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结论
1826年摄影术发明,从那时起,它就成为人类记录自己和世界的工具。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撰写的《摄影:中等品位的艺术》归纳了摄影的社会功能:“第一,摄影作为时间摧毁的东西的替代品,帮助人们克服时间流逝所造成的悲伤,让人类超越时间。第二,照片作为时间碎片,可以帮助人们复活记忆,并通过照片进行情感交流。第三,摄影可以让拍摄者自我实现,照片可以展现其精湛的技艺,表达强烈的情绪或某种艺术内涵。”显然,婚照作为摄影作品具备上述三点社会功能。
20世纪80年代,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诺拉在提出“记忆场”概念时指出:“记忆场具有三种意义——实在的、象征性的和功能性的”。婚照作为实在的定格瞬间的图像载体,它选择的视觉符号都有其象征意义,也在婚礼仪式和个体记忆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正是人类的记忆场之一。
婚照记忆场传承了传统文化。在藏族青年拍摄婚照时,不论是被普遍选择的传统服饰,还是与传统生活习俗相关的拍摄场景,都蕴藏了集体历史和集体记忆。婚照是家庭影像的重要部分,它把集体记忆的载体固化进照片,通过重要仪式实现对文化的认同与传承。
藏族青年在婚照记忆场中建构新的表述。伴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和迅速发展,藏族青年甚至无需在场就可以体验到现代文化的情景和氛围,他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对待生活的态度都在与异质文化的接触中有新的表达。都市风格的藏族青年婚照受到喜爱,现代文化视觉符号的进入,正表现了当下藏族青年所处的文化情境。他们在传统和现代之中切换,在与两种文化的互动中,自主地表达和选择自己乐于接受的表述:一方面是对传统文化的深深敬意,另一方面是对现代文化的认可和喜爱。
藏族青年用自己的婚照建构记忆场,他们不仅记录下传统的生活和信仰,也有更多的个人表达,“混搭”风格的婚照在建构个人记忆的同时最终凝聚为与时代同频的集体记忆。藏族青年也正是通过在人生中有重要意义的婚照,表达着自己对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理解。
(原文刊于《西北民族研究》2020年01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