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黄景春]黄道婆传说的当代建构及社会记忆转型
  作者:黄景春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11-22 | 点击数:8404
 

摘要:20世纪50年代在新中国的意识形态和政治话语作用下,黄道婆被建构出纺织女工、纺织技术革新家、童养媳、反抗者、民族文化交流使者等多重形象。这些形象建构主要以编创新传说的方式进行的,建构新传说首先是现实社会的需要,随后成为社会记忆转型的依托,而新的社会记忆维护着现存的权力话语体系。20世纪80年代以后,海南又编创了一批黄道婆传说,并通过建构传说进行文化资源生产,其中,三亚则试图把黄道婆塑造成“黎族纺织女”,但众说纷纭,难以形成合力,因而在黄道婆记忆重构方面收效不大。国家层面上的社会记忆,对海南重塑黄道婆记忆的努力起到了抑制作用。但是,海南打造的黄道婆记忆是国家共同体内多重社会记忆的组成部分,因而仍有其存在价值。

关键词:黄道婆;传说;建构;社会记忆;转型;

作者简介:黄景春,博士,上海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教授。邮编200444;

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中国当代文学的民族记忆研究”(12AZD089)阶段性成果;


  作为一位民间人士,正史文献对黄道婆未做任何记载。她的生平事迹最早见于元末陶宗仪《辍耕录》和王逢《梧溪集》,从中可知,她是松江乌泥泾人,年轻时沦落崖州(海南岛),老年归来,将纺棉技艺传给家乡妇女。她去世后,当地人将她视作恩人,并立祠祭祀。近代黄道婆被当作乡贤,对她的记忆方式也由祭祀转变为纪念。20世纪50年代,在新的话语环境下黄道婆形象再次被重构,以服务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在史料缺乏的情况下,这种形象重构是以新编传说的方式展开的。

  然而,过去多数研究者并不了解这一点,在研究黄道婆生平事迹时总是把晚近出现的传说当作史料运用。近几年,沈关宝、杨丽的论文《社会记忆及其建构——关于黄道婆的集体记忆研究》和谭晓静的著作《文化失忆与记忆重构——黄道婆文化解读》开始讨论相关问题,但由于资料掌握不够,理论剖析仍有未尽之处。本文分析当代黄道婆形象的转型过程,着力揭示新编创传说对于打造新的社会记忆的贡献,发现社会记忆转型背后多种社会力量所起的作用。

一、黄道婆传说的当代建构

  在变革年代,话语更新是必然之事,新话语带来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新言说方式。1949年以后的新中国带来了焕然一新的意识形态和政治主张,政府在提倡科学、民主的同时,反对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强调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在民族政策上,新中国主张各民族平等和团结,反对地方民族主义和大汉族主义。这些新政策、新思想构成的新语境,是催生黄道婆新故事、新形象的动力源泉。

  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要对每个社会成员做阶级区分。当然,对黄道婆这样的文献记载贫乏的历史人物一般也没必要做阶级成分鉴别,但是,如果想利用她达到某种教育目的,那就另当别论了。有限的文献记载留下巨大的阐释空间,于是,建构黄道婆新形象以服务于现实社会成为一种可能。在当时的语境下,黄道婆从种棉、纺棉的农妇转而被解读为纺织女工,再进一步被阐释为传播先进纺织技术的革新家。1954年上海《新闻日报》刊出的一篇文章写到:“一位纺织女工黄道婆,她自海南岛学得了纺织技术,带回了上海乌泥泾——她的家乡,并把纺纱、织布及制造工具等全套技术教给了她的乡亲们。”把黄道婆解读成纺织女工,赋予她工人的身份,此文首开先例。在拥有几十万纺织女工的上海,这一解读具有重要意义。在那个年代,“在所谓的‘工人的身份’中,却多少包含了一种高度的政治认同”。把黄道婆说成纺织女工和技术革新家,以此证明中国工人阶级具有追求革新和进步的光荣传统,为工人阶级领导一切的合理性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那么,黄道婆在海南岛向谁学习纺织技艺呢?1954年中央民族学院教师冯家昇发表文章,首提黄道婆向黎人学纺织,说她“从当地黎人学会运用制棉工具的技能,织崖州被的方法”。对于这个观点,冯氏没有给出任何证据,也没有说明观点来源。从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强调少数民族对中国种棉、制棉的伟大贡献来看,汉族妇女黄道婆向黎人学艺是他的一个符合民族团结政策的推论。当时的文章大多并不是学术论文,观点正确比论据确凿更重要。向黎人学艺的观点是正确的,论据上的瑕疵被原谅了。有意思的是,弥补论据缺失的方式,是其后“新发现的”民间传说。新创的学术观点被随后发现的民间传说“印证”了,然后在被学术界、艺术界、教育界反复引用中变成一种公共知识。黄道婆向黎人学艺的观点在随后的二三十年里一直被沿用,一些学术著作也作此说。譬如,20世纪80年代末出版的《上海史》写到:“黄道婆本上海县人,早年流落崖州(海南岛),从黎族人民学得一套较为先进的纺织技术,元贞年间遇海舶归来,回到乌泥泾居住,她携回一部纺织机。”其实,黄道婆携织布机返乡是1958年才出现的故事情节。况且黎人用的“腰腿并用席地式原始踞织机”,与上海“黄式脚踏提综高架斜织机”,完全不是一回事。在一些学者头脑中海南岛就是黎人居住的地方,殊不知从西汉到南宋,汉人陆续迁入,早已成为海南岛的主体民族。黄道婆在海南其实应该是向当地汉人学艺。然而,教育工作者把富有教育意义的黄道婆传说编入课本,中学《中国历史》依据新传说介绍黄道婆向黎人学艺的过程,《语文》也有类似的内容。上海市小学生《品德与社会》也说黄道婆“跟黎族人学会一套植棉、纺棉的高超技术”。多年来很多人都在重复黄道婆向黎人学艺的说法。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孙亮】

上一条: ·[林继富 彭书跃]民间故事讲述人与苗族“花场”的建构
下一条: ·[冯秀英]云南少数民族民间两兄弟型故事研究
   相关链接
·[黄景春]战国时期墨、儒二家对鲁般神话的改造·[朱林]民间传说的本土化与区域互动
·[邓清源]元基因与地域性·[庄钧然]从信仰空间看瓦猫信仰的动态建构
·[祝鹏程]传统的圈层化建构与符号化挪用:对当代北京小剧场相声的考察及反思·[周巍]民间故事母题的融合与迁移
·[赵欣璇]以“写”代“说”:陆稼书传说的生成机制·[张隽波]民间抗战历书的视觉形象表达与政治话语建构
·[于敏]秩序建构与性别凝视:哈尼族“遮天大树”神话探赜·[于波]景观化与非遗化:伏羲传说的当代呈现
·[尹立娜]节日民俗的价值建构主体及方式·[杨云昊]白族乡戏吹吹腔的民间传说与神灵叙事
·[杨馨颖]经济民俗学视域下江苏董永传说丝织文化历史演化研究·[徐洪绕]徐福传说的可能及价值
·[谢思岚]宋代都市笔记的民间立场及其对民俗时空的建构·[肖志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孟姜女传说的价值研究
·[吴玟瑾]乾隆下江南口头传说中的唬弄特质·[吴南]从“非遗”周公庙会实践探讨道德在民俗学知识建构中的意义
·[吴珂]微观视角下的“日本遗产”制度批判:物语建构、乡土逻辑与双方向利用·[温小兴 陈珊]文化抗争、宗族建构与红色文化传承:瑞金谢氏护祠事件的个案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