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征文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第十届代表大会暨2022年年会开幕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学者评介

首页民俗学文库学者评介

张士闪——行走江湖
  作者:百微山大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8-01 | 点击数:6205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身在江湖,
  不在舞刀弄剑的行侠仗义。
  而在行走与抵达。
  在行走中,寻找。
  行走田野,
  寻找丰富风俗。
  行走乡村,
  发掘古老传统。
  在抵达时,实现。
  抵达当下,
  捡拾瀚海遗珠。
  抵达未来,
  实现文明庚续。
  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化。
  身在其中,
  不只是书斋里的学者,
  还是田野间的行者。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百微山大” 2018-08-01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施爱东]叶春生:民俗学是用脚走出来的学问
下一条: ·白永芳:我的民俗学之路
   相关链接
·第38期敬文沙龙在京成功举办·敬文民俗学沙龙:第38期活动预告(2023年3月19日下午14:30)
·[张士闪]华北梅花拳的儒学标签与历史重构·[胥志强]现代民俗学中的礼俗互动问题
·[张士闪]华北梅花拳的儒学标签与历史重构:以清朝杨炳《习武序》为个案·[包汉毅 桂书杰]德国民俗学史上的“礼俗互动”
·[张士闪]礼俗之间:黔东南光绪十四年《瑶白婚俗改革碑》解读·[邵凤丽]礼俗互动视野下祭祖礼仪文化内涵的历史传承
·[鲍燕飞]礼俗互动视角下立春鞭春牛巫术信仰的演变·[柏仙爱]礼俗互动传统中的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
·“论道稷下:中国民俗学高峰论坛(2021)”在山东大学成功举办·[张士闪]中国礼俗传统的田野考察与文化阐释
·[张士闪]地方感与地方社会的自我建构:以鲁中洼子村为个案·[王二杰]礼俗互动下东海孝妇现代传承
·《田野中国·当代民俗学术文库》·[毕雪飞]七夕的礼、俗与礼俗互动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2020年民俗学(民间文学)暑期学校招生启事·[赖婷]礼俗互动视角下的民间节日祭祖体系
·[萧放 何斯琴]礼俗互动中的人生礼仪传统研究·[张士闪]父亲的花墙:兼论“有温度的田野”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