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理论与方法

首页民俗学专题理论与方法

[张静]西方故事学转型与民族志故事学的兴起
——以琳达·德格的“以讲述者为核心的叙事表演研究”为中心
  作者:张静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12-02 | 点击数:6715
 

三、学术影响

  德格的研究继承了欧洲故事学研究细致的文本分析的传统,关注类型和母题,进而进行比较研究。从方法论意义来说,德格的故事学研究确立了研究的步骤和要点,第一步是对个体讲述者表演的研究,研究故事异文的产生,也就是一个讲述者即兴的、独一无二的表演,是在文化传统的支撑下及现场观众的控制下实现的。第二步确定一个社区的故事集合,这些故事集和是由个体的讲述者在互动和代际传承过程中实际讲述的故事组成的,考察在这种互动过程中故事的分布和变异。第三步通过对某一故事的流布的比较研究进而探讨该故事的起源和变异问题:创新、稳定、生态型化及其他。

  德格的故事学研究对田野和文本同样重视,吸收并发扬了来自俄罗斯的民族志故事研究的传统,以讲述者为中心的,突出了个体的创造性。同时,继承并发展了欧洲故事学研究的精髓,主要是德语系国家的故事比较研究和北欧国家的历史—地理研究方法,此外,吸收借鉴了人类学扎实细致的田野调查方法,北美的表演理论,形成并完善了自己的故事学研究方法,对西方的故事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欧洲故事学研究注重文本研究,即使引入了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其文本研究的优势并未放弃,大体上兼容文学和社会学—人类学两大潮流,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丹麦故事学家本特·霍尔博克(Bengt Holbek)的研究方法明显继承了故事类型和结构的研究方法,同时将杰出故事讲述者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讲述者对同一故事的讲述。虽然作者本人没有做田野调查,但是选择以民族志方法搜集的原始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丹麦等北欧国家拥有非常丰富的民间故事档案,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民族志式的调查,完全可以满足类似的研究。学者们不需要进行长时间的调查,大大减轻了压力,提高了研究效率。

  德格的故事学研究在北美产生了深远影响,丹本—阿莫斯评价其研究为20世纪60至70年代北美民俗学转型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对故事讲述者的持续关注,对民间叙事“多渠道传递(multiconduit transmission)”的研究(讲述者对讲述的体裁和渠道以及接收对象是有选择的)。同样关注故事讲述、语境和讲述者,德格的以讲述者为中心的故事学研究与北美的以表演为中心的研究存在明显的差异。德格认为要注重本学科的传统,表演理论的弱势在于不是源于以往的民俗学传统,缺乏进行学术对话的能力;此外,表演理论精细地记录和分析表演,但是缺乏对讲述者的个性、教育背景、经历等长期深入的调查和了解,难以做出深入的分析和阐释。

  民族志故事学的兴起和发展逐渐确立了民间故事是技艺(craftsmanship)的观点,该观点认为民间故事是一种经过个体创造的传统艺术形式,这一观点实际上整合了原有对故事各种认识。这种观点最早来自于19世纪60年代采用民族志方法(the ethnographic approach)的俄国民俗学家,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到了20世纪初,俄国的民俗学家们已经普遍在故事出版中包括了讲述者的个人传记资料。这种方法后来被苏格兰、德国和斯堪的纳维亚的民俗学家们所采用。这种观点的另外一个来源是罗曼·雅各布森的话语交流研究,口头艺术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其表演和接受是同步的而不是分离的,是一个交流的过程。此外,随着以田野调查为主的口头艺术研究实践并推动了这一观念的发展,除了本文介绍的琳达·德格的“以讲述者为核心的叙事表演研究”,还有美国的口头传统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是帕里—洛德的口头程式理论和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语言民族志(ethnography of speaking)。

  当代西方故事学的转型是在民俗学转型的背景下实现的,在原有学科传统的基础上融入其他学科,主要有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甚至还有生物学和地理学。总体方向是面对真实语境中的故事讲述,以故事讲述者作为研究的中心。民族志故事学的兴起和发展正是顺应了这一潮流,通过细致微观的研究展示了故事怎么变,为什么变,什么因素在起作用,最终目的是探析这一体裁的根本属性和特征,以及人们为什么创造、传承和分享故事。

  (本文刊载于《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注释及参考文献详见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张举文]文化自愈机制及其中国实践
下一条: ·[姜学龙]西北民歌“花儿”英译的模式、策略与方法
   相关链接
·[漆凌云]从融通到创新:中国故事学的本土化之路·[朱家钰]从角色到人物:故事学的层级术语体系
·[施爱东]《寻梦环游记》的角色配置与游戏规则·[朱家钰]《玩具总动员》系列电影的稳定性与变异性
·[朱家钰]幻想故事的主人公类型·[王尧]民间寓言的完型要素
·[梁奇]匡卫与敷演:虞舜逃生的故事学阐释·[王尧]民间叙事的层级与名—动词性二维系统
·[刘守华]比较故事学的中日之旅·[朱家钰]《玩具总动员》系列电影的稳定性与变异性
·[田小旭]耳治与目治:民间故事研究范式的建立与发展·[万建中]构建以“讲述”为中心的故事学范式
·[隋丽]符号的隐喻与复调的“土地”·[康丽]从“故事流”到“类型丛”:中国故事学研究的术语生产与视角转向
·漆凌云:《中国民间故事研究史论 1949- 2018》·[施爱东]故事概念的转变与中国故事学的建立
·贾放:《普罗普的故事诗学》·[漆凌云]中国民间故事研究七十年述评
·[黄永林]追踪民间故事 建构故事学体系·[黄永林]刘守华:把中国民间故事“点石成金”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