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间文学作为学科名词,因其指涉范围的局限已难以适应当下作为日常生活空间的指称,已渐为西方学人所抛弃。复活和更新白话文学作为民间文学这一外来词所指涉的中国文学活动空间,既是作一种史实的还原,也试图复活传统概念的潜在意蕴,由此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间文学学术话语。白话和白话文学概念内蕴的对于民间文学作为“生活活态性”、“复调性”、“日常生活审美性”的界定思考,突破了一度被窄化的民间文学仅作为下层民间话语表达的藩篱,进而将日常生活审美纳入到民间文学的研究范畴,实现了传统与当下的合理对接。这一更新让中国民间文学传统得以接续和发扬,理论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关键词:白话文学;民间文学;中国学科话语
一、对民间文学概念的质疑
时至今日,folklore(民间文学)概念越来越受到学界质疑,不少西方学者对这一概念予以否定乃至抛弃。1996年,在美国民俗学会年会上,学者们就这一概念的合法性与否展开了热烈讨论。学者们各抒己见,赞同者有之,但更多的是提出了否定意见。
一是认为folklore(民间文学)在德国曾和政治意识形态有过紧密联系,进而影响到学科的发展。作为学科概念的folklore,即民俗学或民间文学,曾被用于支持德国纳粹的意识形态,与殖民统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导致民俗学家对folk-lore一词退避三舍,folklore被人们视为“万恶之源”,而这“对学科的窘境难辞其咎”。
二是概念指称的滞后性和不合时宜。有学者认为,folklore概念先天不足,创建之初意指文明社会里的“残留物”,“残留物”会随着时代的前进发展逐渐消失,因此,难以“面对日新月异、复杂多样的文化产品研究对象”。而这既阻碍人们思想、行为领域的视野,也不利于相关学者的求职从业。吕微认为:“指涉学科对象的folklore,则往往被认为仅仅圈定了民间文学一贯传承但即将消亡的传统体裁和题材文本,因而妨碍了当下语境化实践的非传统学科对象进入学术视野。”户晓辉也认为英语folk和德语Das Volk概念除了因其指涉范围的局限已难以适应当下生活的指称之外,其概念的传统指涉也已经在社会阶层生活中失去了实际的对应内容。
三是民众对它的负面解释和理解。邓迪斯提到“folklore”与myth(神话)的意义类似,意指撒谎、错误等。而民众对“folklore”的负面的理解和解释导致民俗学科及其研究者难以取得相应的学术地位,如果民俗真的如民众所认为的指称撒谎和错误等义,那么“整个学科致力于谬误这种观念在寻求真理的学术语境中也是不可思议的”。
由于folklore概念存有诸多的不和谐,科申布砚沙莱特-吉布丽特(B.iKrshenblatt-iGmdlett)甚至主张创建新词予以取代,“解决我们危机的出路,不在于捍卫我们的知识传统、以耻为荣,抑或是澄清误解、以正视听,而应追根究底、改旗易帜,寻找符合后学科架构的学科名称来”。
事实上,当下已有一些国家的学者开始摒弃“folklore”这一概念,其中就包括提出folklore概念的英国,在英国的大学里没有“民俗学系”,开设的课程为“文化研究”、“当代文化研究”、“社会史”等。在美国也更多的是用“verbalorspokenart”(言语艺术或口头艺术)等术语予以取代。在德语国家(包括德国、奥地利和瑞士)的民俗学科领域,则出现了“经验文化学”,“欧洲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等广为人知的变体。吴秀杰在翻译德国“日常生活”理论的译著中提到,德国学术界已摒弃“Volkskunde”概念,只是为了与中国学术界对接,才使用“民俗学”和“民俗文化研究”等概念。确实,在中国,虽也有学者对“folklore”概念有过异议,但民间文学-民俗学界仍然使用这一概念,而且,学界之外的人也认同“民间文学”的说法。这一现象本身也很值得我们思考和讨论。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