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文本与语境:2000-2018年的民间故事研究
步入新世纪的民间故事研究面临民间文学二级学科地位取消、诸多故事学人转向民俗研究的困境,但依然在故事学理论、民间故事史、民间故事讲述研究、类型研究、比较研究、类型索引编撰及文化史研究等领域取得突破。据不完全统计,十九年来出版民间故事著作131部(含修订版),博士论文62篇,硕士论文263篇,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840篇,年均发表论文96.8篇,总体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涉及中国民间文学、民俗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文艺学、现当代文学等多个学科。总体而言,民间故事研究的数量和质量均有提升。
中国故事学人在新世纪的理论进展体现在吸纳西方故事学理论基础上结合中国本土特质,不断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故事学话语体系。刘魁立在《民间叙事的生命树》中提炼的中心母题、情节基干、母题链等术语体现了中国故事学人的学术创新,“生命树”理论在新世纪故事学、传说学领域产生深远影响。故事学理论的进步还体现在对民间叙事文类的系统考察上。董乃斌、程蔷的《民间叙事论纲》对民间叙事、文人叙事、经典叙事间的复杂关系进行深入考察,总结出民间叙事与文人叙事的互动循环图线:“民间叙事——文人记录——文本化——权力者介入——经典化——反哺民间——新的民间叙事——新的文本和经典——新老民间叙事和经典化文本并存的多元化局面”。互动循环图线是对中国民间叙事的本土化深入研究基础上得出的,对我们分析民间故事与民间传说、神话、戏曲、话本、弹词、宝卷、小说等诸多文类的互动关系极具启迪价值。中国学者对民间叙事理论的探讨不止于记录文本,还对叙事过程进行深入探讨。刘魁立的《民间叙事机理谫论》把民间叙事层次由里至外分为叙事核心、文本、超文本三层,把民间叙事流程总结为“真实演述人---文本演述人---文本---文本听众---真实听众”,在以往故事讲述研究中关注演述人和听众的基础上提出“隐在演述人”和“隐在听众”概念。此外,中国故事学人还在研究实践中萃取出“故事带”“功能性母题”“类型核”“节点”“类型丛”等新术语。这些术语是中国故事学话语体系建设成果,展示了中国民间故事学人的理论创新,为世界民间故事研究贡献了中国智慧。此外,中国故事学人还对民间故事讲述活动及价值发生展开了新的探索。
对浩瀚典籍中的民间故事进行系统爬梳是21世纪中国民间故事研究的重大成果,夯实了民间文学的学科建设根基。祁连休的《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研究》论述了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的发展态势、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中的亚型、古代民间故事与民间传说的互换现象、民间故事的录写与选编、文艺创作与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的发展等问题,着重从宏观视角总结中国民间故事的演进特征。他以“故事类型核”为鉴别故事类型的标准,在故事类型的命名上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适当参照中国学界已有的命名方式来确定,以此展示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的全貌。此书在古代民间故事的梳理、演变轨迹及故事类型理论思考等方面均有创见。他的《中国民间故事史》考察了中国民间故事两千多年的变迁史,还设专章介绍不同时期民间故事文本采录、民间故事讲述人和故事集的编选情况,彰显了中国古代民间故事讲述状况的广泛性和持续性。顾希佳在中国民间故事的文献梳理方面成绩显著,2012年出版的《中国古代民间故事长编》呈现了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的丰富蕴藏及学术价值。作者从历代散文、史书方志、笔记小说、宗教典籍、民间抄本中集录民间故事文本,将较早出现而又相对定型的文本视为正文,异文附录于后,呈现出该故事在时代长河中从口传到书面乃至互动的演变轨迹。
受表演理论、民族志诗学等西方故事学理论影响,新世纪的民间故事研究愈发注重讲述语境。中国故事学人回归故事讲述现场,对讲述过程中的表演空间、故事家的创造性、叙事传统进行开拓性研究。江帆的《口承故事的“表演”空间分析》和《民间叙事的即时性与创造性》以二十多年的民间故事田野调查经历为依托,最早把表演理论运用到中国民间故事研究中,得到故事学界的广泛认可。林继富的《民间叙事传统与故事传承》从地域传统、叙事文本自身传统和讲述人的多重互动探寻故事讲述活动与民间叙事传统的紧密关联,将讲述人的生活史研究推进到探寻故事讲述与民间叙事传统的新领域。祝秀丽的《村落故事讲述活动研究》把民间故事讲述置于村落语境中考察开拓了当代民间故事讲述研究的新空间。施爱东的《民间故事的记忆与重构》、陈泳超的《状元杀和尚:一个陌生故事的四次演述》则创造性地引入实验法对民间故事讲述的变异情况进行深入考察。
