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张岩 祝鹏程]青岛德式下水道:一则谣言背后的中西想象
  作者:张岩 祝鹏程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12-03 | 点击数:7106
 
 
  随着消费文化的发展,青岛留存的殖民痕迹逐渐褪色成了充满怀旧色彩的异国风情和可供消费的文化景观,这一变化也助推了谣言的传播。在传播的过程中,另一段充满怀旧色彩的话语时常被提起。在台湾1991年上映的电影《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中,一位从大陆迁台的中学教官深情回忆起家乡青岛:
 
  台北热闹是热闹,但比起我们家乡来啊,我觉得差多了,你像我们家乡的话,我祖籍是青岛,青岛那个地方啊,它的建筑特别的好,德国人建的,尤其是它的那个下水道,做的特别的大,特别的宽,你不管这个下多大雨,等这个雨停了之后,地面上绝对不会积水,不像台北这样子,下一阵雨就会积水。
 
  台词的主旨是表现来台人员背井离乡的相思之情,用语从容朴素,又富有韵律感,让人读后很难忘怀,当它掺杂进谣言中时,确实能够激发大众的共鸣,增进谣言的可信度与感染力。
 
  文艺化的表达也助长了谣言对殖民遗产的美化,很多文本对德国营造下水道的动机和行为用了相当正面的语言,并采取了审美化的描述,“很早以前,德国在青岛就建了宽大下水道”、“当年德国人给青岛留下了下水道枢纽和啤酒等好的东西”。更有甚者,一些谣言把殖民侵略描述成无私的援助,认为青岛的下水道“是人家德国设计和援建的”,要“要感谢当年的德国人”。
 
  席勒学院在新浪微博上发的这段话最为典型,该学院设置在青岛,以推介德国文化为己任,自然不遗余力美化那段历史:
 
  1898年,德国人登陆只有两万人的青岛,按照19世纪末欧洲最先进的城市规划理念,设计了青岛城市规划,先进的排水系统是当时城市规划的一部份。下水道是根据30万人口的小城市设计的,全长80公里,有些地方甚至可以开车,德国造的下水道经百年沧桑,多次让青岛避免了水淹的灾难。[21]
 
  谣言的传播过程,也是对谣言中的中西方形象进行再生产的过程。在文艺作品的渲染下,传谣者们通过美化德国的殖民遗产,塑造了一个完美的他者形象。殖民行为变成了现代化的正面推手,殖民统治带来的屈辱与危害则被轻描淡写地掩盖了。德国人俨然成了不远万里,带着“良心”与“热情”前来支援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国际主义战士,而中国则再度成了和百年前一样的,等待先进文明拯救的落后文明。尽管相关的描述严重不符合历史现实,但仍然以强烈的感染力,俘获了相当数量的受众。
 
  三、结语
 
  通过考察,我们看到,在青岛德式下水道谣言的生产过程中,对西方的想象和自我的反思贯穿其中,成为谣言生成的重要动力。五四以来的知识分子焦心于中国积贫积弱的状况,将下水道看成西方现代文明的重要象征,构成了滋长谣言生成的大众记忆和集体情感;而当下民众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尤其是暴雨带来的城市洪涝问题,则引发人们进一步反思中国的不足,同时虚构了一个完美的德国形象。此后,文艺化的传播则进一步美化了德国的殖民遗产,形塑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现代德国。这个国家不仅实力强盛,还有着强烈的责任心与道德意识。相比之下,中国则成了好大喜功的“暴发户”,虽有物质积累,但无长远规划与民生意识。
 
  在当代中国,青岛德式下水道谣言不是孤例,新旧媒体中还流传着多个版本的类似谣言,如青岛红房子(德国)、兰州黄河中山铁桥(德国)、上海外白渡桥(英国)、淄博市第八人民医院(德国)、武汉市景明大楼(英国)、宁波奉化江上灵桥(德国)、昆明市郊石龙坝水电站(德国)等。这些谣言依附于不同地域与事物,制造出了花样多端,但情节高度相似的叙事。谣言的基本情节如下:中国某地有一设施,由某先进国家在百余年前建造,以高质量有序地运行至今。百余年后,设施中某部分出现问题,人们遵照建设方未雨绸缪的安排,就地找到零件完成修理,使其照常使用。
 
