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二十四节气

首页民俗学专题二十四节气

[萧放]二十四节气与民俗
  作者:萧放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1-04 | 点击数:19563
 

摘要: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指导着农人一年四季的农事活动。围绕着二十四节气中的主要节点形成了众多与信仰、禁忌、仪式、养生、礼仪等相关的民俗活动。本文就节气中所包蕴的传统民俗文化择要分类叙述,并指出我们应自觉地传承这一文明财富,尊重自然时间,尊重生命节律。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民俗文化;节气时令


  时间如风,星移斗转,天道无穷。节气是自然时令,它依据的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过程中,因所处位置的关系,接受阳光照射角度、时间的不同,而带来的一系列天文物候变化。中国人在生产生活中很早发现了这一自然时间节律,发明了二十四节气时令体系。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它以黄河流域的天文物候为依据。早在春秋以前,人们已用土圭测日影的方法,测定了春分、秋分、夏至与冬至四个节气点,后又推算出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时间。战国时期,二十四节气已经出现,在《逸周书》中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序列,只是个别名称位置不同。汉人刘安的《淮南子》中关于二十四节气的顺序与与当代二十四节气系列完全一致。它指导着农人一年四季的农事活动。围绕着二十四节气中的主要节点还形成了众多与信仰、禁忌、仪式、养生、礼仪等相关的民俗活动。这里我们就节气中所包蕴的传统民俗文化择要分类叙述。

一、节气时令信仰与仪式民俗

  二十四节气时令是与我们先民认识天地自然时序的时间框架,它是中国古代社会人间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在二十四节气中有八个时间点是最主要的,那就是“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与“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四时八节”。围绕四时八节等节气时令,传统社会形成了系列的信仰与仪式活动。

  古人认为二十四节气运行的内在动力是阴阳二气的流转,不同的节气时令,阴阳二气在天地中处于不同的位置。如《管子·乘马》所说:“春秋冬夏,阴阳之推移也”。如果按年度周期划分四季的话,立春、立夏所在的上半年是阳气生发上升、阴气收敛下降的阶段,立秋、立冬所在的下半年是阴气上升、阳气下降藏伏的阶段。夏至是阳气高涨到极点,阴气开始发生的时刻;冬至是阴气上升到极点,阳气发动的时刻。由于阴阳二气分别代表温暖与寒冷的气候属性,万物的生命周期亦与节气时令相关,春生、夏养、秋杀、冬藏是“天之道”,围绕着这一天道信仰,不仅圣人要“副天之所行以为政”,以春庆、夏赏、秋罚、冬刑来对应天道,就是普通人的生活起居也要依照四季时令的阴阳特性安排,因此形成了特定节气时令的信仰、禁忌、仪式活动。

  依照节气到来的时间,在特定的方位举行隆重的迎气仪式,是古老的时令仪式,其中春天最为隆重。《礼记·月令》记载,立春日,东郊迎春气。周天子在立春之前三天斋戒,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东郊迎春。汉朝继承周制,在立春日,皇帝率大臣到东郊迎接春气,祭祀青帝勾芒。这天,人们穿青色的衣服,唱《青阳》之歌,舞《云翘》之舞。直到明朝前期,北京地方官员立春前一天,要在东直门外春场举行盛大的迎春仪式。但官员一律着红色衣服,簪花迎春,将春牛由春场迎入府内。这天,塑小春牛芒神,由京兆生送入朝中,依次进皇上春、中宫春、皇子春。然后,百官朝贺。

  随着时代的变化,朝廷为主的迎气仪式逐渐为世俗的鞭春习俗所代替。宋朝开始有鞭春习俗,《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北宋开封府,在立春前一天,“进春牛入禁中鞭春”。明代立春当日,府县官吏,各穿官服,礼勾芒神,用彩色的鞭子鞭打春牛三次,以示劝农之意。清代立春日,有“进春”仪式。各省会府州县卫“遵制鞭春”。清朝初年扬州土风,立春前一日,太守迎春于城东蕃厘观,令官妓扮社火。康熙年间,裁减乐户,没有官妓后,人们用花鼓戏中的角色代替。在扬州花鼓中,女性人物角色均由男性扮演,所以扬州俗语有:“好女不看春,好男不看灯。”苏州立春前一天,观者如市,男女争着用手摸春牛,以求新年好运气。民谚云:“摸摸春牛脚,赚钱赚得着。”立春日,太守在府堂举行鞭春仪式,用鞭子鞭碎土牛,谓之“打春”。立春日在苏州称为“春朝”,过节气氛与冬至差不多,人们用米粉做丸子,祭祀神灵、供奉祖先,并互相拜贺,名为“拜春”。

