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18年两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18年两会专区

[王晓葵]现代日本社会的“祭礼”
——以都市民俗学为视角
  作者:王晓葵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11-17 | 点击数:2168
 

•中国民俗学会2018年年会论文•   

 
现代日本社会的“祭礼”
——以都市民俗学为视角
王晓葵
(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摘 要:祭与祭礼,是日本社会非常重要的文化现象,也是民俗学一直关注的对象。传统的祭和祭礼,在城市化进程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产生了很多新的现象和特征,使传统的民俗学的解释框架面临失效的危机。研究祭和祭礼,不但是了解日本社会的一个很好的视角,也蕴含着都市民俗学发展的重要的可能性。
关键词:祭;祭礼;都市民俗;传承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王霄冰]文艺民俗学的学术范畴
下一条: ·[王晓涛 朱吏]中国农民画标准化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相关链接
·[刁统菊]冬至节俗的传承动力探析·[杨吉然]滇西地区的村庙祭祀
·[徐永安]概念与历史:武当山朝山进香(武当山庙会)习俗特征探讨·[尚咿彤]“民间自有序”:民间老物件的都市创造力
·[商梦圆]陕西白水仓颉传说与仓颉信仰的日常表现形式·[刘天佐]从“四时历”到“四时主”再到“天老爷”:“四时主”信仰与祭祀传统的演变
·[李鑫睿]“吸猫”:都市趣缘群体的民俗交流实践·[江晨怡]以“保”为家:明清以来台州松门卫城的信仰空间研究
·视频 ‖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魁立先生访谈·癸卯年茅台镇重阳祭水大典举行
·[余张妍]都市民俗学视野下对“故乡”的再检省·[杨雨彤 胡燕]茶文化聚落中的都市民俗探析
·[徐永安 杜高琴]十堰市东岳古台民间祭祀盛衰记(调查报告)·[徐进]琅琊祭海节的原真性问题探讨
·[席晓燕]宗族祭祖仪式的文化重建·[王静斯]北京地区中秋习俗考略
·[宋亦箫 宋博文]牙璋源于雷神祭器说·[邵凤丽]礼为俗用:功能导向下“礼仪文体”的流变
·[刘晨]帝王亲祀后土考辨·[李易坪]民俗观念与仪式表达:山东微山W村龙文化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