作结束了,年来了!我能够想到她一下放松下来的心情。

  放松就是年的一个重要功能,因为年就是要人暂时放下日常的繁忙。古今“年”的叫法不同。按照古书中记载,夏朝称“嘉平”、殷商称“清祀”、周称“大蜡”。但岁尾通过节日调节时间和生活节奏这一点,却是一以贯之的。《孔子家语》记载了东周时代孔子和子贡一起观看十二月周人用腊祭祀的故事。面对“一国之人皆若狂”的节庆欢乐场面,子贡非常不理解。孔子就教导子贡说:“百日之劳,一日之乐,一日之泽,非尔所知也。”人们一年的辛劳靠这节日得到发散,人们在快乐的节日活动中精神得到休息。更重要的是孔子接下来的话:“张而不弛,文武弗能;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人们的生活需要有张有弛。年就是这样特殊的日子,是让一年紧张的生活彻底舒缓下来的日子。节日的一个根本功能,就是调整生活的节奏。

  为什么越是到了新年,越是到了过节的时候,大家越希望能够跟亲人相聚?那是因为通过团聚、通过亲情,每个人的内心都最容易进入放松的境界,内心才更容易得到调整。跳着舞步的姑娘走在回家的路上,道路那边是新年欢乐的时光,是新年无尽的喜悦。是与在家的父母通过视频对话,和父母沟通温暖火热的亲情。这个春节最多见的,就是通过网络视频,跟父母、跟自己家里边的亲人沟通,用网络编织起来共度新年时光亲情链。刚到年根,外卖小哥就送来了住在东北的兄弟寄来的粘豆包和松树子,单位同事也在微信里晒出自己收到的老家寄来的各种年货。到了年三十,一大早就有人在网上发拜年帖子,这帖子一浪一浪,从初一“翻滚”到初五。三十晚上请了几位在京过年的博士生来家吃饭。还没动筷子,学生就拿出手机来拍照,发朋友圈。一家家的年夜饭,还有一处处的“云举杯”,一声声的“云拜年”,网络成了最快捷的沟通渠道。疫情影响了人们的团聚,但是新技术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克服了疫情产生的困境。可以说,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新技术,是这个特殊新年的大功臣。

  实际上,网络和智能手机早已经介入了我们的节日生活。通过手机发红包,通过手机拜年,早已成为我们新年俗的一部分。新技术改变我们的节日生活,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非常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最根本的一个大背景,是中国的进步。我是上世纪60年代初出生的一代人。我们这代人眼看着中国从贫困落后的局面一步步、一点点走到了今天。当初坐上日本新干线心中满是羡慕,如今中国的高铁就是一个字“快”。1991年我出国留学出发的时候,清华园和五道口之间还有稻田地,五月的夜晚在宿舍可以听到成片的蛙鸣。到日本后,那里的现代化城市设施和整齐的街容,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2020年1月,我又一次回到日本。发现20年过去了,熟悉的街道并没有多大的变化,好多城市已经显得陈旧,连繁华街道都有几分凋敝。而整个北京如今已经变身成了一个巨大的现代都市,只是令人遗憾的是清华园周围再听不到蛙声。

  今天中国的变化,已经不是某一个点、某一个局部的变化,而是整体的变化,是由量到质上的一个非常大的飞跃。中国人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对于生活、对于美的认识和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网络时代到来,信息传播技术飞跃式的进步和发展,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已经慢慢出现在我们面前。而我们很少意识到,年俗早已在不断成长的中国,进化出来一系列新的内容,而这新的内容就在我们的身边。如果你细心看春节拜年的微信,你会发现做得越来越有创意。春节的对联、“福”字、窗花、年画、爆竹,各种传统的春节符号都被吸纳进来。这就是中国年,它从来就有自我更新的能力,有面对社会变化生长出新的有机成分的能力,有自我更新的生命力。

  回头看年俗发展的历史,我们会看到年一直在变。研究表明,中国古代曾经使用太阳历。太阳历分一年为10个月,每个月36天,一年360天后剩下的日子就是节,就是过年。学者们推断《诗经·豳风·七月》使用的就是太阳历。“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描写的就是太阳历的新年。今天的春节是汉武帝改用太初历定正月于孟春后确定下来的。从节日结构说,唐以前的年最重视的是正月初一(元日)、初七(人日)和正月十五(元宵)三天。年就这么一路变化着,跟着时代在演进。中国在成长、在变化,节日必定也会成长和变化。但是,不管年的叫法怎么变,年的结构怎么变,只要守住亲情,只要让亲情和友情得到交流、让人们在长期的辛勤工作后能得到充分的调节和放松,中国年就永远是中国年。

  很早以前有人提出来,说年味越来越淡了。也有的人说年越来越不像年了。我觉得这话有一定道理。因为许多事情确确实实发生了变化。一群群过年只有一挂小鞭炮的孩子少见了,从腊八就开始盼着过年吃那些美味的孩子们少见了,一群孩子跪下来给老爸拜寿的情景越来越少见了。我们放眼中国,会看到这片辽阔的国土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一个60%的人都生活在城镇的中国,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中国,一个信息交流渠道众多网络越来越发达的中国,一个家庭和家族结构普遍发生了变化的中国,一个价值观念越来越多元的中国。年在这个时代发生一系列变化,实在是有必然性的。

  我想,经历过这样一个很多人选择就地过年的特殊的春节,我们确认了一个重要的知识,这就是文化才是节日的精神和灵魂。面对一个不断变化的中国,一个成长的中国,我们新年的文化也在成长。跟着中国的进步,和新技术结合,和走在激烈的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结合,我们的新年也在不断前进。而只要有维系着大家内心世界的亲情在,维系着我们生活里人心之间温暖情感的流动在,中国年就会永远富有生命力,永远是我们这个民族生活里面最重要的日子。

  (刘晓峰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报》2021年2月24日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黄旭涛]节日文化的空间特点及其重建意义探讨
下一条: ·[毛巧晖]认同与重构:后疫情时代下民俗节日的传承与发展
   相关链接
·[杨秀]一个京西门头沟人的春节过法儿·[刘岚]湛江市太平镇东岸村春节年例习俗调查报告
·[陈在扬]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春节习俗调查·[陈昆 李阳]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桃花坞新版画得失
·[陈鸿炜]玉林春节饮食民俗的时间感·[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
·[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
·“花开颐和”首届岁朝插花展赛开展·联大通过决议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
·[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耿波]仪式与距离:中国传统春节的社会组织意义与艺术性
·[徐万邦]春节的主要活动及其文化功能·[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
·[霍福]春节社火的文化功能·[张凤霞]民俗影像片的叙事实践
·[韩李英]春节习俗食鱼的吉祥文化浅析·[张佳伟]皇帝的节日生活实践及其对节日资源的使用
·[王月 戴建国]节日传承中的年味·[向柏松]疫情之后,话湖北春节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