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吴晓东]禹妻“涂山”氏名称与“蜍蟾”同源考
  作者:吴晓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04-20 | 点击数:10508
 

  四、涂山即蜍蟾

  既然涂山女是女娲,女娲是嫦娥,嫦娥又是蟾蜍,那么便可推测涂山是蟾蜍。如果我们把相关名称进行排列,便能清楚地看到这一对应:

 

  从这一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涂山与蟾蜍不仅在逻辑上具有对应关系,而且在语音上也能对应得上。如果把“蟾蜍”颠倒过来称为“蜍蟾”,就不难发现其读音与“涂山”很接近了。“蟾蜍”是由“蟾”与“蜍”组成的,不仅可简称为蟾,也可简称为蜍,是一个并列结构的词,也可颠倒过来称为蜍蟾,就像热闹可称为闹热,光荣可称为荣光一样。唐代贾岛有一首诗叫《夜坐》,其中有这样两句:“蟋蟀渐多秋不浅,蜍蟾已没夜应深。”这里用的是“蜍蟾”,就是倒过来说的。古人可以说月亮里有蟾蜍,也可以说月亮里有蜍蟾,可以说嫦娥是蟾蜍,也可以说嫦娥是蜍蟾,只不过目前大家习惯了说成蟾蜍,就像大家慢慢习惯说热闹,不太说闹热了。

  前文已经分析过日月古音演变为“嫦娥”、“蟾蜍”的过程,这里再分析日月古音怎样演变成“涂山”,以及“堵山”“三涂”“墠渚”等其他相关的地名。为了容易理解,我们依然使用第一人称代词作为中介来阐释这个演变过程,图示如下:

  

  “余”是第一人称之一。日月的古音演变到与这个音相同时,就有可能用“余”来记录。而“余”的音又会进一步演变,比如变成“涂[thu]”。以“余”为声符的字很多都演变为[thu]了,除了“涂”,还有“途”、“荼”、“捈”等。

  当月的古音演变到与第一人称“朕”这个字同音,“詹”又与“朕”音同的时候,就有可能用“詹”来记录。“詹”音演变为“赡”音的时候,就与“山”的音相同了。加上月的音发展为“涂”,人们就会把女娲称为“涂山”这个读音,但因为记为“涂山”这两个字,给人的印象就不再是人名或动物名了,它便演变为一个地名,女娲也就得用“涂山女”来称呼了。顺便提一下,当月的音发展为“涂”时,也就具备了产生月亮上有兔子的前提了。这是另一个话题,此不论述。

  涂山在历史上还记为堵山。《山海经·中次七经》载:“堵山,神天愚居之,是多怪风雨。”[19]因为堵山与涂山同音,愚与禹也同音,所以丁山认为此堵山即涂山,愚即大禹。[20]这种推论应该没问题。堵山对应的传说是大禹住在堵山;涂山对应的传说是大禹在涂山治水,娶涂山女,两者基本是一致的。“多怪风雨”或许是洪水的另一种表象。从语音上来看,“堵”是“涂”的音变,都是从“余”变化而来。

  有一个现象很有意思,即作为动物名的“蟾蜍”可反过来称为“蜍蟾”,作为地名的“涂山”也曾经被反过来称为“墠渚”、“三涂”。《山海经·中次三经》载:“又东十里,曰青要之山,实惟帝之密都。北望河曲,是多驾鸟。南望墠渚,禹父之所化,中多仆累、蒲卢。”[19]这里说的是一座叫青要的山,从这座山上往北张望,可以看见河曲,往南可以看见墠渚。墠渚是大禹变化的,里面有很多大蜗牛。那么,这个“墠渚”指的又是哪里呢?董其祥认为:“‘禅(墠)渚’即‘三涂’之异译。”[21]三涂在河南嵩县,嵩县有八大古景,每一景都有一个传说。其中一个古景叫三涂雾雨,关于三涂的传说,正是大禹在此治水,娶三涂姑娘。《春秋左传正义》有涉及三涂的记载:“晋将伐陆浑,而先有事于雒与三涂。”[22]这是说晋国攻打陆浑,先在雒与三涂祭祀。陆浑县属于今河南篙县地域,也就是三涂所在地。

  堵山(涂山)与墠渚(三涂),其语音正好是倒过来的,但两者的地理位置却在同一区域,《中次七经》所讲的区域在河南一带,比如毕沅就认为这列山的第一座山休与之山在河南灵宝县,[19]吴任臣认为第二座山鼓钟之山在陆浑县西南三十里,[19]堵山作为《中次七经》里的一座山,当与三涂山在同一区域。由此可见,“涂山”这个名称经历了一个比较杂乱的记载过程,不仅语音可以颠倒,而且用字也随意变换。但无论如何变换,这些记录始终与大禹相关联。从上文的分析我们知道,禹与娲具有共同语源的,其原型都是日月,所以,涂山总是与禹或娲相关联。

  嫦娥、女娲是神名,蟾蜍是动物名,涂山是地名。这正是语言疾病的特点,由于同音,民间可能将原型物讹误为各种东西。至此,我们明白了作为地名的涂山其实并非真实存在,它和嫦娥的化身“蟾蜍”具有一个共同的语源,即由日月的古音“目”发展而来。虽然它已经被地名化,但通过涂山女传说以及嫦娥化蟾等诸多元素的辨析,我们依然可以找出它的根源来。

本文发表于《社会科学家》2018年第7期,注释从略,详参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何厚棚】

上一条: ·[朱婧薇]中国鼠婚故事研究90年
下一条: ·[吴晓东]毛衣女故事的母题构成与主角来源
   相关链接
·[邓清源]元基因与地域性·[吴新锋 周媛]部落化传承中的叙事艺术
·[樊存常]伏羲女娲 定情峄山 梁祝读书 峄山结缘 走进峄山 探寻情源·[周媛]神话主义视角下《王者荣耀》中的女娲形象重构
·[孙正国 夏楠]大禹叙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研究·[李靖]神话的电影媒介化讲述与本体研究:以《女娲补天》为个案
·[孙正国]武汉大禹神话园群雕叙事伦理研究·[梁奇 刘红玲]淮阳伏羲女娲神话的生殖崇拜及其演化
·[黄景春 周丹]对大禹神话的考古发现及其资源化转变·[刘惠萍]民间信仰的正典化与现代化
·[夏楠]规范·认同·升华:大禹治水神话的资源化与遗产化实践·[张多]灾害的神话表征
·[丁思瑶]民间叙事的跨文类表达·[杨利慧]官民协作:中国非遗保护的本土实践之路
·[郭佳]顾颉刚大禹神话传说研究与“层累造成古史说”的提出·[吴晓东]伏羲女娲蛇尾蜴尾考
·探访河南济源“中国女娲神话之乡”·学者为《中国民间文学大系》 出版工程建言献策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学术体例研讨会暨“大禹神话与口头传说”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朱鹏]汉画像中人首蛇尾擎日月图像研究述论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