  民国之前,各地仍有“打春牛”的习俗。人们用泥土做成春牛,涂上五彩,还要做一个芒神。在立春这天,由县令在衙门内主持鞭春仪式。县令用彩鞭鞭碎春牛,众人争抢“牛肉”(即土块)带回家,说是今年就会有好收成。民间在立春前后要张贴春牛图。春牛图是年画的一种,有一儿童装扮的芒神,手持柳条,或立牛侧,或随牛后,或骑牛背。陕西的春牛图有天下大吉、天下太平的字样。

  春季,东风徐来,大地回暖,阳气上升,春季的时令信仰围绕着助阳迎春展开。立春为四季之首,是生命春天降临的标志,民谚云,“立春阳气生,草木发新根”,是农事耕种启动的重要时令。在立春节气,古代有迎春、鞭春、进春、唱春、拜春、尝春等官方与民间的仪式活动。

  夏季是阳气高涨的时节,迎夏与度夏是夏季时令信仰与仪式的主要内容。立夏,作为夏季的开始,自古受到人们的重视。围绕着立夏形成了不少礼仪习俗。周天子重视季节之首,每一节气都要举行迎气的仪式。在立夏前三天,负责天文历法的太史亲自谒见天子说:“某日立夏,盛德在火。”天子于是斋戒。到立夏这天,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到南郊迎夏。天子回到朝廷后,就依从时气,颁行赏赐,封建诸侯。这样的封赏活动,自然颇得民心,上下人等“无不欣悦”。在上古时代,人们的饮食起居要依从时令。根据夏季时令火德盛行的性质,天子住在明堂南方的东室,穿着红色的衣服,佩戴赤玉,食用豆与鸡,出行就服用朱红色的车马,打的自然也是赤色之旗。苏州立夏日,民俗要祭祀祖先,每家设樱桃、青梅、新麦,供神,名为“立夏见三新”。

  在古代阴阳五行观念中,夏至是阴气上升的时节,主张顺气的古人在这天要举行相应的扶阴助气仪式。周代在夏至日举行地神祭祀仪式,同时驱除疾疫、荒年与饥饿。《史记·封禅书》:“夏日至,祭地祇。皆用乐舞。”东汉夏至日民间家户以桃印封门。南北朝时期,夏至吃粽子,唐朝依然,后改到了端午节。当然直到清代皇家还保持着夏至日祭地的大典,明清时期祭地典礼在北京地坛举行。夏至是气候转热的开始,三伏天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夏至时节对一般人来说,因为阴阳二气争锋,宜闭门静养,安然度夏。

1.春牛图年画(天津杨柳青)

     

2.迎春印版(北京民俗博物馆藏)

  秋季,属于阴气生长的季节,秋风起,天转凉,收敛与对阴性世界的顺从,是这一季节的信仰与仪式表达的内容。其中迎秋仪式最典型。

  立秋之日,古代朝廷要举行盛大的迎秋仪式。据《礼记·月令》,立秋日,周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到京城西郊迎接秋气。天子回朝之后对有功的军人进行奖赏,并开始军事训练,整顿法制,修缮监狱,审理案件,处分罪犯,征讨抗拒王命之人。为了顺应秋天的服色要求,天子衣白衣,乘白色的大车,佩戴白玉,立白色的旗帜,吃糜子与狗肉,居于明堂的总章南室中,向下颁布秋令。并且寻找一些不孝不悌的有罪之人,加以处罚,以助阴气。这一季节,农人新收稻谷,进献给天子,天子尝新之前,先供给祖先。在传统的时令信仰中,秋天的白露,是治疗眼疾的灵药,民间有八月收集露水洗眼的民俗。这种习俗始见于南北朝时期,《述征记》云:“八月一日作五明囊,盛百草头露洗眼,令眼明也。”同时人们还用朱砂水点小孩额头,称为“天灸”,以除疾病。这种习俗一直传承民间。

