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18年两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18年两会专区

[东主才让]藏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几点思考
  作者:东主才让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11-17 | 点击数:2433
 

•中国民俗学会2018年年会论文•   

 
藏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几点思考
东主才让
(海西广播电台少语编译室)
摘 要:藏区是中国最古老、最典型、最强大的游牧文化区域,也是世界上最密集、最独特的宗教文化交汇地之一,同时作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之一,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的特色鲜明、样式众多的名族文化遗产,藏区民族文化遗产是以藏族文化为主体,多民族、多文化互相交融并存的原生态文化,也是藏区各民族所创造、共享、传承的文化遗产,近年来,我国相继公布了一大批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有不少藏区文化遗产入围。因此其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藏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丁思瑶]民间叙事的跨文类表达
下一条: ·[杜汉华 余海鹏]“金花女神”考
   相关链接
·[戴羽晗]乡村振兴下民族文化遗产资源再生产研究·[张岩松]非遗保护背景下红原藏区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传承与发展
·习近平: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范长风]安多藏区曼巴扎仓的医学民族志
·[岗措]藏族传统节日的地域性特点·甘南藏区提速“非遗”保护工作
·[夏吾交巴 罡拉卓玛]民俗学视阈下的藏区灶神信仰·[王正惠 李辉]国内外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抢救及重建方式的比较研究
·黄河上游的文昌信仰·[钟进文]西部大开发与小民族文化遗产的弘扬保护
·云南:如何留住逐渐消亡的民族文化遗产?·[贾伟 李臣玲]安多藏区的二郎神信仰
·[萧放]传统节日: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萧放]春节:流动的传统
·[柯杨]解读现代人心 满足精神需求·[笔谈]构筑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生命线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