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亲的花墙:兼论“有温度的田野”
张士闪
(山东大学)
摘 要:古往今来,生活共同体的建构都来自其内部成员的“文化共情”,而个体对于生活共同体的加入与溢出均为常态现象,并为其带来强化与弱化、沉寂与活力等方面的效应。然而,我们习惯于将乡村生活作稳定化理解,将民俗理解为生活共同体内部的同质性文化,而忽略甚或无视那些溢出现象,特别是民俗在生活共同体内的非均质性表现与种种“非民俗”现象的发生。父亲在1974年建造花墙,看似偶发事件,并有悖其沉稳形象,但却是他基于生活历程、因应社会情境而赋予个体生命价值的“恰当”方式,也是我们理解其内心世界的重要路径。鉴此,学者在田野调查中应具备“文化共情”式的想象与感悟能力,既需要“平视”的文化尊重,也需要长期的田野积累,才能理解民众如何将自身的存在和行为定义为“正当”和“正统”,整合旧经历,赋予生活意义。这样一种“有温度的田野”的理念,有望实现对当下学界“冷静观察”与“拯救民间”的田野模式的双重超越。
关键词:父亲;花墙;有温度的田野;文化共情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