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丧葬习俗中的吉祥图像及寓意
(一)丧葬中的吉祥图像
人死之后首先要给他们穿衣服,不能穿皮衣、皮鞋或皮底鞋,民间的说法是如果这样,下辈子就托生为牲口了。衣服的材质不能用缎料,因为“缎”与“断”同音,也即是断子绝孙。鞋必须是布底,布底做出莲花图案,“莲花”寓意脚登莲台,成了正果。
在埋葬的途中,棺材外都会有一个我们方言中所说的“花架子”,金黄色,上面有各种小人儿,正前方是一个龙头,以示祥瑞。
墓碑也是多样的。以石刻为主,其目的是驱邪赶鬼、护卫等作用。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4]卷六“羊虎”条说:“秦汉以来帝王陵前有石麒麟,石辟邪、石像、石马之属,人臣墓则有石羊、石虎、石人、石柱之属,皆所以表饰坟垄,如生前之仪卫耳。”
现代多见的花圈,也有其独特的意义。从制作质料上分为鲜花型、松柏枝型、纸花型等几种。花圈的环形象征生命的延续,当然,其中也有向死者表达哀悼的意义。
(二)丧葬中吉祥图像之寓意
1.宗教信仰。丧葬文化的出现是伴随着万物有灵的观念而产生的,原始初民相信灵魂不灭,人死只是身体的死去,他们相信人是以另一种方式存在,灵魂依旧会以别样的方式生活,因此,在人死后,给他们穿莲花图案的鞋,以期望他们在另一个世界中依旧安好。在他们的墓碑上刻有表示吉祥顺意的云纹,烧各种纸质的桌子、凳子以及一些寓意祥瑞的禽兽图像。同时,人们相信死后的灵魂是可以保护活着的人,保护他们的家族繁盛,这也就是祖先崇拜。
人们相信永恒轮回之说,身体陨灭,灵魂生生不息,用花圈的环形象征生命的延续。
2.伦理道德观念。中国人自古以来讲究的是孝道,这也是几千年的儒家所提倡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尽管后来一直提倡薄葬,但是我们也可看出其中蕴含的伦理道德观念。
人死之后是有很多禁忌的,穿戴多有讲究,不能随意。这一方面是对死者的尊重,另一方面也是生者对死者的哀悼和追思。不论是寿终正寝还是意外死亡,都必须慎重对待。在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一直讲究百善孝为先,从古至今,孝子的故事也多有流传,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人们对亡者的敬意。从初终到最后的埋葬,有一套完整的仪式和程序,焚烧各种纸钱、纸人以及纸质的生活用品,是希望他们在另一个世界能够过得更好。
3.等级观念。等级观念是阶级出现以后产生的,是人类发展的必然产物。人生前被化为三六九等,死后亦有等级之别。就我们现代看到的最明显的一个标志即是墓碑。
东汉时,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在陵前设置石刻群,用以表示祥瑞、警卫、辟邪等丧葬含义。就之前曾去过的何景明墓而言,其墓前左右各有一排石刻人和石刻羊等,其陵墓的规模远大于一般的坟墓。从这些石刻上可以看出其一生的事迹,陵墓规模的大小与其身份地位相关。古代帝王的陵墓更是气势恢宏,俨然一座宫殿。
一般人家只有坟墓,是没有立碑的。家境稍好一些的会种一些松柏,那些有钱的人家则会立碑,有些还会建一个小亭子,这一方面是彰显死者的身份,另一方面也可看出其现在家人的地位较高,这是对生者和死者地位的共同显现。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丽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