  秋分在上古是祭月的重要日子,朝日夕月,说的就是春分祭日,秋分祭月。周人“祭日于坛,祭月于坎”,坛,在上,光明;坎,处下,幽静。此后历代都有祭月于祭月之礼,明清皇家秋分祭月之礼在北京的月坛举行。

  冬季,是冬藏的时节,北风呼啸,大地冰封。人们为了缓解生存的紧张情绪,举行迎冬与祭祖的仪式,以求与上天的沟通,获取祖灵的福佑。古代社会看重霜降,在霜降前一日及霜降日,将士披挂操练,迎请旗纛,并放炮扬威。

  古代帝王重视立冬,据《礼记·月令》记载,周天子从立冬开始入居玄堂左室,乘坐黑色的车子,驾黑马,立黑旗,衣着黑色的衣服,佩戴玄玉,食用猪肉与黍米。总之一切以水色为尚。立冬之前三日,太史报告天子,“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于是斋戒。立冬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到北郊迎冬。回转朝廷后,天子要“赏死事,恤孤寡”[。后代帝王沿袭了立冬北郊迎气习俗。

  冬至是重要的时令节点,是阴气高涨,阳气发生之时,传统计算二十四节气的起点,是最困难也是开始萌生希望的时节,人们围绕冬至举行一系列季节仪式。汉代开始庆贺冬至,六朝时代,称冬至为“亚岁”,媳妇给公婆进献鞋袜,给长辈祈寿。宋代官府放假如同新年。明清江南吴越地区冬至仍然是民俗大节。明代杭州,冬至称为亚岁,官府、民间各相庆贺,如元旦一样重视。清代的安徽、江西、湖南人在冬至节祭祀祖先,一般是合族聚会祠堂,祭祀历代祖先,然后宴饮。近代以后苏州等地仍看重冬至节。先秦时期,朝廷在仲冬时节,闭藏、斋戒,潜心静养,“以待阴阳之所定”。冬至开始的数九九游戏,实质上也是寒冬时节具有巫术性意义的召唤春天的仪式。冬至居于新旧更替的时节,在古人观念中它自然也就有了非同寻常的文化意义,冬至节俗中诸多信仰、仪式内容就来源于人们对这一时节的感受。

  “故天有时,人以为正”。在中国传统社会里,节气天时是一个个重要节点,围绕这些节点形成了系列信仰仪式活动。人们通过仪式信仰的表达,取得了与天地的沟通,从而实现与社会人事及自然的协调,从而保障了人间吉祥与幸福。

二、节气时令饮食与养生保健民俗

  在节气时令中,饮食保健是其中特别引人瞩目的内容。它是我们祖先岁时生活的经验总结。传统时令饮食原则是:“必先岁气,毋伐天和。”《黄帝内经》载:“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夏省苦增辛以养肺气,长夏省甘增咸以养肾气,秋省辛增酸以养肝气,冬省咸增苦以养心气。”即按照四季阴阳二气升沉流转与五行属性,调整饮食性质、内容。

  春季养生,依据的是顺应春阳、提振精神的原则。咬春、尝新是春季饮食养生的主要方式。

  在大地回春之际,以辛温食物,发散藏伏之气。立春饮食体现迎春、助阳的性质。上古是“荐羔祭韭”。古代有春盘,也叫“五辛盘”,因为盘盛五种辛辣生菜得名。民间的五辛盘,一般盛葱、姜、蒜、韭菜、萝卜等,“取迎新之义。”五辛盘兴起于仙道信仰流行下重视养生护生的六朝时期,人们以五种辛辣之物,发五脏之气。人们还发明了春饼,春饼是一种薄面饼,人们用它裹生菜食用,杜甫在《立春》诗中曾写下“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的佳句,至今伴随着春饼令人回味。明代北京人立春互相请客宴会,吃春饼和菜,并用棉花塞耳,说这样新年耳朵的听力好。春卷是与春饼类似的近代立春食品,春卷将菜馅裹入薄面皮中,然后油炸食用。春卷具有皮薄、色黄、香脆、质嫩、味鲜的特点。萝卜也是立春的应节食品,明代北京人无论贵贱都嚼萝卜,称为“咬春”。清代北京人新春日献辛盘,即使是一般百姓,也要杀鸡割肉,做面饼,杂以生菜、青韭芽、羊角葱,冲和合菜皮,兼生吃水红萝卜,名为“咬春”。

