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酒礼歌传承保护的策略与措施
酒礼歌作为一种民间文学样式,既是口承民俗,也属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目前酒礼歌濒临失传,能够完整领唱的人越来越少。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酒礼歌一旦真正失传了,本土民间风味十足的大众文学也就此消失。因此,有关部门和广大文艺工作者应进一步提高认识,采取恰当而有力的策略和措施,加以传承和保护。
彝族,是我国第六大少数民族。在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容易失传的往往是口承类文化即民间文学。因为口承文化是口授心传的东西,本身就不是很稳定的,又由于那些会诵经词、会唱民歌的老艺人相继离去,而新的年轻艺人又承接不上,传承过程中就会出现断层。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研究室一位美术研究学家曾说:“我们民族文化的大河从源头奔流到今天,一直没有断裂,没有干涸,没有成为支离破碎的支流和沼泽之地,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中国文化是活生生的、具体的、没有脱离开本原发展的文化。”(《中国文化报》2002年2月21日)。彝族各种经词,各种酒礼歌就是一种本原文化,只有紧紧握住本原的东西,我们的文化才能一代接着一代地传承下来,持续不绝地发展开去。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酒礼歌,我们应在策略上充分认识到酒礼歌的功能与价值,认识到它是当地彝族文化生活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彝族父老们联络感情、传扬优良道德品质和增强人与人之间亲和力的方式和手段。在具体措施和操作方面,我们认为,一是要保证有流传的空间与场合;二是要培养造就传承人,保证能时时刻刻有人领唱,一代接着一代,毫不间断;三是要有专项的记录、翻译和注释,形成文字成果,使之流芳百世;四是适当提升酒礼歌音乐曲调的艺术含量。
非物质文化不同于书面精英文化。精英文化之所以称得上“精英”,是因为它是书面的、定型了的东西,受众只要有一样作品在手上,无论在哪里、在哪个时段,都可以阅读欣赏。就是那些戏剧作品,虽然演出也需要有一定的场地和一定的时段,但无论如何,没有限定得那么古板严格,可以在这个时段展演,也可以在那个时段展示。因为它是有脚本作为依据的。而酒礼歌则没有任何文字记录,只是寄存在吟唱者的记忆中,而这些人们头脑中记忆的东西,如果没有一定的空间与场合,它们会自然消失。除了专门学唱的人平时哼一哼、唱一唱其中的一些片段外,大多数人不会系统地去学习和保存这些经词。更因为时代变迁,几乎没有多少人再用心地去学习这些民间的东西了。
酒礼歌的空间和场合很简单,只要有酒宴就可以开唱,但必须是七老集体带头开唱。这“七老”是按照寨上宗教观念,举行一定的仪式而形成的。因此,要传承酒礼歌,首先就要传承这一“七老”制度,包括“七老”产生的条件,“七老”即位仪式和“七老”的法具、服饰等。他们的法具、服饰没有祭师腊摩、萨喃那么复杂,但有属于他们的独特的成套物件。其次是看主家能耐。少数酒礼歌在跳弓场公共场合祭祖仪式上,多数则在家庭酒宴上吟唱。跳弓场上的活动,自然由村里的“帮郎”队伍(风俗仪式活动事务组织)来安排主持,家庭酒宴则是由家主及其宗亲张罗操办,仪式视主家经济实力和人缘关系而定。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正常的家庭,也少不了正常仪式,即都要挨家挨户地请七老夫妇来上座。一旦七老中有四位以上(占多数)到位,他们就自行履行自己的义务,唱起相应的酒礼歌。
关于酒礼歌的传承保护措施,目前最重要的是采录、翻译和注释。如前所述,记的酒礼歌、能唱酒礼歌的人越来越少,要培养酒礼歌的歌手,力度非常有限,除了解决“谁来教”的问题外,还有考虑“谁来学”的问题。因为酒礼歌的曲调比较平淡,激情比较一般,但在当今快节奏生活和经济浪潮的冲击之下,极少有人愿意坐下来学唱,大多人只是在一旁聆听而已。所以,只有将其用比较准确的意译处理成文字,才有可能成为永久的财富。
采录,即录音,保持原唱腔和曲调,是第一步工作。但光有这点,后世人听不懂,不知道唱的是什么内容,自然没有多大的保存意义,因而需要汉字记音和国际音标标音,接着进行直译和意译,再加上相应的注释和说明,形成一个科学版本。这个科学版本,让有一定文化素养的受众,都能理解它的内容,明确它的宗旨。一些熟识国际音标的人,不会说彝话,也能拼读出它的读音。只要酒礼歌科学版本问世,永久传承和保护这宗非物质文化遗产才不会是一句空话!
(本文刊载于《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注释从略,详见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