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20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20年会专区

[霍志刚]建构与融合:遗产旅游语境下泼水节神话资源转化的路径研究
  作者:霍志刚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0-11-14 | 点击数:7820
 

 

中国民俗学会2020年年会论文•
 
建构与融合:遗产旅游语境下泼水节神话资源转化的路径研究
霍志刚
(郑州大学)
摘 要:遗产旅游语境下神话资源转化研究正成为神话学界热点话题。在遗产旅游背景下,当代傣族泼水节活动中既有传承久远的核心符号,也有不断被建构的随机性符号,“七公主取圣水仪式”便是人们利用传统神话资源建构出的仪式活动。在傣族地方传统中有多样态的泼水节神话叙事,章哈、寺院僧侣和媒体宣传中呈现不同异文。泼水节神话资源转化路径包括选择积极正能量的神话异文来展现地方和民族的形象;吸取传统文化符号进行神话资源转化,包括传统节日举行的时间和空间、神圣性群体等符号的借用和重新整合;有机融入流行文化元素,满足消费者情感体验的需求,可以进行多种存在形态之间的神话资源转化,包括口头、物象、仪式、演艺等形态;最后,推进神话资源转化的成果重新回到民众日常生活中,逐步成为新的民俗。这种神话资源转化路径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每年都随着社会发展和多方参与群体的协商共谋处于不断被建构之中,与傣族泼水节传统有机融为一体,使得神话传统被赋予新的意义和鲜活生命力。
关键词:遗产旅游;泼水节;神话资源转化;傣族;建构;融合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胡亮]日本文化遗产的解构与重构实践
下一条: ·[季全保 季旻孜]抓住抗防疫情后大好时机 用民俗画卷记录文化遗存
   相关链接
·[袁宙飞 袁文军]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体系构建与实测·[张成福]遗产旅游中不同主体神话观的碰撞与融合
·[霍志刚]神话的当代转化与族群认同·[洪允姬]过去与现在如何通过神话相遇?
·[袁帅]孟姜女故事研究综述·[孙伟伟]体验神话:受众对当代神话资源转化的感知研究
·[张成福]遗产旅游中神话的历史化、合理化与系统化·[李旭昕]乡村振兴视域下的神话资源转化
·[程鹏]旅游民俗学视野下遗产旅游民俗叙事研究·[刘先福]民俗过程:概念、实践与反思
· 王晓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化利用中的地方文化精英 ·[霍志刚]傣族神话研究回顾与“朝向当下”的傣族神话研究
·[霍志刚]遗产旅游与傣族神话资源转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高健]神圣之旅
·[田兆元]神话的三种叙事形态与神话资源转化·[程鹏]民俗叙事视角下的遗产旅游研究
·第四届文化遗产思辨研究国际会议热点观察·[杨利慧]遗产旅游与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二三模式”
·[徐赣丽]体验经济时代的节日遗产旅游:问题与经验·[唐璐璐]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非遗旅游发展模式探索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