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艺是我们祖先数千年以来创造的极其丰富和宝贵的文化财富,是民间信众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审美体现,是民间智慧和经验的结晶。为抢救与保护广泛流布散落和点缀在整个中国大地上的这些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对中国各地区、各民族现存的民间口头文学遗产资源进行全方位的调查和普查,成为海内外热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识之士的共同呼声。
历程 从新时期到新时代
一、新时期新征程
20世纪80年代,全国开展了大规模的民间文学普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后不久,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前身(以下简称“中国民协”)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以下简称“中国民研会”)迅即于1978年秋恢复工作,各地的民间文艺机构,亦相继恢复,并以极大热情展开民间文学抢救。各地先后组织了调查小组,对各族民间文学进行调查、采录。
中国民研会在全国普查、采录的基础上编纂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倡议,得到了文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支持。1984年5月28日,文化部、国家民委和中国民研会联合签发《关于编辑出版〈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的通知》,这项宏伟的文化工程从此正式上马。
从1981年至2009年,“三套集成”从酝酿、立项到全面实施,经历了近30年。在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总编委会和各省卷编委会始终坚持贯彻科学性、全面性、代表性“三性”原则,强调忠实记录、慎重整理,科学选编、力求完备,从采录、遴选到编纂、审稿各个环节,无不重视“三性”要求,力求使“三套集成”拥有高标准、高质量。
“三套集成”在立项和实施过程中,各地文联、民协和其他文化机构积极响应、踊跃参与,建立了专业的工作机构,组织培训了专门的普查队伍,动员了数以十万计的文化工作者,广泛深入第一线,收集、整理原始资料。全国总共搜集到故事184万篇、歌谣302万首、谚语478万余条,总计超过40亿字。据此编选出县级资料本3000余种,当时全国的30个省、市、自治区(未包括重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港澳台)完成编纂出版“三套集成”,成书共90个卷本,总计1亿多字,堪称里程碑式的成果。
二、新阶段新探索
21世纪以来,针对口头文学遗产突出的生活文化属性,中国民协加大了对该遗产及其传承人的活态保护力度,为增强社会各界有关民间文学的表演性、活态性特征的认识并推进其有效传承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2002年起,中国民协发出倡议并启动实施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下称“抢救工程”)。“抢救工程”计划用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对我国各民族文化遗产进行再一次全面普查和抢救。“抢救工程”是对既往工作的深化和延续,其抢救对象广及民俗、民间文学、民间艺术等。
目前,“三套集成”累积形成的县域资料本,正在进行数字化存录。这些转换而来的电子文本和数据化产品,将以“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以下简称“数据库”)的形式,强化、细化保护与保存。该“数据库”将打造成我国规模最大、种类最全、资料最丰的“民间口头文学数字图书馆”,人们大可使用浏览器在线阅读和资料检索,方便广大学人和民间文艺工作者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珍贵的口头文本记录资料,极大利于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
“抢救工程”实施重点项目图书出版成果——《中国木版年画集成》22卷本、《中国民间泥彩塑集成》10卷本等先后获得国内外重要奖项。此外,还有节日文化、民间工艺、古村落、服饰文化的调研、研讨、展览展示活动及相关成果,亦博得社会各界好评。
各省积极发掘本省历史文化资源,组织调查和编写出版系列民间文化调查与研究成果丛书,成功地宣传了各地区各民族民间文化特质,纷纷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田野调查资料档案库,包括纸质档案、电子档案、照片档案、音像档案和实物档案。如《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江苏南通市分卷(县卷本)》《中国民俗志·湖北宜昌市分卷(县卷本)》,更多地关怀地方民众的社会生活,关注一方民众的文化逻辑,突出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以及民俗文化的意义和价值。特别是边疆地区,围绕民族民间文化展开的一系列活动,既展示了边疆民族民间文化的创作成果,同时也反映了老百姓的生活变化,又有力地捍卫了民族尊严,有效地维护了边疆地区的文化安全。
传统节日具有深厚历史渊源,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资源和宝贵文化遗产。自2008年起,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被列为我国法定节假日,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单位倡导的“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旋即在全国各地蓬勃展开。中国民协充分发挥民间文艺传承民俗、广接地气的优势,紧紧抓住“人民的节日人民办,人民的节日人民过”的特点,联手地方党委政府及文化宣传部门,在传统节日的生发地、流传地以及调研采风地、传统文化实践基地,在节日特色鲜明、群众参与广泛的地区,在边疆或内陆偏远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开展地域特色浓郁、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具有时代风貌的节庆文化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对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以及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在民俗传承和文化内涵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挖掘和弘扬,也使得诸多沉寂已久、濒临消亡的地域性节庆礼仪和二十四节气习俗等重新回归民众生活与视野,让各民族群众充分享受传统节日带来的人伦亲情与节日欢愉。
三、新时代新任务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作为其中的一个重点项目,计划通过逐步完善“数据库”工作,在全面搜集整理史诗、长诗、小戏、说唱、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谚语、谜语、俗语等类别的民间文学精致文本及汇通民间文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上,精选出版中国民间文学的原创文献,为中华民族文化保留弥足珍贵的鲜活文化记忆。其中,“数据库”对60年来采集的民间文学资料进行了数字化存录和电子文本产品编码。目前,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已形成了11000余册、约18亿字的资料,包含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其中50%经过了数字化转化,为“大系出版工程”做了雄厚的资料积累。
与此同时,“大系出版工程”已基本完成全国范围发动与布局,系列实施项目成果正在紧锣密鼓地收割和汇集。“大系出版工程”的社会宣传活动,如“中国故事节(会)”系列,首届中国民间文学学术研讨会,以“保护口头文学、传承史诗文明”为主题的《格萨尔》艺人说唱及学术研讨,中国“秃尾巴老李”传说学术研讨会,全国胡仁乌力格尔大会暨乌力格尔演唱与蒙古族民间文学蒙译汉翻译培训,“中国首届情歌会”暨中国颛顼文化学术研讨会,中国壮语歌谣会暨中国壮语言民间文学与壮语歌谣编纂工作座谈会等取得良好效果和社会共鸣,江南民间小戏交流大会暨《“大系出版工程”·民间小戏》编纂工作学术研讨会也将不日举办。
“大系出版工程”繁重浩大,并且普及率高,涵盖性强。“大系”文库将辐射和囊括中华大地上所有地区和民族的优秀民间文学作品,遵从科学标准和编选原则,以期把所有具有文化价值、文学价值的作品遴选出来,使之成为传之后世的遗产性的文学作品。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报》 2018年12月19日 【本文责编:何厚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