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征文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第十届代表大会暨2022年年会开幕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对外学术交流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对外学术交流

2019“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能力建设”国际暑期研讨班在中山大学开幕
  作者:程瑶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07-17 | 点击数:17157
 

  2019年7月13日上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能力建设”暑期研讨班在中山大学开幕。此次活动由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和美国民俗学会主办,中国民俗学会、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和《文化遗产》编辑部协办,并得到了亨利·路思基金会和中国教育部的赞助。活动历时七天,旨在搭建国际化的对话沟通的平台,促进非遗保护能力建设的有关观点和实践经验的交流。研讨班的活动安排包括教员的专题授课、学员的主题报告、参与国际会议和实地考察广州当地代表性非遗项目的保护状况等。

  上午九时,暑期研讨班的开幕式在中山大学中文堂九楼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朝戈金,美国民俗学会执行理事长蒋岚(Jessica A.Turner),中国民俗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叶涛,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宋俊华先后致辞。

  朝戈金指出,这次暑期讨论班是一个有效的交流平台,可以在年轻人中播撒下学术交流和对话的种子,为未来全球民俗学的对话带来有益的影响。

  蒋岚通过简要回顾中美两国民俗学会十二年来合作交流的历史,表达了对未来两国民俗学界合作的希冀。她认为,无论是学术会议、民族博馆馆的合作项目,还是这次的暑期研讨班,都是两国学者交流和合作的有效形式。

  叶涛在致辞中向为中美两国民俗学交流做出贡献的学者和机构表达了感谢。他提到了朝戈金教授为中美学术交流的努力,以及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为这次暑期研讨班的进行所付出的辛勤工作。同时,他也高度评价了暑期研讨班一对一的教学模式。

  最后,宋俊华代表主办方对来自中美两国的学者和青年学子表示热烈欢迎,并预祝这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活动的授课教师包括来自中国民俗学会的四名学者和美国民俗学会的三名学者。学员由中美两国的七名青年学者组成。另有两国的三名学者应邀参与了此次活动。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中日妖怪学研究专题研讨会综述
下一条: ·朝戈金、高丙中当选美国民俗学会“荣誉国际会士”
   相关链接
·巴莫曲布嫫:加快落实“研究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林继富]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基本方向与问题导向
·“保护我们的活态遗产”:2003年《公约》名录增加 “新成员”·“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七届常会开幕式在摩洛哥拉巴特举办·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七届常会即将开幕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精粹》全七册出版·[季中扬]亲在性与主体性:非遗的身体美学
·[朱向羽]非物质文化遗产“铢铢镲”的传播演变研究·[张梦瑶]新文科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专业建设的思考
·[余文星]“一带一路”格局下新会葵艺的传承创新与品牌开发研究·[徐鹏飞]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融合研究
·[徐金龙 李威威]文化强国背景下九曲黄河阵灯俗的传承发展·[徐家乐]新疆毛皮画艺术及传承保护研究
·[辛海蛟]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王淑慧 周波]疫情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的困境与解决路径
·[王娜]关于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王丹]融入国民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实践路径研究
·[唐璐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实践中的概念误用与路径混淆·[沈昕 黄琳琳]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三河羽毛扇的保护与传承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