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员之声

首页动态·资讯会员之声

[萧放]既是经师 又是人师
  作者:萧放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03-16 | 点击数:27690
 

      新年伊始,北京师范大学董晓萍教授主持、数十位专家学者参与编辑整理的皇皇巨著——《钟敬文全集》问世了。这是中国民俗学泰斗钟敬文先生学艺财富的汇集。对于中国民俗学乃至世界民俗学来说,都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1月19日上午,《钟敬文全集》出版与钟敬文学术文化思想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参会的专家学者与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领导充满感情的回忆与发言,触动了我的思绪。在钟先生离开我们的17个年头中,我们作为弟子无不时刻感受到先生的存在,先生的学术精神与人格光辉是促进我们前行的动力。

      钟敬文先生是一位学术态度谨严的学者,他曾经说过,自己几百篇文章中能够称得上真正有学术贡献的论文也就几篇,显然这是自谦,但他严于律己确是事实。在钟先生最得意的代表著作中,我觉得其中有他20世纪60年代初写作的晚清民间文艺学研究的系列文章,这是他有关历史民俗学研究的重要实践。钟先生治学有很强的历史意识,这也是他常强调的文化史的眼光。不仅现存的民俗事象是文化历史的产物,就是文化人的民俗记录与民俗阐述,同样受到历史时代的惠泽与局限。钟先生的史学意识,让他的民俗研究与民间文学研究建立在深厚的时代意蕴之上。比如老鼠嫁女的故事研究,就不仅是一般的故事形态结构叙事分析,而且是看到历史社会人与动物的关系演化的阶段表现。在女娲神话研究中,他根据文献与田野民族志的资料,得出了女娲神话是陶器时代女性作为生产者的社会历史记忆判断,其学术洞见十分精彩。

      钟敬文先生的史学意识固然是他服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必然体现,同时也得益于他与域外学者的交流与请益。记得钟先生回忆说,20世纪30年代他去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留学时,第一次见到他的导师——著名人类学家西村真次时,西村先生问他研究何种学问,钟敬文先生回答说自己研究民俗学,西村先生笑着说:“论学问,史学是最渊深的!”这句话对钟先生触动很大,他印象深刻,常常说起。他在写作《口头文艺在民俗学研究中的位置》手稿中,还专门提及。

      钟先生是一位有很强实证研究风格的学者,他的研究建立在田野资料与文献资料基础之上。他非常重视资料的搜集与查证,90岁时,他还去图书馆阅读查核图书资料。他晚年视力欠佳,但手不释卷。20世纪90年代末与21世纪初,我在读博士学位与博士后研究工作期间,有一项常规工作是,每天下午四点给他取送邮件书报。每次去他那里,我都见先生坐在他那堆满资料和书籍的狭小书桌前,手拿放大镜在看各地给他寄来的民俗志资料,他不仅看,还夹纸条,画红杠杠,对于研究资料他有特别的兴趣。他还非常强调对他人研究成果的重视,常常给我们这些博士生提供他所见的资料信息与他人研究成果。北京大学陈岗龙教授回忆,他当年跟随钟先生读博士时,博士论文题目是东蒙史诗研究,先生送给他一本最近出版的法国学者石泰安的学术专著《格萨尔史诗和说唱艺人的研究》,并说有人对这本书有这样那样的意见,“不论反对还是赞同,首先要认真阅读人家写的著作,进行分析以后才可以作出评论。石泰安的著作在研究方法上是多样的,他的视野是很开阔的,值得学习的东西很多。我们不能连书都不看就否定了人家,这样做是不科学的。”还吩咐陈岗龙联系西藏人民出版社邮购八本,分送给博士研究生与访问学者。陈岗龙说,他听了先生的话,将该书反复读了十多遍,从中获得了丰富的学养。

      先生不仅是经师,更是人师。他崇拜的精神偶像是“人类良心”的罗曼·罗兰,他的名言是“为人类而工作”。因此,他有博大的胸怀与不竭的学术动力。钟先生一生经历坎坷,在学术起步阶段,就因编辑民俗学丛书蒙受打击;在学术壮年,又经历颠沛流离;在学术盛年,更是饱受心灵折磨。然而,他从不抱怨。改革开放时代到来时,他已经70多岁。为了中国民间文艺学与中国民俗学的复兴重建,他奔走大江南北。他人生的最后20年,是最辉煌的20年,他以其人格学识,带动了中国民间文学与中国民俗学两大学科的复兴,为高等学校与研究机构培育了一批骨干人才。现今活跃在教学科研一线,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民俗文化建设的专家学者,大多出自先生门下,先生为人类工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情怀仍然影响着中国民俗学人。

      钟先生爱人,对身边的教师、学生显示出特有的慈爱。每到春节,他就让学生带他到花卉市场购买水仙花,亲自雕刻后送给教研室的老师。每到春天,他则自己出钱租车带学生去公园赏花,他喜欢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跟学生交流学问和人生。

      钟先生爱书,喜欢去书店买书。遇上古旧书,他就亲自修补,包上封皮。他除了自己读书,还喜欢给别人送书。钟先生送给民俗学前辈陈子艾、中国社会科学院安德明研究员等人的结婚礼物,就是他的书。钟先生常说,自己买的书未必读,但老师送的书大约是要读的,他常以此来促动我们多读书。

(作者:萧放,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教授)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2019年03月16日 09版:光明阅读
【本文责编:孟令法】

上一条: ·刘铁梁:丧葬习俗的核心价值在于联结了历史和亲情
下一条: ·[刘魁立]民俗学的一座丰碑
   相关链接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钟进文]向一生追求进步的人民的学者致敬 ——我和钟敬文先生的几个小故事
·[王尧]钟敬文传说研究思想论略·[朝戈金]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
·[张士闪]钟敬文艺术民俗学思想探析·[张宝元]汪玢玲三台东北大学的思想经历与其民间文学教材编纂的学术史意义
·[萧放]钟敬文人民文化观及其学术实践·[刘铁梁]钟敬文民俗学思想的文明视野
·[彭牧 沈燕]方法论的本土与世界:以钟敬文与松村武雄的学术交流为核心·[杨利慧]钟敬文“民俗学是现代学”思想与中国民俗学“朝向当下”的转向
·[祝鹏程]钟敬文与“人民口头创作”:因缘、调适与影响·[康丽]民俗学家的想象力与民俗学学科的生命力
·[万建中]钟敬文与民间文艺学学科理论体系建设·[段友文]向大师问学 ——钟敬文先生指导我研究民间文学与民俗学
·第38期敬文沙龙在京成功举办·钟敬文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会暨钟敬文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
·海丰召开钟敬文先生民俗文化贡献专题座谈会·钟敬文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会暨钟敬文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即将召开
·第35期敬文沙龙“钟敬文先生的故事”成功举办·[王璟 李宗刚]20世纪二三十年代民间文学类课程设置探析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