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马厩村的文化展示
马厩村在美丽乡村的文化建设方面,在前期利用显示屏、黑板报、村内广播、村级网站、村级简报和宣传橱窗等进行的文化宣传,还是利用以往的老方法为主,
而后期的通过绘制墙体画、制作文化长廊等进行的文化展示,使用了较为时尚的方法,并具有软硬件兼备、传统现代结合的特点。新近形成的三大文化展示区的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奥多奇农庄。其展示区分为三部分:行知文化园,科普馆,孝文化区。行知文化园主要是以陶行知的教育名言和实践为主,例如育才中学的十四诀、书呆子莫进馆等,针对的是青少年的学习方法的引导以及一些教育理念,同时也进行了中外教育文化的对比。科普馆是一处类似窑洞式的建筑物,内部展示着农具等一些生产用具,但只是一小部分,更多的是建筑物走廊中张贴的平湖籍院士的图像,还有对青春期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教育图片。孝文化展示区主要是以二十四孝图为主,宣传孝道文化。从以上展示的内容可知,奥多奇农庄的文化展示部分主要可分为两部分:一是有关教育、科学的内容;二是有关孝道的内容,基本上与马厩村的文化特色没有直接的关联。这是一个独立于村委会经营的农业观光休闲设施,但因为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同时也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来此度假的外地游客非常多。在我们调查期间,大巴车排成龙,如果进行适当利用,有可能成为村落历史、民俗对外宣传的一个窗口。
第二、马厩文化长廊。这是一个新建的建筑物,主要以照片、图片的方式展示马厩村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图3),从长廊入口开始依次张挂的图片为:马厩村村域图、马厩村概括、文化遗产(手马灯)、千年马厩庙、马厩石桥札记、历史古迹大坟山、铁牛的传说、青龙港传说、马厩特色产品、马厩小学历史沿革、马厩企业、农耕文化、行知文化园、美丽乡村、文体活动、马厩人文、马厩新貌。最后的“马厩新貌”部分,展出的是美丽乡村建设之后的照片,包括油菜花开、马厩庙大桥等,其中有反映“领导视察”美丽乡村的场景(图4)。从文化长廊图片展示的内容来看,基本上包括了马厩村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马厩村村志的缩略版了。虽然在这些图片中不可能反映完整的信息量,但其中也可以看出一些倾向性:
图3:文化长廊-马厩村历史民俗,许静2016年4月8日摄于马厩村
图4:文化长廊-领导视察美丽乡村,陈志勤2016年4月8日摄于马厩村
1、与历史资料相结合,民俗资料部分还是有较多体现的,足以彰显马厩村的文化积累与沉淀。在马厩村有几位爱好历史、民俗的文化人士,如张灿明老师、潘法官老师等,他们勤于笔耕,出版了《古镇马厩》以及散文、诗歌等,在村落文化宣传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2、在有关生活、生产等民俗资料部分,在反映历史特色的同时,当下状态的书写比较薄弱。如作为非遗项目的“手马灯”,除了历史演变以外,今天的现状其实也是可以用几句话说清楚的,如可以进一步说明利用“手马灯”这个传统民间艺术,已经衍生创作了作为现代舞蹈的“手马灯”民俗舞的现状。当然,关于现代呈现也是很多地方民俗资料书写中容易被忽视的部分。对于“民俗,是当代社会的民俗”这句话的含意,除了学界范围的认知之外,也有必要在社会上被认知。
3、在“美丽乡村”这一内容中,因为展示的还是建设初期的状态,后来所作的很多工作如河道整治、文化墙、绿化种植等还没有反映进去,但从“领导视察”这张照片可以反映出一定的内容,可能人们对于“美丽乡村”的理解还是仅仅局限于“上级部门下达的任务”。这虽然是事实,但如何转化为村落自身的一种能动力还需假以时日。
第三、马厩墙体画。马厩村共有23个村民小组,其中自然村有13个村民小组,美丽乡村建设主要围绕马厩村的老集镇以及相邻的方家村(自然村)、沈家浜(自然村)展开。墙体画也主要分布于这一带,大致可分为三个区域:马厩集镇、方家村(自然村)、沈家浜(自然村)。墙体画表达方式图文并茂,从文字内容分析,基本上可以归属于两大部分四个内容:第一部分是与马厩村当地文化无关的:一是国家政策法规、二是中国道德传统;第二部分是与马厩当地文化相关的:一是马厩历史,二是马厩民俗。其中,马厩村墙体画中有关历史民俗部分,反映春秋时期齐景公的形象和事迹的较多(图5),因为这是马厩村村名的来由,据传说齐景公曾经在此驻军养马。从马厩村墙体画中到处是齐景公的形象可知,这段关于马厩村由来的历史是颇为马厩村民所自豪的。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姜舒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