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术史反思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术史反思

[沈玉婵]从《长生宴》到《神话与史诗》
——杜梅齐尔的东方神话研究
  作者:沈玉婵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11-10 | 点击数:8525
 

摘要:从早期的理论探索到后期“三功能”学说的提出,东方神话作为杜梅齐尔主要的研究对象,启发和影响着其学术思想的发展。东方神话是杜梅齐尔学术发展的基石和重要的组成部分,“三功能”学说从萌芽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依赖于他对东方神话的研究。回顾杜梅齐尔的学术生涯,有助于我们思考东方神话在神话学研究中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东方神话;三功能;比较神话学;结构


  乔治·杜梅齐尔(Georges Dumézil,1898-1986)是20世纪法国重要的学者。他以古代印欧文明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古代印欧诸民族神话的比较研究,提出了“三功能”(Trifonction)学说。“三功能”学说是高度宏观化、抽象化的思想体系,为神话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杜梅齐尔一生著述颇丰,从1924年第一部学术著作《长生宴———印欧神话比较研究》(Le Festin d’immortalité,étude de mythologie comparée indoeuropéenne)问世,到1987年《与迪迪埃·埃里邦的谈话录》(Entretiens avec Didier Eribon)出版的六十余年间,杜梅齐尔共撰写了六十多部学术著作及上百篇学术论文,可谓是著述等身。综观杜氏卷帙浩繁的著述,无论是早期的理论探索和比较尝试,还是后期对“三功能”学说的发展和完善,东方神话研究始终作为其主要的研究对象和比较的参照点,启发和影响着杜梅齐尔的学术思想。本文旨在考察东方神话研究在杜梅齐尔学术生涯以及“三功能”学说提出和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思考东方神话在神话学研究中的意义和价值。

一、《长生宴》与搅乳海神话:印欧神话的比较研究

  1924年杜梅齐尔出版博士论文《长生宴———印欧神话比较研究》,不同于旧的印欧比较神话学从神名出发进行比较,杜梅齐尔从神话传说的主题(thème)入手。旧的比较神话学认为,名字相同或相似的神有着共同之处,可以作为比较的双方,但是杜梅齐尔指出,名字或神格是不稳定的,它们会随着时间发展而不断发生改变,神的功绩也可能会被赋予新的英雄,因此从神名出发去比较是没有意义的。他认为,在印欧人的神话或传说中,应该存在一系列围绕某一中心主题的彼此独立而又相互支配的叙事片断,这些叙事片断形成一个可以用来比较的“圈”(cycle)。

  杜梅齐尔的分析从印度的搅乳海神话入手。众天神和阿修罗为求甘露,搅动乳海,继搅出月亮、吉祥天女、乳白色神马、摩尼宝石后,医神檀文陀梨托着装有甘露(Amrta)的钵子而出,阿修罗争抢甘露,那罗延施展幻力,变成妖娆的美女,骗得甘露,天神们啜饮甘露;天神与阿修罗之间爆发了一场大战,阿修罗遭到天神的打击,天神赢得了胜利,将甘露妥善放置起来。杜梅齐尔认为搅乳海神话是披着婆罗门教外衣的与植物的再生和繁茂相关的神话。准备甘露、甘露被抢走(伪装的新娘)、魔鬼参加长生宴(抢夺甘露)、魔鬼被杀死(甘露的保存)四个紧密联系的叙事片断构成了神话的整体(ensemble),这就是以甘露为主题的传说“圈”。构成“主题圈”(un cycle thématique)的叙事片断的顺序非常重要,不可随意改变,但两次抢夺甘露的顺序可以调换。

  杜梅齐尔选择斯堪的纳维亚的“蜜酒圈”(Cycle de la Bière)神话与印度的“甘露圈”神话进行对照研究。他在斯堪的纳维亚人的神话和传说中,并没有找到一种与印度神话中的甘露相似的长生不老的饮料。他将蜜酒提升到这个层次,认为斯堪的纳维亚的史诗《埃达》中相连的两篇《西米尔之歌》(Hymiskvidha)和《洛基的吵骂》(Lokasenna)的叙事片断正好形成了“蜜酒圈”,而这个“蜜酒圈”在主题、叙事片断等方面与“甘露圈”相差无二。

  杜梅齐尔在分析了印度的“甘露圈”和斯堪的纳维亚的“蜜酒圈”之后,总结了构成“长生宴”传说圈的叙事片断:准备长生宴、魔鬼参加长生宴(第一次抢夺)、假新娘(第二次抢夺)、消灭魔鬼。在此基础上,杜梅齐尔又比较研究了伊朗、希腊、古罗马、凯尔特、斯拉夫、亚美尼亚以及库车人中流传的“长生宴”(Cycle d’Ambroisie)的神话和传说,并将其同与春天有关的仪式联系在一起。杜梅齐尔试图借助神话的叙事片断与仪式过程之间的相似性或同一性,寻找“长生宴”传说圈赖以保存和传播的仪式,进而探究神话传说与仪式之间的关系。

  《长生宴》时期的杜梅齐尔正处于研究的起步阶段,他对印欧神话与仪式之间的关系做了许多理论性的、尝试性的探讨,其中有些研究具有盲目性,论证的方法也是不严谨的,经常陷入一种随意性的假设和比较中去,所得出的结论也是站不住脚的。但是梳理和回顾早期研究,我们不得不承认,《长生宴》中存在着许多思想闪光点。在《长生宴》中,杜梅齐尔选择罗马一个关于平民的传说作为比较对象。杜梅齐尔认为,罗马的故事与印度的搅乳海神话在情节安排上虽有不同,但是叙事片断在结构上是互相对应的,选择罗马作为比较的一个基点,是非常具有创见性的研究。这是因为,在印度所选择的用来比较的内容通常都是超自然的传说、神话,主人公通常是神或者魔鬼;而在罗马,所比较的内容是乔装成历史的叙事,主人公则是人。杜梅齐尔跳出神话的界限,将印度和罗马作为比较的双方,发现了神话与历史之间内部的联系,为后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杜梅齐尔的早期研究中,东方神话特别是印度神话,通常成为比较研究的重要参照点。以《长生宴》为例,杜梅齐尔首先注意到的就是印度的搅乳海神话和斯堪的纳维亚神话的关系,通过对二者的比较研究,归纳出了构成“长生宴”传说圈的叙事片段。而在《半人马怪问题》中,杜梅齐尔则将希腊神话中的半人马怪(Centaure)和印度神话中的乾达婆(Gandharva)联系起来进行比较研究,在《乌拉诺斯-伐楼那》中,比较的双方则是希腊神话中的乌拉诺斯(Ouranos)和印度神话中的伐楼那(Varuna)。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高丙中]发现“民”的主体性与民间文学的人民性
下一条: ·[王尧]民间传说研究七十年
   相关链接
·[谭佳]悖论式嫁接:比较神话学在晚清的出现·[张开焱]比较神话学视野中中国古代创世神话的类型确认
·[沈玉婵]三功能结构与三分式意识形态·“比较神话学国际研讨会”会议综述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