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征文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第十届代表大会暨2022年年会开幕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会员部
会员资格
会籍管理
会员信息
会费缴纳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历届年会
2022年两会专区
2021年会专区
2020年会专区
2019年会专区
2018年两会专区
2017年会专区
2016年会专区
2015年会专区
2014年两会专区
2013年会专区
2012年会专区
2011年会专区
2010年两会专区
2009年会专区
2008年会专区
历届代表大会
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
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
第七届全国代表大会
第六届全国代表大会
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
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
第三届全国代表大会
第二届全国代表大会
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
专题研讨会
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
学会成立3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
嘉兴论坛
昆仑论坛
东岳论坛
海峡两岸学术论坛
中国节日文化遗产保护论坛·温州会议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中美日民俗学暑期学校
2016年暑期学校试点
2017年暑期学校
2018年暑期学校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19年会专区
首页
→
中国民俗学会
→
学会会议
→
历届年会
→
2019年会专区
[林安宁]平话师公戏的非遗价值与都市传承探索
作者:
林安宁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10-19 | 点击数:2458
•
中国民俗学会
2019年年会论文•
平话师公戏的非遗价值与都市传承探索
林安宁
(
南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
摘 要:南宁平话师公戏有着深厚的南宁多重文化价值与珍贵的口头传统价值。应加强对它的研究与认识,并争取把它纳入国家级保护名录。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对它的认识,让它在都市得以代代传承。
关键词:
多重文化;口头传统;活宝库;平话师公戏;都市传承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
[梁爽]新疆锡伯族的本土化与族群认同
下一条: ·
[林孟蓉]北台湾妈祖庙「中元普渡」民俗与仪式
相关链接
·
民间叙事研究经典系列讲座 | 朝戈金教授讲授“口头传统与口头诗学”
·
[杨杰宏]“采风”传统与民歌研究的问题检讨
·
[杨杰宏]被表述的民歌:民歌何以被误解?
·
[王威]新媒体语境口头传统的新生性发展
·
[陆慧玲]口头传统建档的行动模式与田野作业
·
[鞠熙]口头传统类非遗资源基础研究报告
·
[郭翠潇]国际档案理事会RiC档案著录标准对中国口头传统建档语境描述的启示
·
[祝鹏程]口头传统研究可以为曲艺研究带来什么?
·
[王艳]媒介融合视域下的口头传统研究
·
[王威]新媒体语境下的口头传统演述
·
[杨杰宏]音像记录者在场对史诗演述语境影响
·
[张建军]记录口头传统:从书面文本到数字技术
·
[王杰文]“数码一代”的口头传统实践
·
[巴莫曲布嫫]以口头传统作为方法:中国史诗学七十年及其实践进路
·
[江帆]从“遗产”到“资源”:辽河口“渔雁文化”的承续动力与意义重构
·
[杨杰宏]传承中的再造:羌族口头传统的文化生境及特征
·
[孟令法]人生仪礼的口头演述和图像描绘
·
[周敏]口头传统与“人民文艺”的普及面向
·
“中国少数民族口头传统专题数据库建设:口头传统元数据标准建设”项目简介
·
[朱刚]哈佛大学燕京学社与中国口头传统研究的滥觞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
/
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
┃
合作网站
┃
友情链接
┃
版权与免责申明
┃
网上民俗学
┃
会员中心
┃
学会会员
┃
学会理事
┃
会费缴纳
┃
2023年会专区
┃
本网导航
┃
旧版回顾
主办:
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