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时评杂谈

首页动态·资讯时评杂谈

[瞿林东]让后人懂得什么是历史
  作者:瞿林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03-16 | 点击数:14134
 

      《钟敬文全集》有很高的历史地位,不仅在中国学术界,在世界上也一定会产生重大影响。为什么这样说?这要从钟敬文先生创立的中国民俗学派与中国历史的关系去看。我们是中华民族,很多优秀传统我们要继承下来;同时,也还要有理性,要考虑哪些是合理的,哪些在今天看来是不合理的。这要甄别,需要情感与理性的统一。在这方面,钟先生的学说留给后人很多启示。

      钟敬文在多学科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这需要有多大的创造精神,有多深的理论修养,才能留下这样丰厚的精神财富?钟敬文先生的创造精神和理论建树,来自他对中国历史的深刻理解。他强调既要懂得中国,也要懂得外国,但首先要懂得中国,懂得中国历史。记得他非常严肃地讲:“如果对于中国的历史典籍还没有读,那就不是中国学者。”现在要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钟先生的这个思想是尤其要发扬的。在今天的世界环境中怎样治学?钟先生的这个观点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钟先生讲理论又能深入浅出,这是很了不起的。在《钟敬文全集》中,钟先生很清楚、很智慧地告诉我们,在中国历史典籍里面,哪些是事实,哪些地方融入了民俗资料。这不仅使我们能够发掘到中国各种史书里面所包含的民俗现象和民俗资料,而且能使历史学研究者更加全面地认识中国的史学遗产,尤其是那些史学巨著,要全面地去考量它、分析它,然后再去解释什么是中国历史。我想,钟先生有很高的理论修养,才能把这样复杂的中国传统历史遗产问题讲得十分明白,让人能够接受。他讲到对于民俗史和民俗志的继承,也是从这个角度讲的。

      中国历史的内涵极为丰富,但怎样进行学科建设,这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我读他的书,经常感到很震撼。比如说,对“学”和“史”的关系,他就讲得非常概括。他讲,“学”是逻辑,是理论;“史”是事实,是现象,两者有密切的关系。“史”和“志”的关系,不也是同样的道理吗?“史”是前人写的,“志”是现代人写的,这样讲就很好理解了。他是民俗学大家,对民俗学史和民俗史之间的关系作出了这样的界定,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还留下了很多著作。我从事中国史学史的研究,也遇到过什么是“史”、什么是“志”的问题,钟先生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们这个学科也很受启发。

      作为一个史学工作者,我对钟先生对中国历史的理解,深感敬佩。他说,历史是什么?历史不仅仅是知识,还是一种教养,一种义务,一种道德。我认为,这是对于历史的最精辟的理解和阐述。这里面包含着理性的因素,也有情感的因素,这是钟先生作为一个学者、一个教育家、一个思想家,在其重大理论成就和长期社会实践中,所提炼出来的思想精品,这种精辟的历史观渗透在《钟敬文全集》中。我希望钟先生这样的经典语言能够在社会上广为流传,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懂得什么是历史。

(作者:瞿林东,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资深教授)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2019年03月16日 09版:光明阅读
【本文责编:孟令法】

上一条: ·[申赋渔]诸神的谱系
下一条: ·[程正民]将中华优秀文化视为命根子
   相关链接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钟进文]向一生追求进步的人民的学者致敬 ——我和钟敬文先生的几个小故事
·[王尧]钟敬文传说研究思想论略·[朝戈金]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
·[张士闪]钟敬文艺术民俗学思想探析·[张宝元]汪玢玲三台东北大学的思想经历与其民间文学教材编纂的学术史意义
·[萧放]钟敬文人民文化观及其学术实践·[刘铁梁]钟敬文民俗学思想的文明视野
·[彭牧 沈燕]方法论的本土与世界:以钟敬文与松村武雄的学术交流为核心·[杨利慧]钟敬文“民俗学是现代学”思想与中国民俗学“朝向当下”的转向
·[祝鹏程]钟敬文与“人民口头创作”:因缘、调适与影响·[康丽]民俗学家的想象力与民俗学学科的生命力
·[万建中]钟敬文与民间文艺学学科理论体系建设·[段友文]向大师问学 ——钟敬文先生指导我研究民间文学与民俗学
·第38期敬文沙龙在京成功举办·钟敬文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会暨钟敬文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
·海丰召开钟敬文先生民俗文化贡献专题座谈会·钟敬文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会暨钟敬文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即将召开
·第35期敬文沙龙“钟敬文先生的故事”成功举办·[王璟 李宗刚]20世纪二三十年代民间文学类课程设置探析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