  在这些谣言里,传谣者无一例外地通过中西方的对照,展示了现代化的西方和前现代的中国,反映了人们对中国应该如何全面走向现代的焦虑。不过,细细想来,和早期的知识精英相比,当下民众的现代化焦虑的侧重已经悄然发生了转变。如果说五四启蒙者对抽水马桶的艳羡,体现了他们对现代化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期待。那么,当代下水道谣言则是在中国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物质财富,中西间硬实力差异日渐消弭以后产生的。传谣者在冷嘲热讽的同时,其实肯定了中国物质建设的成就,他们反思的是中国在具备了充足的财力和物力后,所面临的精神困境和制度建设的缺失。从这个角度看,德国下水道谣言虽然是一则虚假的传闻,但也是一种带有浓厚的自省意味的文化批评。谣言中包含的他者想象体现了强烈的现实批判性,确实暴露出了包括城市内涝在内的众多现实问题。谣言承载了当代民众对现代化过程中的精神迷失、制度落后的不满,以及对工具理性主导的现代化道路的反思。
 
  但是,下水道谣言中的完美德国并不符合历史的真实,而是传谣者在全球化与现代化的焦虑中,按照“缺啥想啥”的理念堆砌出的一个箭垛式的形象,缺乏真正的全球视野与现代立场。也正如此,下水道谣言虽然表现出了全面拥抱西方文化的热情,但究其实质,和晚清反洋教运动中流行的“采生折割”、“教会聚众宣淫”等谣言并无二致。它们都由一厢情愿的想象催生,只不过随着天朝大国迷梦的破灭,原先谣言对西方的污蔑,已悄然转变成了艳羡和仰望。这种艳羡和仰望的视角美化了殖民遗产,在下水道谣言中,曾经的殖民地青岛被视为现代文明的受益者,而不是帝国主义入侵的受害者。德国作为殖民掠夺者的面貌被淡化,进而被提升为现代文明的形象与代表。
 
  尽管青岛德式下水道谣言投射了当下民众的真实情感,但这种一厢情愿的想象对我们真正“睁眼看世界”、了解西方先进文明并无益处。因为我们不可能在虚构的文化形象的基础上展开理性的反思,也不可能在想象的基础上铺设出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本文原载于《民俗研究》2016年第3期,注释省略,详情参见原文)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世萍】

上一条: ·[刘守华 刘晓春]白族民间叙事诗《黄氏女》的比较研究
下一条: ·[杨利慧]民俗生命的循环:神话与神话主义的互动
   相关链接
·[王云聪]朋友圈疫情谣言的个人叙事性·[祝鹏程]谣言认知的主观维度: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观察与反思
·[程鹏]“烟花爆竹除疫”:传统民俗的发展困境与疫情防控下的民俗学反思·[周争艳]论谣言中否定性箭垛人物的层累与建构
·[肖涛]谣言与灾难记忆的建构·[张锦鹏]闻香识人:宋人对进口香药的利用与他者想象
·[刘文江]记忆、展望、重复与认知:谣言“叙事家族”的心理机制研究·[王东杰]"讲故事"与传统中国社会的群体恐惧
·[海力波]“小孩弹弓杀老人”:一则当代传说中的道德困境与集体焦虑·[祝鹏程]怀旧、反思与消费:“民国热”与当代民国名人轶事的制造
·[施爱东]食品谣言的传统变体及叙事生长点·[周露丹]幸运信的传播、发展及其民众心理
·[刘文江]作为实践性体裁的传说、都市传说与谣言研究·[祝鹏程]“托名传言”——网络代言体的兴起与新箭垛式人物的建构
·[张静]西方传说学视野下的谣言研究·[施爱东]网络谣言的语法
·[施爱东]网络谣言的语法·[聂强]谣言的编码与解码
·[李传军]洪水谣言与两汉之际的“汉家更受命”说·[施爱东]谣言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