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间信仰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间信仰

[刘宝吉]城隍庙的钟声:昌邑民元“五·一八”惨案深描
  作者:刘宝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4-02 | 点击数:20515
 

  所谓“官有迁调而吏无变更”。吏役是本省本州县服役的本地人,而州县官是外来人,因此州县地方政府形成了一种特殊格局:不断更替且缺乏经验的州县官们领导着一帮久据其职久操其事且老于世故的当地吏役。州县衙门中吏役的实际人数(包括常年的、额外的、挂名的)远远超过政府规定的数额,尽管职役卑贱,他们却构成了一种有组织的力量,州县官们依靠他们推行法律和政令。大多数情况下,书吏没有薪水,许多衙役的薪金也很低,这使得吏役主要依靠陋规和贪赃的方式生活,而大多数陋规费由书吏和衙役共同分享。明人称:“凡治必有公署,以崇陛辨其分也;必有官廨,以退食节其劳也,举天下郡县皆然。”在乾隆本《昌邑县志》县治图中,班房和书吏房的位置和形貌似乎象征了吏役的地位:同在县衙之内,知县、县丞和典史各有宽阔的宅第,吏役们的居所却小而寒酸,因为知县、县丞是有品级的“朝廷命官”,典史属于未入流(九品之下)的文职外官,而人数众多的吏役则是完全不入流的办事人员。在同治年间昌邑的赋役全书里,地丁存留一节不仅透露了县政府人员的基本构成,还清楚地记载了“官俸役食”细微(如额数、薪资):

  官俸役食银一千四百七十六两七钱二分五厘六毫六丝四忽九微一纤内。

  本县知县一员,俸银二十九两一钱九分五厘。门子二名,工食银一十一两二钱一分。皂隶一十三名,工食银七十二两八钱六分五厘。仵作三名,工食银一十六两八钱一分五厘。马快八名,工食银一百二十五两五钱七分五厘。民壮四十名,三百二十两。看监禁卒八名,工食银八十九两六钱八分。轿伞扇夫七名,工食银三十九两二钱三分五厘。库子四名,工食银二十二两四钱二分。斗级四名,工食银二十二两四钱二分。

  县丞一员,俸银四十两。门子一名,工食银五两六钱五厘。皂隶四名,工食银二十二两四钱二分。马夫一名,工食银五两六钱五厘。

  典史一员,俸银三十一两五钱二分。门子一名,工食银五两六钱五厘。皂隶四名,工食银二十二两四钱二分。马夫一名,工食银五两六钱五厘。

  富强场大使一员  俸银三十九两九钱九分五厘九毫八丝四忽九微一纤。皂隶二名,工食银一十二两四钱。

  儒学训导一员,俸银四十两。

  教谕一员,俸银四十两。

  斋夫三名,工食银三十七两二钱。膳夫二名,工食银一十三两七钱七分七厘七毫八丝。门斗二名,工食银一十四两八钱八分。递铺司兵三十七名,工食银二百四十一两三钱八分六厘九毫。渡夫潍河六名,胶河三名,工食银一十二两九分。孤贫三十八名,口月粮并冬衣布花银一百三十六两八钱。

  可见,知县、县丞、典史、富强场大使、儒学训导等人拿的是“官俸”,吏役吃的则是“役食”这碗饭,书吏甚至没出现在这份记录之中。无论从薪资多少还是薪资性质来说,两者都有着极大的差异。田文镜曾言:“各衙门吏书皂快等役,原因衙门而设,并非奴隶之流可以久违役使也。各官视衙门为传舍,而此辈视官长为过客,一经升迁事故,即抱琵琶过别船矣。况阅人既多,则奸猾愈甚,一官到任,巧于逢迎,先为结识宅门家人及管事亲戚,以为进身之基。当官奔走殷勤,小效微劳,因而日近日亲,在官长竟视为腹心手足,而不知此辈既邀宠用,必揽事权。在外高骡大马,扬扬得意,以为官府听信,凡事由我遂尔。指官吓诈,遇事生风,在内串通家人亲戚,舞弊作奸,瞒官嚼民,人人视之如虎,个个目以为彪,民怨由此而腾,官声由此而坏。上司访查得实,此辈同罹法网,不然或以庸劣被参,或以溺职去任,而此辈竟飘然法外矣。况此辈跟官,如蝇逐臭,利之所在,群起而趋,此外别无想头。”这一段话照出了吏役的负面形象,而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则是体制性的。

  那么,昌邑的情况如何呢?先看地方志里的一篇传记,它颂扬了当地一名书吏的德行:

  “韩鹤临字寿昌,柳疃人。家贫为吏,一生清慎自矢。尝制木柜二,署其上,一曰对人,一曰问心,得钱分投之,岁终校其数,对人者有之,问心无愧者盖寡,自是不苟取。每谓子孙曰:‘田产为汝累,得清白名足矣。’凡遇人争讼,必尽力和解,里党息讼者数十年。”韩鹤临是何许人也?他是同治六年与梁克襄一起重修关帝庙的四位绅士之一,也是《昌邑县续志》纂辑韩天衢(光绪二十三年拔贡、候选教谕)的祖父。一个书吏成为了绅士,依靠正是其如此难能可贵的品行。但是,一份蒙得朱批的奏折表明,这样的吏役在当地实在是极少数:

  李秉衡片  再查蠧役殃民最为地方之害。臣于上年到省,即闻昌邑县差役不下六七百人,其中刘姓充当者二百余人,人民闻之有半堂之名,成群结党,倚势妄为,已成积重难返之势。而凶暴最著者,以六班总役刘占沅为首,平时贪毒狡诈,挟官虐民,无不吞声饮恨。上年秋间兵差过境,该署县张鸿宪备价饬令雇车,该役聚众刁难,复向乡间藉差讹诈,非满其欲不肯代雇,小民受其搏噬不敢告发。似此肆行无忌,臣札饬现署县汪望庚将刘占沅押解来营徒讯,该役供认屡次藉案吓诈得赃,鱼肉乡里,其凶暴情形较诸强盗得赃尤甚,实属法无责贷,罪不容诛。当于训明后将该犯刘占沅照依军律,明正典刑,以昭炯戒。其刘占鳌刘九广二名,藉差需索,饬发该县归案录供,照例办理,并饬将刘姓各役分别责革,以示惩儆。臣为整顿地方起见,是否有当,理合附片具陈,伏乞圣鉴训示。谨奏。奉朱批:另有旨,钦此。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孙亮】

上一条: ·[高丙中]妙峰山庙会的社会建构与文化表征
下一条: ·[张小燕]纸扎在中国宗教文化中的演变脉络探析
   相关链接
·[梁韵彦]南渡坡仙:广州祠堂壁画中的苏轼图像研究·[贺少雅]明代民间冠礼的传承演变与时代特征
·[朱晓阳]从乡绅到中农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