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张岩 祝鹏程]青岛德式下水道:一则谣言背后的中西想象
  作者:张岩 祝鹏程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12-03 | 点击数:7129
 
 
  二、谣言的生产:在现实与想象之间
 
  那么,青岛下水道谣言是如何生成的?在编造、传播谣言的过程中,人们如何想象以德国为代表的西方,又如何定位自我?这种想象的动力是如何形成的?我们可以把下水道谣言的生产过程分为酝酿、爆发、传播三个步骤,在此基础上展开考察。
 
  1、谣言的酝酿:下水道的文化象征
 
  谣言的产生首先与下水道在现代社会中的文化象征意义紧密相关。下水道是西方的舶来品,兴起于19世纪中后期的欧洲。它的产生促进了城市公共卫生的发展,有效地减少了疟疾等疾病。[9]此外,正如多米尼克·拉波特((DominiqueLaporte)和罗芙芸(RuthRogaski)等人的研究显示:对粪便和污水进行处理,使污秽隐形是西方现代文明的一个显著标志,也是都市现代性的重要表现。[10]现代都市需要对“洁净”与“肮脏”进行严格的区分,以确保社会的有序运行。作为西方现代文明产物的下水道既带来清洁,又在运送肮脏的过程中污染了自己,必须被掩盖与遮蔽。所以,对于城市的管理者而言,相比于地上能看得见的种种工程,修建地下排水系统更像是在做隐形且吃力不讨好的工作,花费巨大,不容易很快出政绩,却是非常重要的、必需的现代设施与民生投入。
 
  晚清以来,在鸦片战争等一系列国际争端的席卷下,中国开始向现代民族国家艰难转型。面对积贫积弱的中国,知识分子倍感焦虑,胡适就曾发出过这样的喟叹:“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11]在启蒙者们看来,中国不仅需要向西方学习建设强大的物质文明,更需要汲取现代化的思想与精神。而在当时的中国,下水道却是一个城市建设的“死角”,随地便溺一直是知识分子们痛批的陋习,污水横流也让人头痛不已。有鉴于此,启蒙者们普遍把下水道及相关设施的建设作为中国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指标来看待。1932年11月,《东方杂志》向各界知名人士征集对未来中国的梦想。名人们纷纷表达了对富强、文明的未来世界的美好展望,著名学者周谷城如是说:“未来中国首要之件便是:人人能有机会坐在抽水马桶上大便。”[12]胡适在1947年北京大学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也表达了对抽水马桶作为现代象征的认同:“美国的天空比中国蓝,所以美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美国专家多,研究抽水马桶也有专家,没有他们,美国城市就变成臭城。”[13]这两段话隐含了这样的深意:如果中国连下水道/马桶这种现代化的“死角”都能建设好,那么这就预示着中国不仅具备了强大的物质建设实力,还具备了现代的卫生观念和重视细节的规划意识。
 
  这种文化想象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在追求现代化时常用的表述方式。直到近年,我们仍能在很多文章中看到类似的意思。例如,冬亥于2009发表的《青岛德式下水道:一百年前的领先》一文,是较早赞扬青岛下水道的文字,直接继承了胡适、周谷城等人的观念。[14]搜索作者的名字可知,“冬亥”是一位心灵鸡汤类文字的写手,这篇文章颇具文采与情怀。开篇写到雨果名著《悲惨世界》中宏伟的下水道,作者赴巴黎现场参观后,联想起国内的相关建设,不由在“啧啧称羡的同时又连连摇头”,设定了中西对比的叙事模式。作者猜想整个施工需要巨大的财力,接下来他联想到2007年青岛出土的一段德式管道,赞赏德国人雨污分流、蛋形构造的设计理念,认为这些努力“为这个沿海小渔村构筑出了最初的城市雏形”。最后,作者发现管道的制造是在并不发达的旧中国完成的,从而断定整个施工固然需要一定的物质实力,但更需要的是德国人带来的“认真而又富有远见的设计理念和为达到设计目的而严格坚持的施工质量”,并认为“这也许就是现在的我们和一百多年前的德国人之间存在的差距”。文章甫一发表,便迅速被《政府法制》《共产党员》《课外阅读》等刊物,新浪、新华网等媒体转载,足见作者看法深入人心。
 
