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术史反思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术史反思

[王京]1917年柳田国男的中国大陆之旅及其影响
  作者:王京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5-18 | 点击数:10534
 

二、旅行计划的变更与柳田的中国印象

  关于这次旅行的时间,1917年3月22日的《东京日日新闻》以《柳田翰长渡支》为题报道柳田于“廿日午后七時三十分东京站出发,前往南支那及台湾各地视察,预定五月上旬归京”。而在5月4日柳田从上海给妻子柳田孝的书信中也提到归国日期“原定在为正生日之前”。柳田为正是柳田的长子,生日是5月11日,可见最初的计划是3月下旬至5月上旬无疑。柳田在旅行之前宣布《乡土研究》停刊,从现实理由来说,一是因为杂志靠他独力支撑,希望能为这次旅行留出充分的时间,免去后顾之忧;另一方面,也是在杂志发展及自身研究上感受到了瓶颈,希望通过这次旅行寻求一些变化。

  而旅行的目的地,前述《东京日日新闻》的报道中台湾之外只出现了“南支那”一词,似乎只涉及福建、广东周边。但从4月14日柳田发自厦门的明信片中可以看到上海之行早已在计划之中了。

  柳田国男是1915年成立的“日支国民协会”的成员。该协会在龟井陆良的斡旋下结成,其成员包括头山满、寺尾亨、宫崎滔天、水野梅晓等人,对孙中山组织的中华革命党抱有同情心。柳田参加该协会的具体背景和过程还不得而知,但这一事实至少显示了他对现实的中国及中日关系的兴趣。虽说柳田的旅行契机是新任的台湾民政长官下村宏的邀请,但既然到了台湾,继而渡海访问广东(当时任广东总领事的太田喜平是柳田叔父安东贞美的女婿),进而到上海与孙中山会晤,也是顺理成章。

  结合5月8日赴汉口的船上所写的明信片内容:“(我决定)粗略看看就踏上归途。这次旅行是稍长了一点了”的表述,我们可以大致判断,柳田的原计划是至上海为止,应该是由上海直接乘船回国(当时上海-横滨航线是中日间旅客来往的干线之一),而实际在参观南京后,旅行延长到了武汉,并决定到此为止的。但之后的发展是在访问汉口期间决定进一步赴北京,并于5月11日告诉家人。5月20日离京时,决定经天津、济南、青岛、大连、奉天、京城、釜山等地回国。原本在台湾旅行之后,经香港到上海与孙文见面后便回国的计划,先是因为轮船接续不上,在广东逗留了10天,又在5月6日访问南京后一再延长旅行日程,使得对当时中国大陆南方及北方的旅行,成为了这次旅行体验的主体。

  从汉口继续北上,当然有着从贵族院书记官长身份出发的政治上的理由(“来此恰逢时机,愿置个人之荣辱于度外,为邦国谋益”5月16日明信片),但也出于柳田全面了解中国的个人愿望。因为他认为,面对中国这样国土广大的国家,“两个月的时间,想南北都能看到,确实有些勉强。但如果不是南北都走上一趟,也无法获得切身的感受”。

  柳田在5月4日的书信中提到“大国南北之差异,令人吃惊”,当时的“北”指的是上海。一路行来的柳田,对于南方的台湾、福建、广东等地与上海之间的差异就已经大为吃惊,而到了真正的北方地区,更加感叹中国“南北风物之差全不似在一国之中”。“此(引用者注:北京)郊外村落均是土造的平坦屋顶,平芜广漠,尘土蔽日,骆驼往来。都城之内虽是文明繁华,但深夜驴嘶马鸣,深有异乡之感”。

  比起繁华的都市生活,郊外的农村风景更令柳田印象深刻,特别是国土广阔,与日本相比风景变化较小这一点,以后他也曾多次提及。

  “支那真是平芜广漠之地,十日半月的旅行,也仅能见到山水的变化而已。”(《旅行的进步与退歩》1927年)

  “日本可以说是便于旅行的国度。邻国的支那或是满洲,如果住在国家或是平原的中心,无论怎样尝试有效率的旅行,也不得不多走些浪费的路”(《旅行的聪明与不聪明》1934年)

  对于柳田而言,漠然而难以把握的不仅仅是中国的风景,还有当时中国呈现出一片混沌的前途。

  虽然1912年已经推翻了封建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但之后经历了宋教仁暗杀,第二革命,日本对华二十一条,袁世凯复辟等波折。1916年黎元洪担任大总统,但与出身北洋军阀的总理段祺瑞这之间关系日益恶化,1917年5月罢免了段的职务,柳田国男访问北京正当此时。通过北伐战争结束南北对立和军阀割据的局面,还要等到10年之后。

  除了风景(南京城内的田园与城外的湖、青岛九水名胜等)外,现实的中国给柳田的印象大都是消极的:从都市的杂乱与不洁(厦门、广州、汉口)、浪费时间(踏青、茶馆)、轻视人命、到崇拜欧洲、喜欢说大道理,以至于独轮车的吱呀声带来的不快。虽然柳田对上层社会的饮食文化给予了一定的评价,但同时也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嗜好的过度发达,以及与民众的分离。

  而一般民众显示出的麻木,尤其令柳田感到失望。他在回国后的采访中谈到,“虽然还能够看得到乱后的景象,但民众只是默然来往,似乎显得与之毫无关系。我仿佛可以从中看到支那的国民性,不由得深深感到悲哀”。“侨居的日本人没有谁能预言支那的未来,这理所当然。即便是支那人自己,也恐怕无人知道吧。吾等若是处于自由的地位,真想站在他们的立场,将他们唤醒”。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孙亮】

上一条: ·[姚新勇 周欣瑞]“南方”的发现,双重二元对立话语逻辑,百年中国神话学
下一条: ·[刘锡诚]抗战中的民间文学家们
   相关链接
·[张歆]从移民书写到“我们”的歌·[孙敏]传统重塑:官民互渗与国家在场
·[朱钧 朱敏]论明代无生老母信仰的概念发生·[刘德增]入乡随俗与故乡记忆:明清以来中国移民的文化选择
·[程梦稷]朝向“一国民俗学”:柳田国男的传说研究·[刘守峰]柳田国男的海上心路
·[朱慧慧]洪洞大槐树移民传说的历史溯源与空间建构·[刘守峰]柳田国男晚年的海上心路
·[施尧]20世纪以来日本民谣采集的学术史研究·[明新胜]从我收集并编著《淅川移民与民俗文化》看新时期城乡建设中留住记忆留住历史的必要性
·[吕慧敏]试论东北人的构成对二人转形成的影响·[刘璐瑶]黑龙江地区秃尾巴老李传说的移民情结
·[陈小妹]个案解读嬗变节庆背后的琼北村落文化·[周雪香]民间信仰与移民社会:以台湾的闽粤客家移民为例
·[曾祥委]关于南雄珠玑巷移民故事的研究·沙龙︱柳田国男和他的时代
·[应星]“田野工作的想象力”:在科学与艺术之间——以《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为例·[沃尔夫冈·卡舒巴]都市的认同感——浴火重生的城市文化
·[赵宗福]族群历史记忆与多元文化互动·[徐晓青 刘德增] 胶东半岛上云南与“小云南”移民的集体记忆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