新世纪的民间故事类型研究往纵深和跨学科方向发展,论文有252篇,博士论文19篇,专著17部。刘守华主编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首先对母题、类型等故事学术语体系进行梳理,再将历史地理学派方法与中国故事文本特色相结合,融入文化人类学、表演理论、比较文学、宗教学、叙事学等学科方法对60个常见故事类型进行深入分析,展现了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的本土化水平。祁连休的《智谋与妙趣——中国机智人物故事研究》也是类型研究本土化的代表作。他依据中国机智人物故事本土特质归纳出328个故事类型,并剖析了故事演进过程中出现的变体、亚型问题,在故事群的基础上提出了“故事带”概念。类型研究具有跨学科特点,常和比较研究、文化人类学研究及形态学研究结合起来,有的还结合故事讲述语境来分析,呈现多元化特色,代表性论文有黄永林的《一个机智人物的原型与流传》、刘魁立的《论中国螺女型故事的历史发展进程》、王青的《论中古志怪作品在民间故事类型学中的价值》、郑土有的《中国螺女型故事与仙妻情节研究》、李道和的《弃老型故事的类别与文化内涵》、金荣华的《一个民间故事的全球传播与变异》、董晓萍的《猫鼠型故事的跨文化研究》、陈建宪的《故事类型的不变母题与可变母题》,等等。
比较研究视角的论文有159篇,博士论文有9篇,著作有17部,依然是民间故事研究的核心领域。比较研究不仅涉及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不同族群、不同国家的民间故事比较,还拓宽至异国民间故事间的比较、口传文本的不同文类内部及与典籍的互动比较,研究视野越来越广阔、方法愈发多样。代表性著作有陈岗龙的《蒙古民间文学比较研究》、王立的《佛经文学与古代小说母题的比较研究》、刘守华的《佛经故事与中国民间故事的演变》、林继富的《汉藏民间叙事传统比较研究:基于故事类型视角》,等等;代表性论文有薛克翘的《中印鹦鹉故事因缘》、郑筱筠的《佛教故事与傣族召树屯故事渊源》、李道和的《舜象故事与叶限故事关系考辨》、李丽丹的《<耿村民间故事集>中的一组“聊斋故事”》、陈明的《三条鱼的故事》、陈泳超的《“舜子变型”故事在中日两地的流传变异》,等等。
文化研究取向依然是此阶段民间故事研究的主流模式之一。运用文化人类学、社会学、宗教学、叙事学、形象学等学科的理论分析故事文本中蕴含的文化因子的论文共计有298篇。新世纪的文化研究模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从故事文本追溯民俗事象的文化史模式。万建中的《解读禁忌———中国神话、传说和故事中的禁忌主题》将书面文本和生活文本结合起来,民间故事的文学属性与生活属性得到有效勾连,开拓了民间故事研究的新空间。故事学人不断吸纳其他学科方法解读民间故事,如程蔷的《骊龙之珠的诱惑——民间叙事宝物主题探索》、康丽的《角色置换与利益代言:从社会性别角度解读中国巧女故事》、周福岩的《民间故事的伦理思想研究》、祝秀丽的《“猴娃娘”的象征:以民俗学和心理学的方法》、鹿忆鹿的《傻女婿的傻样》、张举文的《“定亲”型故事中“月老”形象传承的文化根基》、黎亮的《中国人的幻想与心灵:林兰童话的结构与意义》,等等。
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的编撰在新世纪也取得重大进展,朝本土化和国际化方向迈进。中国民间故事不仅在典籍中有丰富蕴藏,随着民间故事集成编撰的完成,许多学者提出应利用新收集的民间故事资料编撰一部更为全面、科学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金荣华在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编撰领域成绩显著。他的《民间故事类型索引》依据AT分类法,融合了已出版的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省卷本、《中国民间故事全集》《中国民间故事大系》和译成中文的外国民间故事集,新增故事类型191种,专设情节检索,不仅成为现有最全面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还是世界三大国际民间故事类型索引之一。宁稼雨的《中国先唐叙事文学故事主题类型索引》融合中国典籍类书编撰法和AT分类法把中国古代故事分为天地类、神怪类、人物类、器物类、动物类和事件类六大主题类,每一主题类下再细分出三个层级。顾希佳的《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表》和《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索引》首次按照AT分类体系把散见于典籍中的故事文本搜检出来,加以认定、编码,增设了三百多种类型,呈现了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的丰富性。此外,斯琴孟和正利用数据库技术编撰一部世界范围的包括AT和SM体系的《蒙古族民间故事类型索引》。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