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田野研究

首页民俗学专题田野研究

[罗兴振]来自田野的回音
——《背过身去的大娘娘》读后感
  作者:罗兴振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03-30 | 点击数:5651
 

陈老师钧鉴

  遵嘱,让我写的东西,已经写好了。写的不成文理,没章没序,词不达意。也许所答非所问,也许牛唇不对马嘴,也许纯是谩言谬误。这是文化程度所限。可是我已尽了心了,陈老师您必理解。

  要写的东西还有。有需要说明的,有需要补充的,有需要纠正误解的,等等问题还不少。可是我不写了。因为您的尽心考察,用自己的心理判断把疑古派的观点完全夯实了。我这点微不足道的文化程度,怎能化解呢?干脆,不写了。写的再多,也是枉费心机,没必要。

  这是我源自内心的坦诚,绝无别的情绪,陈老师不必多心。

  但是颓唐情绪这是必然的。因为您的坚持就是我的失败,怎么能够愉快呢?我想这种不快感是暂时的,以后会慢慢消失,陈老师不必为我悲凉。

  日来事冗,临书仓促,书不尽意,余容面叙。

  敬祝

  金安顺祝

  王老师教祺

  王老师指王尧。王尧现在荣任了北京师大教授,我不能称名道姓了,称则不礼,必须称老师。

  罗兴振

  2017年7月7日

  《背过身去的大娘娘》,这是陈老师硬硬的用自己心与血的付出编写的一本大作。1可惜这部大作,对我这个抗日时期的初中生来说,实在太难理解了。一篇“序言”、一篇“绪论”,我费尽心机的读了七八遍,怎么也看不懂。这样的话,想要叫我完成陈老师让我完成的答卷,这真是打的鸭子上架了。可是陈老师的嘱言,我又不敢以不文辞,辞则不礼,愧对陈老师盛意。因此,我只好不惭谫陋写一点我也说不来的拙见,也许写的牛唇不对马嘴,倘属谬误,祈不吝赐教,万莫因我无知而见却。

  自从我认识陈老师,通过多次接触,我就认为陈老师生而颖异、赋性忠实,这是我对陈老师的理性认识,绝非感性认识。这种认识源于陈老师崇尚实学、务实求真的精神,我亲眼看到的,不论大事小事,即便就是针尖大的小事,陈老师都要解出,体现了他不死心而尽心的求实精神,追求自己想要追求的根本目标。

  陈老师为了落实洪洞走亲习俗的历史背景及其文化内涵,前后来过16次,每次来了都是背着个背包,身穿短裤,脚穿凉鞋,亲自参与民俗活动,采访采撷,履足田野发掘考察。历山3000米范围内的每一寸土地都有陈老师流下的汗水,特别是不惜千辛万苦,去过生舜的圣王乡诸冯姚墟处,到过尧访许由的九箕山,到过垣曲的舜王坪,还去过山路崎岖的王家坪,对洪洞走亲习俗的考察,我认为这就尽心到极点了,用陈老师话说,对当地传说的了解,已经比任何一位当地居民,包括那些民俗精英们要多得多。

  想不到陈老师有了这么大的收获,思想上仍以为不足,又进一步增强了调查频率,展开了大规模调查。这些情况以前我都不知道,这是我在陈老师的大作中看到的。凡是有关尧舜遗迹和传说分布的地方,不管省内省外,全都跑遍了。我根据大作中的记载,统计了一下,您跑过的省、市、县竟达22处之多,亲自访谈的人有名有姓的88人,无名无姓的不计其数。还参阅了128部历史典籍,我今年90岁了,崇尚实学的人也接触过多位,陈老师算是头一位。这充分体现了陈老师忠与实的赋性,我真佩服得五体投地了。

  说到这里我却想起了一些质疑。忘记年月日,大既是认识陈老师的头二年,因为我认为陈老师平易近人,谦和卑下,所以我敢掏心掏肺的畅所欲言。出于这种理性认识,我便毫无忌惮的冒昧直问。我说:“陈老师,我发现你好像是一位疑古派。”陈老师微笑着说:“你怎么看出的?”我忘记我怎么回答。我总记得不知在什么地方拾了一句没有出处的话,说什么“尧舜之传,汉儒所编,非其实也。”根据这个意思,我觉察到陈老师似有疑古观,这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我也想不起来了。

  怀疑只是一时的,在以后的日子里,这种怀疑早就不自觉的消失了。特别是您为“洪洞走亲习俗”的非遗申报,连续多年躬身考察,费尽心机,主笔为文,获得了国务院的批准。若非陈老师尽忠尽心,非遗申报的获批,恐怕是个大大的问题。基于陈老师的这种贡献,我对陈老师的疑古怀疑更是不以为然了。可是直到现在,陈老师的疑古观依然如故。把我“视为生命的历山的真实性论证,站在学者的立场,认为不能成立,不但不赞成舜耕历山在洪洞,也不赞成别的任何历山”。