  清明时令饮食有清明团、乌饭与清明茶。清明团是用清明时节生长的软曲、艾蒿等与糯米饭揉制而成,在六朝时就已出现。湖北、福建、广东、江西都有这一清明食俗。清明的节令食品还有乌饭。清明节在南方地区吃一种特制的黑饭,明代杭州,“僧道采杨桐叶染饭,谓之青精饭,以馈施主”。明清宁波人都称为“青糍黑饭”。这种食品大约与寒食节的禁火有关,寒食在宋朝以后与清明合一。浙江黄岩人清明采芜菁和米粉做饼,称为“寒食”。广东西宁民俗每年三月,用青枫(一名乌饭木)、乌桕嫩叶浸一晚上,然后以其汁和糯米蒸饭,饭“色黑而香”。北京三月的时食有天坛的龙须菜,“味极清美”。香椿芽拌面筋,嫩柳叶拌豆腐,是寒食的佳品。清明茶是饮食民俗中的佳品。饮茶的最好季节是春天,带露的明前茶,是茶中的珍品。

  夏天是高温潮湿的季节,为防止“疰夏”之疾(夏天不适应症),人们提前在立夏日进行饮食的预防保健。江南立夏饮“七家茶”,也称“立夏茶”。明人田汝成记述杭州:“立夏之日,人家各烹新茶,配以诸色细果,馈送亲戚比邻,谓之七家茶。”清代苏州人立夏日用隔年的撑门炭煮茶,茶叶是向隔壁左右的邻居要来的,称为“七家茶”。还有吃立夏饭。杭州立夏还有“三烧五腊九时新”之说,三烧为烧饼、烧鹅、烧酒,五腊为黄鱼、腊肉、盐蛋、海狮、清明狗(清明日购买狗肉,悬挂庭上风干,立夏日取下食用,民间认为是夏天保健食品),九时新为樱桃、梅子、鲥鱼、蚕豆、苋菜、黄豆笋、玫瑰花、乌饭糕、莴苣笋等。北京也注重食物的配制,用清明柳穿的面点,煎作小儿食品,谓之“宜夏”。立夏是健壮身体的节日,人们的饮食有强身助力之象征意味。浙江新昌人立夏日吃健脚笋,说这天食用鲜笋,会强健脚力。吃立夏蛋,也是民间立夏强身的风俗,俗谚“立夏吃蛋,石头都踩烂”。立夏还有饮食养颜民俗,喝驻颜酒。立夏以李子泡酒,说此酒可以养颜,女性服用。

  大暑时节,正在伏天。为了保证安全度夏,古代有伏日民俗,朝廷给官员赐肉,放假回家,闭门不出。宋代皇上为了表示对臣僚的体恤,三伏天给臣下赐冰解暑。明朝朝廷颁冰的日子改在立夏。清代苏州民间在三伏天起出窖冰发卖。蔡云《吴歈》云:“初庚梅断忽三庚,九九难消暑气蒸。何事伏天钱好赚,担夫挥汗卖凉冰。”因为炎热的夏天对于人的身体生命来说有着重要影响,为了平安度夏,人们发明了以上诸多民俗饮食,以提前进行身体的保健。

  夏至是极热时节,重视饮食养生。白居易在《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诗云:“忆在苏州日,常诣夏至筵。棕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宋代发生变化,京畿一带,夏至日要吃“百家饭”,说吃了“百家饭”就容易度过炎炎夏日。由于百家的饭难以凑齐,人们传说只要到姓柏的人家求饭就可以了。当时有一位名叫柏仲宣的医生,每年夏至日做饭馈送给相识的人家。明清以来,民间夏至食品是面条,俗有“冬至馄饨夏至面”之说。据清乾隆年间成书的《帝京岁时纪胜》说,当时北京人夏至日家家都吃冷淘面,也就是过水面。这种面条是都城的美食,各省到北京游历的人都说“京师的冷淘面爽口适宜,天下无比”。北京俗语为:“头伏饽饽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苏州人除了享用凉冰外,还有许多消暑的风物,乐善好施者,在门口普送药物,“广结茶缘”。

