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俗学会2018年年会论文•
论民俗因子在解读《尚书》中的显影功能
吕书宝 陶丽丽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
摘 要:在传世典籍《尚书》中,蕴含有大量民俗因子。利用这些民俗因子显影当时社会现象,可以纠正历代对该典籍的误读,借以追溯传世华夏民俗的源远流长。比如在解读《尚书》文本时,通过迁都记载中卜居密码的显影,可以知道堪舆术在经济地理公众心理方面的科学含量,而不会将之与风水先生混饭吃的手段混为一谈;通过其中记载乃至衍射到其他文学作品中的山神崇拜、树木崇拜的信仰民俗显影,可知我们祖先的“泛物崇拜”并非Kabir(加皮尔,印度)、Spinoza(斯宾诺莎,荷兰)所谓的“泛神论”,而是“百姓日用”的大易智慧,是百分之百的华夏传统文化。因此,在从娃娃抓起中小学国学教育体系构建快速形成的今天,对于播化范围甚广普及率极高的民俗因子涵澹熔融成果比如《盘庚》迁都、《甘棠》情结之类误读的“民俗盲”现象,到了“零容忍”的清算之秋了。
关键词:民俗因子;《尚书》;解读;显影功能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