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涂山即蜍蟾
既然涂山女是女娲,女娲是嫦娥,嫦娥又是蟾蜍,那么便可推测涂山是蟾蜍。如果我们把相关名称进行排列,便能清楚地看到这一对应:
从这一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涂山与蟾蜍不仅在逻辑上具有对应关系,而且在语音上也能对应得上。如果把“蟾蜍”颠倒过来称为“蜍蟾”,就不难发现其读音与“涂山”很接近了。“蟾蜍”是由“蟾”与“蜍”组成的,不仅可简称为蟾,也可简称为蜍,是一个并列结构的词,也可颠倒过来称为蜍蟾,就像热闹可称为闹热,光荣可称为荣光一样。唐代贾岛有一首诗叫《夜坐》,其中有这样两句:“蟋蟀渐多秋不浅,蜍蟾已没夜应深。”这里用的是“蜍蟾”,就是倒过来说的。古人可以说月亮里有蟾蜍,也可以说月亮里有蜍蟾,可以说嫦娥是蟾蜍,也可以说嫦娥是蜍蟾,只不过目前大家习惯了说成蟾蜍,就像大家慢慢习惯说热闹,不太说闹热了。
前文已经分析过日月古音演变为“嫦娥”、“蟾蜍”的过程,这里再分析日月古音怎样演变成“涂山”,以及“堵山”“三涂”“墠渚”等其他相关的地名。为了容易理解,我们依然使用第一人称代词作为中介来阐释这个演变过程,图示如下:
“余”是第一人称之一。日月的古音演变到与这个音相同时,就有可能用“余”来记录。而“余”的音又会进一步演变,比如变成“涂[thu]”。以“余”为声符的字很多都演变为[thu]了,除了“涂”,还有“途”、“荼”、“捈”等。
当月的古音演变到与第一人称“朕”这个字同音,“詹”又与“朕”音同的时候,就有可能用“詹”来记录。“詹”音演变为“赡”音的时候,就与“山”的音相同了。加上月的音发展为“涂”,人们就会把女娲称为“涂山”这个读音,但因为记为“涂山”这两个字,给人的印象就不再是人名或动物名了,它便演变为一个地名,女娲也就得用“涂山女”来称呼了。顺便提一下,当月的音发展为“涂”时,也就具备了产生月亮上有兔子的前提了。这是另一个话题,此不论述。
涂山在历史上还记为堵山。《山海经·中次七经》载:“堵山,神天愚居之,是多怪风雨。”[19]因为堵山与涂山同音,愚与禹也同音,所以丁山认为此堵山即涂山,愚即大禹。[20]这种推论应该没问题。堵山对应的传说是大禹住在堵山;涂山对应的传说是大禹在涂山治水,娶涂山女,两者基本是一致的。“多怪风雨”或许是洪水的另一种表象。从语音上来看,“堵”是“涂”的音变,都是从“余”变化而来。
有一个现象很有意思,即作为动物名的“蟾蜍”可反过来称为“蜍蟾”,作为地名的“涂山”也曾经被反过来称为“墠渚”、“三涂”。《山海经·中次三经》载:“又东十里,曰青要之山,实惟帝之密都。北望河曲,是多驾鸟。南望墠渚,禹父之所化,中多仆累、蒲卢。”[19]这里说的是一座叫青要的山,从这座山上往北张望,可以看见河曲,往南可以看见墠渚。墠渚是大禹变化的,里面有很多大蜗牛。那么,这个“墠渚”指的又是哪里呢?董其祥认为:“‘禅(墠)渚’即‘三涂’之异译。”[21]三涂在河南嵩县,嵩县有八大古景,每一景都有一个传说。其中一个古景叫三涂雾雨,关于三涂的传说,正是大禹在此治水,娶三涂姑娘。《春秋左传正义》有涉及三涂的记载:“晋将伐陆浑,而先有事于雒与三涂。”[22]这是说晋国攻打陆浑,先在雒与三涂祭祀。陆浑县属于今河南篙县地域,也就是三涂所在地。
堵山(涂山)与墠渚(三涂),其语音正好是倒过来的,但两者的地理位置却在同一区域,《中次七经》所讲的区域在河南一带,比如毕沅就认为这列山的第一座山休与之山在河南灵宝县,[19]吴任臣认为第二座山鼓钟之山在陆浑县西南三十里,[19]堵山作为《中次七经》里的一座山,当与三涂山在同一区域。由此可见,“涂山”这个名称经历了一个比较杂乱的记载过程,不仅语音可以颠倒,而且用字也随意变换。但无论如何变换,这些记录始终与大禹相关联。从上文的分析我们知道,禹与娲具有共同语源的,其原型都是日月,所以,涂山总是与禹或娲相关联。
嫦娥、女娲是神名,蟾蜍是动物名,涂山是地名。这正是语言疾病的特点,由于同音,民间可能将原型物讹误为各种东西。至此,我们明白了作为地名的涂山其实并非真实存在,它和嫦娥的化身“蟾蜍”具有一个共同的语源,即由日月的古音“目”发展而来。虽然它已经被地名化,但通过涂山女传说以及嫦娥化蟾等诸多元素的辨析,我们依然可以找出它的根源来。
本文发表于《社会科学家》2018年第7期,注释从略,详参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何厚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