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20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20年会专区

[王玉冰]裴丽珠与中国岁时节日研究
——以《岁时》一书为例
  作者:王玉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0-11-14 | 点击数:4408
 

 

中国民俗学会2020年年会论文•
 
裴丽珠与中国岁时节日研究
——以《岁时》一书为例
王玉冰
(中山大学)
摘 要:梳理早期中国民俗学的学术史时,已有学者指出近代来华西方人的中国民俗研究与中国学者之间有不同程度的互动。久居北京的外国人裴丽珠和米托发诺1927年合作出版的《岁时:中国风俗与节日》(The Moon Year:A record of Chinese Customs and Festival),《岁时》的作者以亲历与游览积累的民俗知识为材料,按月份的顺序,从十二月开始描述移风易俗运动中中国人的日常信仰和岁时节日实践。其独特的节日民俗志框架,部分参考了已有的西方汉学成果,更可能源自于中国传统岁时文献特有的书写方式。
关键词:裴丽珠;岁时节日;民俗志;民俗文献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乔楠]《金枝》视角下的“重阳节与数字崇拜”
下一条: ·[韦布花]文化生存与困境:水族端节嬗变的自我抉择之路
   相关链接
·[王霄冰 陈科锦]民俗志的历史发展与文体特征·[黄涛]语境理论视野下民俗志书写范式的适度革新
·[赵李娜]从“国家-民众”到“家庭-自我”:中国家庭民俗学的演进轨辙·[龙晓添]时间民俗的变奏:“二月八”农具节的迁移
·李向振:《活法儿:京北城郊村的生计策略与日常生活》·[乌丙安]完美提升民俗志编纂形式的新探索 ——《青海民俗志》序
·[赵宗福]全面系统科学记述,彰显青海民俗文化·[李建宗]书写青海民俗生活的皇皇巨著 ——简论《青海民俗志》
·[朝戈金]民俗志书写探索的创新成果 ——《青海民俗志》序·彰显青海民族优秀文化的力作《青海民俗志》出版
·[王均霞]实践民俗志与女性民俗研究的一种可能性·[王晓葵]灾害民俗志——灾害研究的民俗学视角与方法
·[王庆]土家族舍巴日仪式的田野民俗志——以古丈田家洞为中心·《青海村落民俗文化志丛书》正式启动
·[杨苗苗]岁时节日习俗的维系功能·[王玉冰]何乐益与中国岁时节日研究
·毛巧晖 等著:《北运河民俗志——基于文献与口述的考察》·[刁统菊]我为什么选择了“横顶”?
·[张士闪]进村,写好当代村落民俗志·[张士闪]当代村落民俗志书写中学者与民众的视域融合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