  陈老师这种坚定不移的疑古观,我不妨举出其他多位专家学者的观点,作个对照:台湾国民党元老陈立夫,1999年百岁大寿时,他的属下给我来了一封信,告知这个消息。我当时除给他寄了三百元的贺礼以外,还给他寄了些舜耕历山在洪洞的相关资料,让他表个态。陈老给我回信说:我不是历史学家,更不是权威专家,关于舜耕历山在什么地方我不能下定论,但是我愿意对历史说句负责的话,舜耕历山在洪洞无可非议,所以我写了“古历山”三个字,连同我的近照一并寄去。

  陈立夫这三个字不是随便写的,因为他除了在国民党的政治地位以外,他还担任着世界至孝笃亲舜裔总会名誉理事长,如果他写这三个字,分居全球各地的两亿多舜裔,有不同意的人提出抗议怎么办,他既然敢写,就是他自信能够代表所有舜裔观点。据此而论,陈立夫这三个字,具有一定的权威价值和定论价值。再有台湾著名教育家陈大络,2002年他专程来历山考察,临别时他说:“我姓陈,我是舜的直系后裔,通过这次考察,我才真正了解到我陈氏根祖虞舜的老家确在洪洞无疑。”还有三晋文化协会会长刘合心在其《舜耕历山考辩》一文中写道:“笔者曾实地考察过几处历山,也翻阅了一些有关资料,窃以为各处的历山虽都有自己的证据,但还是洪洞历山较为靠谱。”还有山西大学国学院、文学院院长刘毓庆,在其为《舜耕历山在洪洞》所作的序言中写道:“有人问我舜是否真的耕播于此,我说,我愿意相信这是事实”。还有《尧文化》杂志主办人蔺长旺,在其《舜耕历山考辨》一文中写道:“虞舜这位历史兼神话中的人物,出生于洪洞,成长于洪洞。舜耕洪洞历山,开启了中华农耕的先河,舜初执政于平阳,而后大显身手于永济蒲坂一带,他是从洪洞临汾走出去的一代圣帝。”还有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当代著名作家李存葆,在其《祖槐》一文中写道:“洪洞一桩赓续四千多年的习俗,会让人们觉得舜耕历山在洪洞合情合理。”还有著名学者周文杰,在其《帝舜老家在何处》一文中写道:“虞舜出生并成长于洪洞,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特别是山西大学地理系教授、考古专家马志正,为了考证舜耕历山在洪洞,曾连续五年九上历山进行田野考察,亲自挖掘出大量的龙山文化晚期遗存,最后他写了多篇宏论和专著《尧舜与古历山研究初集》(北京:地质出版社,2011年),论证舜耕历山在洪洞无可辩驳,还有不少专家学者的共识不一而举了。

  陈老师,为什么同样的一个问题———我视为生命的历山真实性论述,也都是同样的专家学者,您的观点和其他学者的观点不能统一呢?我认为尧舜其人其事,从地方民间传说来看,不论是传统传说,规范传说,抑或改编传说,它们的文化内涵都是秉持着“真的有”的观念而传播,相互间并没有质的矛盾。从传说的生息来看,传说的生息就是历史真实的延袭,推动生息延袭的动力是一种心的力量,这力量就是人们不愿意忘记自己的祖宗。这和我们每个人都有父亲、母亲、祖父、祖母乃至三代祖宗一样,虽然他们都已离世,但人们总不会忘记,每年清明时节,都要备以时馐祭品到祖坟上虔诚祭祀,有些在异乡工作的人,还要远道返里完成自己虔诚的心愿。这就是人们不愿意忘记自己的祖宗,落个大逆不道的人。这种行为是人伦道德忠与孝的高度表现。据此推理,尧舜之传不只“按说有”而是“真的有”。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陈泳超]理智、情感与信仰的田野对流
下一条: ·[萧放]重新发现乡土
   相关链接
·[周永健]川南民间佛教觉皇宝坛丧葬道场田野调查·[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
·[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谭肖雄]地域、表征、破厄:后传承时代新南方民俗的“守旧立新 ”
·[孙艳艳]中原民间经歌:中原神话调查的“二次田野”·[马小壹]关于四川省宜宾市珙县僰人悬棺的田野调查报告
·[纪秋悦 李丰]空间视域下的洮州花儿:基于临潭县洮州花儿的田野调查·[郭正宜]网络作为"新田野":〈四海瑶亲歌来会〉为例
·[陈泳超]一则民间传说的生命旅程和文化基因·[张杨格]当代视觉文化影响下民俗学田野图像研究
·[彭田菲]仪式操演与身体建构:基于鄂西土家族“撒叶儿嗬” 丧葬仪式的田野调查·[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
·[梁玉婉]从“二元对立”到“走向田野”:张清水民间观的回顾与思考·[李莹]从“第三田野”视角看非遗保护工作中的存在问题
·[靳思怡]西方经典民族志中的田野经验·[黄景春]民间文学研究向田野要什么?
·[陈泳超]吕蒂的童话文体研究解析·民间叙事研究经典系列讲座 | 陈泳超教授讲授“仪式文艺的叙事策略”
·[陈泳超]论仪式文艺的功能导向·[黄涛]语境理论视野下民俗志书写范式的适度革新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