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结合柳田对中国的认识和其文章中的表述,我们可以看到这次中国旅行的经验对柳田社会理解的重要影响。此前眼界停留于日本国内而专注于少数族群的柳田,因为对中国的接触,深刻认识到要了解一个国家一个社会首先需要了解其中占人口多数的一般民众的状态及风俗。回到日本之后在研究对象上的变化,正是这一思想内转而运用于日本研究的必然结果。从这一意义上来说,这一转换绝非学问上的“挫折”,而是中国旅行经验带给柳田的认识上的深化,这一深化正是后来作为“常民之学”的柳田民俗学真正意义上的起点。至今无论是民俗学者还是柳田论者,尚没有日本学者能够指出这一点,最大的原因在于其目光限于日本国内,对中国经验予柳田的影响缺乏重视,因此虽然知道事实,但却认识不到脉络,于是只能对其原因、背景作武断之论。
放眼观之,之后通过20年代常驻日内瓦而与世界接触的增多,柳田进一步确认了应努力了解占人口大多数的普通人这一主张不但适用于中国这样的“后进国家”,也适用于欧洲的“先进国家”。
“无论哪个国家,其背后都有占人口三分之二或是五分之四的普通人,穿着普通的衣服,每天劳动着。到过外国,特别是见过其农村地区的人,都知道这些。支那或是俄罗斯国内的状况,听到过一些传言,见到也不会特别惊讶。但实际上那些倨傲的文明国中,传统的农民和劳动者的大多数也还是粗鄙的”(《农民文艺及其遗物》1927年)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30年代中期柳田确立的作为“常民之学”的民俗学,其思想轮廓有着逐步形成的清晰过程:即从中国经验起步,再经过欧洲经验的检验,最终落实于日本的具体现实。
四、移民、舟、岛与“海洋史”
1917年中国旅行对柳田的另一个重要影响,是对海外务工及移民问题的关心。
5月22-23日,柳田国男在青岛旅行。在他下榻的宾馆中,大多数旅客都是来应募赴欧劳务输出的。柳田因此了解到不少相关信息,也得到了“对苦力的待遇已经大为改观”的整体印象。回国后的6月27日夜,柳田在位于神田的学士会馆作关于中国旅行的报告,专门介绍了相关的情况,报告的主要内容第二天以《五万苦力远赴英法》为题刊登在《东京朝日新闻》上。
在随后7月帝国农会的访谈中,柳田主要谈论的也是“南支那的苦力”。柳田介绍了前往海外务工的中国劳动者具有三个特征:一是就其出身地而言,仅限于山东和广东、福建这两处;二是他们一定会回到故乡;三是山东出身的往北,广东、福建出身的往南,而上海正是南北的分界线。还指出广东、福建的下层民众依托亲戚关系前往南洋,如今在东南亚的一些地区已经占据了人口的大半,成为政治及经济上的一大势力,他们的巨额汇款支撑着故乡的经济。
由旅行经验出发的对移民问题的兴趣,并没有只停留于对中国状况的介绍上,而是进一步发展到思考本国的实践问题。柳田在1919年2月2日出席了日本移民协会的总会,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撰写了一系列文章,与日本的人口问题相关联,集中讨论了日本的移民问题。柳田的移民论反对国家的过多介入,主张应该充分依靠民众的自主选择,其参照的样本正是中国南方前往南洋的移民(华侨)。
此外,柳田对作为移民目的地的南洋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旅行后的第二年1918年与其弟松冈静雄开始了对南洋的共同研究,并开始学习荷兰语,这些经历也形成了他日后接受国际联盟托管委员一职并常驻日内瓦的基础。
而在民俗学的具体研究对象上,柳田对水上生活者的兴趣与这次中国旅行的经历紧密相关。
1917年4月17日给妻子柳田孝的书信,是柳田从中国大陆寄发的第一封书信,同时也是旅行中最长的一封,而书信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关于“蛋民(疍民)”的亲身经历。
居住于船上,在水上营生的“蜑”或“蜑家”,有着悠久的历史。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以及上岸定居政策的推行,疍民急速的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在柳田旅行的时代,还是为数众多。特别是柳田的足迹所至,如香港、澳门、广东、福建等地,正是疍民占人口比例最高的地区。柳田在广州居住的沙面租界区是填埋而成的,柳田提到环绕租界的运河上“密密麻麻”全是疍民。特别是前往三水旅行时租用了疍民的船,柳田亲眼目睹“一兄一妹两名幼童帮助摇橹”,为他们生活的艰辛而触动,感叹“来到异国方知日本之可贵,此等事情不一而足”。
这一经验给柳田的印象十分深刻,回到日本后他“也读相关的书,也想着能否与有着同样生活方式的日本海女进行比较”,并为此特地“找了个理由”,于1919年5月1-12日赴九州调查。在此期间,柳田于4-6日,参观了佐贺县东松浦郡呼子渔村,在平户岛的田助听取了关于日本“家船”(也是水上生活者)的儿童生活,8日去长崎县立图书馆调查相关的旧记录,10日在大分市进行了调查。如果不是12日因贵族院发生火灾匆忙赶回东京,柳田应该还会做更为详细的调查。而就水上生活者这一话题,柳田在旅行之后不久的23日,即在同人会上提到,以后1921年2月23日在长崎商业会议所的朝日讲演会以及1939年1月29日第114次“木曜会”上曾多次提及,保持了长期的学术兴趣。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孙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