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火说和子推说是目前学术界关于寒食起源的两大观点,一直以来争论不休。其实这两种观点是古人对寒食起源不同解释的延续。两汉魏晋南北朝,子推说是寒食起源的唯一阐释;隋唐时代出现了改火禁火说并很快占据主流地位,玄宗时以国家意志固定下来,成为后世关于寒食起源的定论。寒食起源的诠释之所以在隋唐时期发生改变,是寒食节自身发展的结果,也是唐王朝为加强统治,而为其注入新因素的结果。寒食节的重新诠释,成为皇权宣示统治合法性、借儒家思想来整合民间社会的一种方式。
关键词:寒食节;介子推;改火;禁火
作者简介:张小稳,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中国史博士后(江苏南京210097)。
一、关于寒食节起源的学术争论
寒食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对于它的起源,一直是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大致说来,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改火说,一种是子推说。
改火说认为寒食源于古老的改火习俗,介子推的故事是后人附加的。在今人的研究中,李玄伯首开其端,他在《希腊罗马古代社会研究序》中说“子推被焚之说起始甚晚。后人对寒食之说,去古已远,不能了解,遂附会到介子推身上。其实改火、寒食的制度,较古不知若干年也。”裘锡圭先生同意这个观点,并从比较文化学的角度进一步推论“介子推焚死的故事是以与改火有关的习俗为背景编造出来的。故事的原型应该是改火活动中被烧死的代表谷神稷的人牺”。与此同时,庞朴先生也撰文指出,寒食是古人因改火而留下来的习俗,介子推的故事形成于春秋战国秦汉时期,二者本无关联,是太原人在寒食习俗中加入了介子推的元素,促使寒食节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并且拿端午节与屈原、复活节与耶稣的例子来比拟。持此观点的国内学者还有杨琳、李亦园、汪宁生、陈久金等,国外学者有法国的得格鲁、康德谋、英国学者弗雷泽、日本学者守屋美都雄、中村乔等。
子推说认为寒食节是为了纪念介子推。法国学者侯思孟批判了得格鲁、康德谋、弗雷泽、守屋美都雄、中村乔等人的假说、理论,指出对寒食节的研究,只能从史料出发,“从最早到最晚的记录来看,寒食的目的是要纪念一个当地的英雄人物——介之推”,而脱离史实的理论构建和逻辑推演都是危险的。大陆学者张勃先生从民间叙事的角度大大推进了子推说的内容,认为寒食节与介子推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介子推是战国秦汉时期人们在基本史实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念所塑造出来的英雄人物,寒食的习俗是在长期祭祀介子推的过程中,由好事者提议而逐步被民众普遍认可和接受,“与古老的改火习俗、周代禁火旧制毫无瓜葛”。陈泳超先生亦从寒食节最初缘起于以太原为中心的并州一带为出发点,否定改火说,而倾向于子推说。
在此之外,有学者另辟蹊径,提出山戎说和祈雨说,山戎说认为寒食习俗源自春秋时期尚未完全进入文明时代的山戎人,因其还未完全摆脱无火冷食的生活而有寒食习俗,并在后来和汉人融合的过程中,把寒食习俗带到了华夏文明中,而介之推是为能使汉人接受寒食习俗而选择的人物。祈雨说认为子推焚骸是为求雨,而禁火寒食是求雨礼俗所需。
从当今研究者的文章中,我们看到一个非常强烈的愿望,就是一定要弄清楚寒食节到底是怎么来的,一定要把这个源起坐实。由于史料的缺乏,给研究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所以每种观点的论证都带有很大的推测成分,看似合理,而又经不住仔细推敲,彼此之间相互否定。沿着这样的思路走下去,这可能是一个永远也纠缠不清的问题。如果我们转换一下视角,把古人对于寒食节的阐释作为一种现象来研究,而不是追随在古人身后继续争论,那么古人对寒食节认识的发展变化本身就成为我们考察的对象,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变化背后反映出来的时代信息和观念是什么?本文拟就此发表浅见,以就教于方家。
二、汉晋南北朝对寒食节的阐释
在现有的文献中,最早提及寒食节的是生活于两汉之际的桓谭,他在《新论》“离事”中说:“太原郡民以隆冬不火食五日,虽有疾病缓急,犹不敢犯,为介子推故也。”明确太原地区的寒食习俗是为了纪念介子推。百年之后,东汉的蔡邕进一步丰富了二者之间的关联,他于《琴操》中说:“晋文公重耳与子绥俱亡,子绥割其腕股,以饵重耳。重耳复国,舅犯、赵衰俱蒙厚赏,子绥独无所得。绥甚怨恨,乃做龙蛇之歌以感之……文公惊悟,即遣使者奉节迎之,终不肯出。文公令燔山求之。子绥遂抱木而烧死。文公哀之流涕,令民五月五日不得举发火。”子绥即子推。因为子推被焚死,所以文公下令,在介子推被焚死之日,不准举火,也就是必须寒食。
《后汉书·周举传》中记载了寒食在民间的实践情况,“举稍迁并州刺史。太原一郡,旧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龙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灵不乐举火。由是土人每至冬中辄一月寒食,莫敢烟爨,老少不堪,岁多死者。举既到州,乃作吊书以置子推之庙,言盛冬止火,残损民命,非贤者之意,以宣示愚民,使还温食。于是众惑稍解,风俗颇革。”
可见,在两汉之世,寒食是太原郡的民间习俗,按照当时人的解释,是为了纪念介之推,但不为官方所倡,反而因为其有害于人的健康而被官方禁止。
魏晋南北朝时期,曹魏、后赵、北魏时期都曾下令禁断寒食。曹操《明罚令》中说:“闻太原、上党、西河、雁门,冬至后一百有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介子推。夫子推晋之下士,无高世之德。子胥以直亮沉水,吴人未有绝冰之事。至于子推,独为寒食,岂不偏乎?云有废者,乃致雹雪之灾,不复顾不寒食乡亦有之也。汉武时京师雹如马头,宁当坐不寒食乎?且北方冱寒之地,老小羸弱,将有不堪之患。令书到,民一不得寒食。若有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俸一月。”曹操此令执行情况如何,是否遭到雹雪之灾,史料阙如,不得而知。
但在后赵时期,在石勒禁断寒食的第二年,“暴风大雨,震电建德殿端门、襄国市西门,杀五人。雹起西河介山,大如鸡子,平地三尺,洿下丈余,行人禽兽死者万数,历太原、乐平、武乡、赵郡、广平、钜鹿千余里,树木摧折,禾稼荡然。”由于雨雹起自介山,大臣徐光认为是因为禁断寒食而致,石勒也认为“倘或由之而致斯灾乎”。于是,在群臣的建议下,采取了折中的方式,“并州复寒食如初”,其余地方仍然禁断。
无独有偶,我们发现在北魏孝文帝年间也有类似的情形发生,《魏书·高祖纪》载:延兴四年(474)二月“辛未,禁断寒食”;太和二十年(496)二月,“癸丑,诏介山之邑听为寒食,自余禁断”。在普遍禁断寒食二十年后,又恢复了介山之邑的寒食习俗,是否也如石勒一样,也被认为是因禁断寒食遭到了雨雹之灾而不得不恢复呢?
两汉魏晋南北朝,寒食节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存在着,屡禁而不止。关于寒食节的起因,则无一例外地认为是为了纪念介子推,如果禁断则被认为会遭受雨雹之灾,且相当灵验。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孙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