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历史民俗学

首页民俗学专题历史民俗学

[彭栓红]云冈石窟北魏造像题记的叙述特征
  作者:彭栓红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12-30 | 点击数:11632
 

  二、题记位置与叙述模式

  云冈石窟造像题记以第11窟最多,其次是第35窟、第25窟、第28窟、第5窟等。明窗、窟门、龛楣、龛柱上、佛龛下方、佛背光上方等位置,这些题记位置在石窟空间内较为引入瞩目。题记位置与叙述模式见下表:

  题记位置有两种情况:预留和补刻。

 

  云冈石窟造像题记一般多在石窟造像正下方、左右两侧供养人中间预留较大地方书写题记,如《五十四人造像记》等。也有佛像间狭窄处龛柱、龛楣、佛背光等位置题记的情况,但应是补刻,非预设,如云冈石窟第5-1窟南壁《佛弟子侍父及母造像记》在两佛像间竖写“佛弟子侍父及母”。云冈石窟“民间造像龛下多预留了铭刻位置,以便刻发愿文,但大多数铭刻石为空白”,铭刻位置两边则雕刻供养人,供养人之间无预留题名间隔,如第17窟太和十三年比丘尼惠定造像记、第35窟窟门东壁延昌四年常主匠造弥勒七佛菩萨记。山西高平大佛山摩崖石(相当于云冈二期稍早)造像龛下密集排列供养人,并未像云冈石窟预留铭刻位置,但在供养人之间题名模式为单列竖写“唯那某某某侍佛时”,出现了“唯那”一词。北魏晚期高平石堂会石窟也出现“唯那”一词。贺玉萍统计洛阳地区龙门石窟、西沃石窟、虎头寺石窟所见“维那”共计60人。“唯那”是寺院中熟悉佛教礼仪的执事,“北魏时期,维那逐渐演变为僧官。孝文帝时已成为沙门统的副长官……受僧官维那的影响,佛教邑义集团中也常设维那,甚至相当于副首领。义邑中维那是佛事活动的骨干,他们广游民间,通过组织各种佛事活动,组织捐资抽税牟取利益,因此在各邑义开窟造像活动中,维那特别多。”云冈石窟未见“唯那”,而叙述上多用“佛弟子”。预留题记位置,是石窟造像与信众发愿祈望的建筑构图审美的最佳结合,但是预留题记位置毕竟有限,订购位置造像花费较高。而补刻题记,是后期民众省钱表达宗教信仰的一种途径,鉴于对佛教的虔诚,补刻位置一般不会在佛像身上题记,尽量以不影响佛像整体美观的基础上,在造像“非重要”地方龛柱、背光等处补刻题记。

  云冈石窟造像题记叙述上有民间化、范式化的特征。造像题记一般主要表达何时何人因何造像,因此叙述模式,常以“人-事”叙事方式为核心,再加时间,出现“时-人-事”“人-事-时”和“事-时-人”叙述模式。“人-事”,如第31窟前室北壁门口沿上“刘大□为亡母敬造佛□□□□造”,第22窟东壁《尼道法□造像记》“尼道法□所造像二区,为父母□□”。“时-人-事”以《太和十三年比丘尼惠定造像记》为代表,“人-事-时”以第4窟南壁《为亡夫侍中造像记》。“事-时-人”以第20窟附近《比丘尼昙媚碑》为代表。“时-事-人”以11窟东壁下部《太和□□年七月造像》为代表。但在具体雕刻中也会出现简略形式,有“时-人”,如“太和十三年七月二十二日□□敬造”。只有人、时或事的,如“比丘普□□”“□□翁造”“佛弟子张□□”“太和二十年七月记”“太和十九年七月二十一日”。

  造像题记体现宗教心理但未必伴有宗教仪式的叙述模式一:“为……造像几区”“造……像几区”,还伴有发愿内容,有“发心”“愿々从心”等字样。

  体现宗教心理同时突出组织、仪式行为的叙述模式二:先罗列邑师、比丘等僧尼,再接着叙述时间因何造像,结尾有时也会再罗列僧尼。此类叙述模式去掉前后仪式性的邑师、比丘、僧尼,对主要叙事也不影响,反而呈现出“时-人-事”模式,可以视为“时-人-事”叙事的变体。这些邑师、比丘、僧尼应该是受到邀请的名僧,对开窟造像进行宗教指导。从题记行文叙述结构安排上也可以看出其导引的作用。如《五十四人造像记》开始提及邑师接下来叙事。第11窟明窗东壁《太和十九年妻周氏为亡夫造像记》、第35窟窟门东壁《延昌四年常主匠造弥勒七佛菩萨记》是开头结尾提及比丘、沙门,中间叙事。而在题记中开头结尾直接提及僧尼,中间再述说时间因由,似乎只有云冈石窟题记有,在洛阳石窟未见。洛阳石窟偶见开头有邑师的情况,也往往先把造像时间置前。云冈石窟题记的此类叙述模式凸显了宗教仪式性,强调了比丘僧尼邑师导引造像的重要性,而到了洛阳石窟时期则不过分强调仪式,“时间”置于导引的“人”前,叙述重点就向造像事件本身倾斜,这是民众重视造像事实,而淡化神圣的导引人。

  云冈石窟题记叙述语言上一般以白话为主,表现出强烈的民间参与性,而语言风格较为雅致的题记大多为皇室、官员家庭以及邑义组织造像题记,有一定的经济、文化背景做支撑,邑义组织宗教上请邑师,题记上很可能请文人代笔。题记表现了民众刻佛造像获得功德的宗教心理,题记多与佛像挂钩,如《五十四人造像记》中“九十五区”佛菩萨和五十四供养人对应“信士女等五十四人”,《惠定造像记》发愿造释迦多宝弥勒像,题记上方有二佛并坐和交脚弥勒造像,也恰好对应。但限于石窟开凿的位置有限和开窟人的财力所限,并非所有题记内容和造像对应,如第11窟有关药师佛的题记就未发现药师佛造像。侯旭东认为五六世纪北方民众信仰“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它的非系统性与随意性……造像记中表现较明显的是造像者选定的题材(即其崇拜对象),与其祈愿间往往缺乏教义上的内在联系”,这在云冈造像与题记的关系上也可印证。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赵世瑜]明清北京的信仰、组织与街区社会
下一条: ·[刘德谦]交杯酒及其他——漫话宋都婚俗
   相关链接
·[彭栓红]云冈石窟晚期造像的审美新变·[彭栓红]民族“三交”视域下云冈石窟的宗教新质素
·[彭栓红]云冈石窟造像的故事化叙事特征·[彭栓红]云冈石窟造像的鲜卑特色与文化多样性
·[张亚辉]作为他者的乐户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