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乡关何处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乡关何处

[章伟文]城市化、乡愁与精神文化之原乡
  作者:章伟文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1-22 | 点击数:15778
 

摘要:乡愁的产生源于人的内心、或一种文化,是因心灵之家遭到变故、文化受到破坏而带来的一种惆怅、失落的情绪。所谓“故乡”,不仅是人们的生养之地,更是指精神之家、文化之原乡。城市化带来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的精神安顿问题可以相应得到解决。人要诗意地栖居于这个世界,不仅要靠高度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同样也需要高度的精神文明与文化。乡愁产生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伴随着城市化和物欲膨胀,现实离我们的本心、精神家园越来越远;人们在都巿扩张的逼仄之下,急躁盲从、遑遑不安,对如何安顿自己的心灵、乃至于对自己的人生走向无所适从,追求真正的生命存在及其价值的能力也大打折扣。因此,在城巿化的不断发展过程中,若能有意识地增进人文与价值的关怀,就能使人们的“乡愁”得到疏导、化解。

关键词:城市化;乡愁;精神文化;原乡;精神安顿

作者简介:章伟文,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创新中心协同中心教授。


  说起乡愁,让人容易联想到鲁迅先生的《故乡》、林海音的《城南旧事》等。据说,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是这样写就的:“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他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林海音:《城南旧事》,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1年,封面页。旧时北京的城南,在她的笔下栩栩如生般地展现出它独有的风采。《城南旧事》之所以能触动大家,让大家感受深刻,无疑是其中所蕴含的浓浓的乡愁。

  一、何谓乡愁

  谈到所谓“乡”,人们通常愿意将理解为故乡,尤其在讲“乡愁”之时,更是如此。人们常说的“乡里乡亲”“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此“乡”便常作“故乡”解。

  若是让我们来讨论一下什么是乡愁。可能的一个回答便是这样:乡愁一定与我们每个人的故乡相关。故乡不仅仅是我们出生的地方,也是通常所谓的父母之邦,在某种程度上,更应该是我们每个人的文化和精神家园。在这个文化和精神的家园,我们感觉到了自己真实的自我,得到了一种身份,以这种身份存在,我们心安理得、自在逍遥。

  乡愁的产生,其根源之一在于人的内心或一种文化,是人们因心灵之家遭到变故、文化受到破坏而带来的一种惆怅、失落的情绪。中国文化讲究情理、事理,于此情理、事理中体现出形上之道体;道体的呈现通过情理、事理来落实。故乡愁作为情理的一种,实可以呈现形上道体之本身。中国哲学家认为天地宇宙间存在着一种至善的本体,此本体或谓“天理”,或谓“仁”“诚”“本心”,这便可以看作是文化的原乡。人因情欲之蒙敝,不能在现实中呈现他们所具有的“天理”“本心”,因而现实的人和社会皆有不完善之处,价值与事实间存在着悬殊的差异,这便可能产生乡愁。如“子欲养而亲不在”,睹旧物而思故人,皆可于人的心中产生出一种惆怅。这种惆怅的产生,究其源,可能出于中国儒家文化所执持的“情善论”立场,离别的黯然神伤,团聚的归根之乐,侨居的怀念之思,等等这些人们所具有的具体的怀念,实根植于内心,这些情感不必斥之为伪。因它是人们内心实在真情的呈现,呈现出来便有乡愁。故“情善论”肯定人的正常情感。因为在生活中,人们总会感受到喜欢、愤怒、哀伤、快乐、害怕、厌恶、欲求等种种情感,这些情感的发出,若当于其理而合于其度,便是合理的。如朱自清笔下《背影》所表达的浓浓父爱,之所以容易引起人们在情感上的共鸣,是因为父爱在儒家看来,乃为值得肯定、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种积极情感。当类似于这种表现父爱的文字、场景被不同时空的人们读到、感受到的时候,便会勾起他们自己心中过去曾经的拥有,若现实中这种情感不能即时得到满足、得到呈现的话,便会生起一种惆怅。以此言之,乡愁当就是这么产生的。

