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20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20年会专区

[黎中正]返魅:疫情下的身体民俗实践与生活世界回归
  作者:黎中正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0-11-14 | 点击数:3098
 

 

中国民俗学会2020年年会论文•
 
返魅:疫情下的身体民俗实践与生活世界回归
黎中正
北京师范大学
摘 要:民众经由身体实践可以感知和认知周遭环境,当感知与认知、未知与已知、新知与旧知发生矛盾时,充满“魅”的生活世界便得以生成,试图消弭冲突,从而达成和解。伴随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社会秩序和组织形态变得日趋机械化、精密化和数字化,身体的规训与衰落让民众的生活逐渐祛魅,生活世界的坍塌让寓居于此的民俗事象面临着意义断裂和存续危机。新冠疫情的到来令全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返魅的呼唤不仅是希望破除对技术“光晕”的盲目迷醉,反思过度仰赖理性的社会形态,更是需要我们对生活世界本身进行价值重估,并审慎考量如何重构当下的日常生活。关注和参与民众经由身体民俗实践回归生活世界的这一过程,或许是民俗学在疫情之下转“危”为“机”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返魅;疫情;身体民俗;实践;生活世界;回归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康丽]公共危机时刻的学科实践与学者自觉
下一条: ·[梁家胜]民间叙事的演述逻辑与建构机制
   相关链接
·[王子麒 鞠高然]具身性范式下的群体认同与流动边界·[李鑫睿]“吸猫”:都市趣缘群体的民俗交流实践
·[葛颖娅]非遗表演中的身体展演研究·[张旭]民俗舞蹈中的身体建构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林诗瑶]婚嫁仪式中的身体实践与身体意义
·[李鑫睿]身体技术的习得、“破损”重组与性别突围·[李向振]公共事件中的村落政治及其实践逻辑
·[王淑慧 周波]疫情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的困境与解决路径·[欧静]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新探索
·[崔若男]疫情时代的民间文学·[张举文]民俗研究视域下的身体与性别民俗实践
·[王云聪]朋友圈疫情谣言的个人叙事性·[吴秀杰]解析日常文化中的量化结果诸态
·[祝鹏程]谣言认知的主观维度: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观察与反思·[张丽君]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美国公共民俗学实践
·[向柏松]疫情之后,话湖北春节·[储冬爱]疫情下的团圆:何以为家?
·[毛巧晖]认同与重构:后疫情时代下民俗节日的传承与发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5届常会将通过在线方式召开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