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7月13日上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能力建设”暑期研讨班在中山大学开幕。此次活动由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和美国民俗学会主办,中国民俗学会、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和《文化遗产》编辑部协办,并得到了亨利·路思基金会和中国教育部的赞助。活动历时七天,旨在搭建国际化的对话沟通的平台,促进非遗保护能力建设的有关观点和实践经验的交流。研讨班的活动安排包括教员的专题授课、学员的主题报告、参与国际会议和实地考察广州当地代表性非遗项目的保护状况等。
上午九时,暑期研讨班的开幕式在中山大学中文堂九楼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朝戈金,美国民俗学会执行理事长蒋岚(Jessica A.Turner),中国民俗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叶涛,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宋俊华先后致辞。
朝戈金指出,这次暑期讨论班是一个有效的交流平台,可以在年轻人中播撒下学术交流和对话的种子,为未来全球民俗学的对话带来有益的影响。
蒋岚通过简要回顾中美两国民俗学会十二年来合作交流的历史,表达了对未来两国民俗学界合作的希冀。她认为,无论是学术会议、民族博馆馆的合作项目,还是这次的暑期研讨班,都是两国学者交流和合作的有效形式。
叶涛在致辞中向为中美两国民俗学交流做出贡献的学者和机构表达了感谢。他提到了朝戈金教授为中美学术交流的努力,以及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为这次暑期研讨班的进行所付出的辛勤工作。同时,他也高度评价了暑期研讨班一对一的教学模式。
最后,宋俊华代表主办方对来自中美两国的学者和青年学子表示热烈欢迎,并预祝这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活动的授课教师包括来自中国民俗学会的四名学者和美国民俗学会的三名学者。学员由中美两国的七名青年学者组成。另有两国的三名学者应邀参与了此次活动。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