  通常而言,对于乡、国,人们皆有一种眷恋。尤其游离于乡、国之外的游子,更是容易产生深切的怀乡之情。乡愁之产生,本质上是在内的。一个人若无内在怀乡的情愫,则眼前之物,虽视之,却若无所视,如一般所说的熟视无睹。只有在内心生起了怀乡的情愫,则于外在客观方面,如一草、一木、一花、一叶,方可能于其中兴起怀乡之情!

  中国文化也还有一种倾向,认为所谓“故乡”,不仅是人们的生养之地,更是指心灵之家、文化之原乡。若乡愁徒为外有,而非内在,则其不足以产生。因外在之存在会随着岁月、时光的消逝而殆尽。正因为乡愁根植于心,故能随感而发,于其形式的消逝中,而生一种内容的真有。有此内在之心灵,可以随时、随地感发而为乡愁;以此乡愁引发一种回归精神家园的冲动,而生起现实的追求、变化。从这个角度言,对何为故乡的追问,可以一直追问到文化的原乡、或者说“心灵”之乡。

  文化的发展表现在外,但究其源,不离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故回到内心,才是回到了人们真正的“故乡”。人的心灵世界的本质如何呢?中国的先哲并没有把心灵归结为仅仅是主体的欲望、需求,而认为心灵当中秉赋有先天的本质。孟子说,每个人心中都有天赋的良知,非由外铄我也。孟子并不否认人有自然欲望,他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孟子:《孟子·离娄下》。,认为人与禽兽在很多方面其实是没有什么区别的。但是,人们又都不愿意别人称自己为禽兽,而更愿意被称作“人”,这又是为什么呢?孟子认为,人与禽兽之间存在着一个根本的差别,这就是人具有天赋的道德性和道德感。为此,孟子提出了著名的“人性善”主张,并以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所生起的“恻隐之心”来证明:当人看到一个小孩子快要掉到井里去的时候,他的心会不由自主地产生紧张、揪心的感觉,内在会自然地生出一种“怵惕恻隐”之心,孟子认为这完全是出于其人之为人的本性,他将这个“怵惕恻隐之心”称之为“不忍人之心”,除了“恻隐之心”之外,人们与生俱来的还有“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其谓: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孟子·告子上》。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姜舒忆】

上一条: ·[王社教]论历史乡村地理学研究
下一条: ·[刘爱华]城镇化语境下的“乡愁”安放与民俗文化保护
   相关链接
·[黄元韬]乡愁视角下的农民工个人叙事研究·[张勃]精神返乡与历史记忆:易代之际的民俗书写
·[刘明菊]城市化语境下中国民间信仰新样态·[于学斌]以乡愁文化为基调的村落景观再塑
·[李琦]城市化进程中庙会文化空间的重构·[周星]现代民俗学应该把乡愁与本真性对象化
·[季全保 季旻孜]抓住抗防疫情后大好时机 用民俗画卷记录文化遗存·[江帆]乡愁背后:东北乡土文化的内隐结构
·[杨利慧]社区驱动的非遗开发与乡村振兴:一个北京近郊城市化乡村的发展之路 ·[张丽丽]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困境与自我调适
·[沈莉]展望:乡愁和家乡民俗学的新发展·[季全保]古镇民俗留痕 城市融入乡愁
·[张勃]坚守与调适:城市化进程中清明节的传承与变迁·[张怀群]无名小村人文地理标志保护试论
·[田兆元]城市化过程中的民间信仰遗产保护研究·[岩本通弥]城市化过程中家庭的变化
·当古民居遇上城镇化,如何留住乡愁?·古村落保护如何留住乡愁
·[刘爱华]城镇化语境下的“乡愁”安放与民俗文化保护·[周星]生活革命、乡愁与中国民俗学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