  秋季凉爽,秋季时令养生,重视对夏天身体能量耗损的补充、身体的调养,以及为未来冬寒的能量贮备。

  立秋有咬秋民俗,人们在立秋这天要吃秋瓜、秋桃,以保健避疫。这也是古代《诗经》所说“七月食瓜”的遗意。《津门纪略》:“立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清代北京人在立秋日阖家同食西瓜、茄脯,饮香薷汁,说这样秋后可免暑热痢疾之害。四川一些地区,在立秋交节气的时候全家同饮一杯水,传说这样就能保证将积暑消除,不发生秋季腹泻。吞服赤小豆,也是过去立秋节日保健习俗。唐人《四时纂要》记载:“立秋日,以秋水吞赤小豆七粒,止赤白痢疾。”山东临朐一带,在白露时节,八月初一采豆棵上的露水贮存起来,说是龙的汗水,用来做饭可医治百病。清代北方民间霜降期间吃迎霜粽、迎霜兔。迎霜兔是野兔,明朝宫廷中结合重阳节,吃登高迎霜麻辣兔。

  冬季严寒,冬令养生,重在闭藏蛰伏,饮食以保暖御寒为主。民间在立冬酿酒、腌菜、舂米,准备过冬。民间谚语:“立冬不起菜,必定要受害。”一些地方冬至节俗的热闹场面超过了新年,所以当地有“肥冬瘦年”的俗说。清代苏州人“最重冬至节”,冬至前一天,亲朋好友互相馈送节日食品,提篮担盒者满路,俗称“冬至盘”。苏州冬至的节令食品是冬至团,冬至团用糯米粉做成,中间包裹糖肉、菜、果、豌豆沙、萝卜丝等。人们用它来祀先祭灶,并且作为节礼相互馈送。

  大寒是最寒冷的时节,寒气之极。民谚:“小寒冻土,大寒冻河。”人畜都要保温防寒,“人到大寒衣满身,牛到大寒草满栏”。古代的腊日就在这一时节,腊日的腊鼓就在于驱除寒气,召唤阳春。“腊鼓鸣,春草生”。人们食用黏米豆果杂煮的腊八粥驱寒。大寒临近年节,谚语有:“小寒大寒,就要过年;杀猪宰羊,皆大喜欢。”大寒之后是立春,苦寒的季节,人们期盼着春天的早日到来。

3.北京春节东岳庙会(2003,萧放摄)

4.用柳条将子推燕串起来,挂于门上,是山西一带清明节的习俗活动。(张勃摄)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王雪娇]浅析中国南北方的风俗差异及其意义——以冬至为例
下一条: ·传承千年文化 浙江柯城举行“九华立春祭”
   相关链接
·[王晓鸣]关于二十四节气传承传播情况的思考·[王蔚 熊文慧]城南龙灯的民俗文化蕴意及传承保护
·[米海萍]“河出昆仑”青海说的民俗文化诠释·[麋鉨萌]中式恐怖游戏的民俗应用与玩家体验
·四时花开 ——“二十四节气”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展·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
·[张治]媒体创新二十四节气文化传播的实践初探·[张兴宇]乡村振兴与民俗文化遗产资源利用
·[杨涛]礼俗互动:地方民众何以融入地方节庆文化建构·[王颖]地方文化精英与民俗文化的保护与重构
·[王芳]西南地区百年客家村落的变迁与发展·[王昌武]文旅融合背景下深圳大鹏民俗文化考察
·[缪雪峰]传承民俗文化 共创美好未来·[米海萍]试析西南民族的“昆仑”记忆与民俗文化表征
·[李易坪]民俗观念与仪式表达:山东微山W村龙文化研究·[郭烨佳]传统仪式的当代实践:泉州“普度”习俗的价值意蕴与传承路径
·[郭春祺 梅文娟]“文化自觉”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创新·[杜琛]蔚县明清壁画与民俗文化的传承研究
·[刘铁梁]钟敬文民俗学思想的文明视野·海丰召开钟敬文先生民俗文化贡献专题座谈会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