  在这些话语中,下水道/抽水马桶成为了现代化的符号,象征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完美结合。中国人对下水道/抽水马桶的态度印刻了一种集体情感,即在积贫积弱的年代里,对现代西方文明的拥抱与呼唤,对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全面落后倍感焦虑。可以说,这种焦虑构成了催生下水道谣言的集体情感基础,青岛下水道的特殊性——它是由代表先进文明的德国人修建的,更是让其成了谣言的首选目标。而冬亥这篇带有心灵鸡汤色彩的文章,尽管没有捏造事实,却不幸成为谣言的重要素材,文中的很多表述方式和细节被后来的造谣者原封不动地借用。比如中西对比的叙事结构;文学化的修辞——对《悲惨世界》篇章的引用;大量的细节描述——对蛋形管道、雨污分流的介绍;强调理念与精神而不是物质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等等。
 
  2、谣言的爆发:现实促动下的虚构
 
  下水道谣言的爆发和民众对当下社会的感受有着直接的联系。进入新世纪以来,经过埋头发展,中国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卓越成就,一跃成为第二大经济体,积累起了可观的物质财富。但总体而言,和欧美先进国家相比,中国的国际竞争力仍有着相当的差距,在国际竞争中缺乏高精尖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只能靠低端制造业打开市场。同时,国内爆发了一系列事关质量问题的公共安全事件,如“三聚氰胺奶粉”“苏丹红鸭蛋”“皮鞋胶囊”“塌楼”“垮桥”等,给民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威胁。这些使得不少人对国货充满了怀疑,闻“中国制造”则色变,转身去拥抱洋奶粉等“进口货”。不由让人产生焦虑:当下的中国该以怎样的形象参与到全球化的竞争中去?
 
  另一方面,谣言的爆发还有着直接的刺激——暴雨。下水道谣言集中爆发于2010年5月,一直延续至今。当年夏天全国多省遭暴雨袭击,发生洪涝灾害,大批城市因内涝被淹。此后,每年雨季都会发生规模较大的城市内涝。2011年北京“6.23”暴雨、2012年北京“7.21暴雨”、2013年四川多地暴雨、2014年南方特大暴雨都导致不少城市积水严重,暴露出规划者对下水道问题的疏忽。在科学发达的今天,人们的生命反而受到各种威胁,从有毒食物到品质恶劣的生活用品,甚至连雨水都会威胁到我们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不由让人深思。
 
  一时间,在人们的心目中,当代中国似乎成了“穷得只剩下钱”的“暴发户”,有了足够的物质积累,喜爱面子工程、速成的政绩和奢侈的排场,但因为对精神文明和制度建设的忽视,暴露出了急功近利、外强中干、富而不强的本质。就像《扬子晚报》的一篇评论文章所说:“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现在不差钱,不差技术,差的其实就是城市建设者们一颗负责任的心。”[15]这一情绪对下水道谣言的爆发产生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
 
  当下水道的文化象征、“暴发户”带来的自卑感受和洪涝造成的当下境遇结合起来时,青岛德式下水道谣言便破茧而出。从目前查找的资料看,谣言在公共媒体上的第一次亮相,是在2010年5月28日的《中国文化报》上,由某位实习记者撰写的《福寿沟紫禁城青岛老城讲述了:老城不怕淹的故事》一文中。文章从当年南方发生的洪涝说起,强调了前瞻性思维和长远规划理念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这位记者原封不动地复制了冬亥文章中关于雨污分流、蛋形管道的描述,为了强化表述的效果,他还夸大了青岛德式下水道的抗洪作用,把青岛不被水淹完全归功于德制下水道:“暴雨之后的青岛老城区,一般都不会发生积水现象,污水冒溢更是少见。德国人租借青岛时设计的排水系统,至今仍然发挥着作用。”进而把德国人“设置更换零件的仓库”的情节搬上了公共媒体:
 
  此外,这一工程处处融入了德国人的严谨风格。有这样一个故事为青岛人所津津乐道:原德国租借区的下水道在高效率地使用了百余年后,一些零件需要更换,但当年的公司早已不复存在。城建公司的员工四处寻觅配件公司,后来一家德国的相关企业给他们发来一封电子邮件,说根据德国企业的施工标准,在老化零件周边3米范围内,应该可以找到存放备件的小仓库。城建公司根据这个提示,在下水道里找到了小仓库,里面全是用油布包好的备用件,依旧光亮如新。[16]
 
