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振兴中民俗文化介入的可能性
——以土族纳顿节为例
文忠祥
(青海师范大学)
摘 要: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青海的乡村振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青海的乡村,除了全国上下都存在的大规模的劳动力外流导致的农村空心化、老龄化和非农化是引致中国农村走向衰败等主要原因之外,“去农文化”一直在加剧乡村衰落,致使农本价值扭曲,农耕文化衰落。青海的乡村振兴,在物质“塑形”同时需要通过文化来实现精神“铸魂”。在乡村振兴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决策者、或者对决策者提供智力支撑的研究者、制度设计者,务必要在深刻理解作为对象的村庄异质性的基础上,分门别类,制定富有针对性的差异化的振兴策略。基于纳顿与民和土族历史以及生产、生活方面千丝万缕、错综复杂的关系,是最具代表性、典型性的文化传统,以纳顿作为个案讨论纳顿在民和土族乡村振兴中的文化介入的可行性及策略,认为一要夯实乡村振兴的人才基础,二要重构乡村振兴的文化体系,三要以振兴尚农文化作为文化核心,四要农民自我认同的提振。
关键词:乡村振兴;民俗文化;土族纳顿;尚农文化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