  谣言中的一些情节显然经过合理化的处理,如强调零件因为用“油布包好”,才“光亮如新”;而“根据德国企业的施工标准”“3米范围内”等细节也增加了传闻的可信度。
 
  谣言切合了当下大众的情绪与感受,从而引发了很多读者与网民的共鸣,一些人将这段话原样剪切发布到微博、博客和论坛上,甚至移花接木地拼接到其他的相关报道中,如2010年6月2日的《南都周刊》发表过一篇《青岛古力:一百年前的远见》,也表达了对德国在青岛的城市规划的认可,文章并未提及零件更换的情节,但有的网民在转载这篇文章时,特意在文章开头加入“更换零件”的谣言作为引言,制造了一个充满情怀但真假混杂的文本,得到许多网民的青睐,迅速传播开来。到2010年7月,这则谣言已经遍布新旧媒体。如今,每年夏天暴雨季节,谣言都会周期性地爆发。
 
  我们看到,远到公共安全,近到城市洪涝,转型期的中国有着诸多的现实问题,促使人们去展开反思。为了凸显当下中国的问题,传谣者虚构了德国人未雨绸缪,为后世留下零件的细节,想象出一群技术先进,又深谋远虑的德国先行者,以此来烛照自我的不足。
 
 
  3、文艺化的传播:对殖民遗产的美化
 
  谣言必须具有足够的感染力,才能够调动大众的情感。为了感染受众,在传播的过程中,下水道谣言借用了很多非常文艺化的表达方式。
 
  最常被用到的是法国作家雨果的一句话:“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良心。”这句话集中出现在2011年6-7月全国普降大雨之际,并迅速流传开来,成为网民和媒体评论市政建设的常用语。很多版本的下水道谣言也以这句话开头或结尾,用来批评国内城市建设中对下水道的忽视。比如网易上有篇名为《让城市建设好“良心”世界各国下水道盘点》[17]的文章,就在开头引用了雨果的名言,并在盘点德国经验时夹带进了关于青岛下水道的谣言。
 
  但文艺化的表述往往伴随着一厢情愿的误读。这句原话出自《悲惨世界》第五部第二卷《利维坦的肚肠》,通行的译文是:“阴渠,就是城市的良心,一切都在那儿集中,对质。”[18]雨果的本意是说巴黎宽敞的下水道(阴渠)为各种无家可归者提供了栖身之所,用污秽但包容万物的下水道来反衬社会的黑暗,只是一种文学修辞,与城市建设无关。[19]传谣者甚至没搞清雨果说“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良心”是什么意思,就举着这句标语冲上了道德的高地。
 
  误读投射了民众对当下处境的焦虑与迷惘,从而使传谣者把道德的美感,而非历史的真实放在了首位。在使用这类修辞的同时,传谣者也在无形中美化了德国的殖民行为,有意无意地淡化了德国的殖民色彩。很多版本的谣言从不交代德国人的侵略者身份,有的文本直接以语带模糊的“德国人在青岛待了17年”、“德国人登陆只有两万人的青岛”开头;此外,谣言往往忽略青岛下水道是种族隔离的产物,对其只存在于西人区的现实、总长度、现存长度等语焉不详,只说德国“铺设了地下管道系统”,建成了“一个从来不淹水”的青岛。如主持人李佳佳便坚信:“据说青岛的下水道是德国人修建的,所以质量特别好,一百年来从没出过问题。”[20]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世萍】

上一条: ·[刘守华 刘晓春]白族民间叙事诗《黄氏女》的比较研究
下一条: ·[杨利慧]民俗生命的循环:神话与神话主义的互动
   相关链接
·[王云聪]朋友圈疫情谣言的个人叙事性·[祝鹏程]谣言认知的主观维度: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观察与反思
·[程鹏]“烟花爆竹除疫”:传统民俗的发展困境与疫情防控下的民俗学反思·[周争艳]论谣言中否定性箭垛人物的层累与建构
·[肖涛]谣言与灾难记忆的建构·[张锦鹏]闻香识人:宋人对进口香药的利用与他者想象
·[刘文江]记忆、展望、重复与认知:谣言“叙事家族”的心理机制研究·[王东杰]"讲故事"与传统中国社会的群体恐惧
·[海力波]“小孩弹弓杀老人”:一则当代传说中的道德困境与集体焦虑·[祝鹏程]怀旧、反思与消费:“民国热”与当代民国名人轶事的制造
·[施爱东]食品谣言的传统变体及叙事生长点·[周露丹]幸运信的传播、发展及其民众心理
·[刘文江]作为实践性体裁的传说、都市传说与谣言研究·[祝鹏程]“托名传言”——网络代言体的兴起与新箭垛式人物的建构
·[张静]西方传说学视野下的谣言研究·[施爱东]网络谣言的语法
·[施爱东]网络谣言的语法·[聂强]谣言的编码与解码
·[李传军]洪水谣言与两汉之际的“汉家更受命”说·[施爱东]谣言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