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为什么要从民俗研究历史
为什么要从民俗研究历史?我认为这是当代史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从20世纪初以来,历史学发展的主导趋势是社会科学化,这就必须研究特定时代社会的整体。要完整地把握历史,就不能将目光集中在少数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身上,而必须观察人类社会生活的总体,然后再去解释局部的历史现象。但是,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历史上绝大部分人的思想行为没有记录下来,普通百姓不识字,也不会写。在没有资料的情况下,如何去研究老百姓呢?这就需要研究民俗。民俗是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大众的行为规范;民俗是有传承性的,是相对稳定的,所以通过研究民俗有可能了解民众的历史。
对历史学者来说,研究民俗不是目的,而是为了通过民俗研究更深层次的历史,研究历史的深层结构。这就涉及历史学的学科本位问题。作为历史学者,我们的看家本领就是解读历代留下来的历史文献,就是要对这些典籍及其背后的文化做出自己的解释。当然,这些典籍是可以不断重新解释的,但是我们要尽可能做出不同于前人或比前人更高明的解释。传统史学的特点是用典籍解释典籍,这是行不通的。固然我们有很多小学的功夫——考证的、版本的、音韵的、训诂的,但是这些无法深入揭示典籍的意义,更无法让我们回到当时的历史情境中。这些典籍究竟有什么意义,我们要回到日常生活才明白。
民俗是一个表象系统,这个表象系统是可以被观察到的,其背后是更深层次的历史结构。这是因为,“一个社会中争论最少的态度行为,如对身体的照料,穿着的方式,劳动的组织和日常活动的日程安排等,都反映着这个世界的表象系统;这一系统在深层使上述这些态度行为与法律、宗教概念、哲学或科学思想等最精心构建的知识框架都相联结。”由于二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民俗去探讨历史学的基本问题。
做民俗研究时,我们必须借助于人类学的方法。因为人类学原来的研究对象往往是没有文字的,因此,“人类学的特性在于研究那些能用来确定一个社会和一种文化的现象”;“人类学在这里也从文化生活的底层征服了历史学,这些底层也就是最无关紧要的、最松散的表达,如群众信仰、浸润于日常生活之中或联接于宗教生活的仪式,少数人的或私下的文化等,简言之即民俗。”我们要借助人类学来研究历史,这就是历史人类学。
总之,我们的任务是要去解读祖先留下来的那些典籍文化,从其中了解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最基本的意识形态和精神财富,有哪些最基本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秩序。传统史学家也做过这些方面的研究,但他们只是从文本到文本,分析文本的源流变化,对于它们的意义则不能真正理解。我认为,要想做到真正理解,就要回到日常生活去,看它们对当时的百姓究竟有什么样的意义,有没有影响到百姓的经济活动、社会关系、政治生活和各种各样的仪式行为。如果有,那么这种典籍与其中反映的意识形态就很重要。比如,我们说朱子家礼很重要,就是因为它造就了家族伦理、宗族组织与社会行为规范,并且直接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当然,大家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和应用的,不一定完全是朱子家礼的本意。如果我们要看明代的里甲制度是否很重要,就要去分析民间的日常生活是否与它相关。如果它已渗透到社会组织最基本的层面,每个社区的秩序安排、公共事务的处理都利用了里甲制度,就可以说里甲制度是很重要的。如果看不到、找不到这些资料,就可以说里甲根本是假的、没有实行过。当然,我们讨论的对象总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历史学者最后还是要具体回答什么时候它是有用的,什么时候它是没用的;在哪个地区是有用的,在哪个地区是无用的,等等。我们要把时间、地点、具体事件搞清楚,然后再问,为什么这个时候实行了,那个时候没实行?为什么这个地区实行了,那个地区没实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历史上最重要的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意义揭示出来,我们才能真正明白研究的对象究竟是怎么回事。
中国历史上的许多典籍是虚构的,与实际的社会生活无关。有的是统治者拍脑袋想出来的,有的是思想家们建构出来的,后人亦步亦趋,虽然可能一点用都没有,但到了关键时刻就会拿出来用。比如,《周礼》编造出来的整个社会政治的图式是非常完整的,在空间上把国划成几个圈,国内、畿内、周边的邦与甸等一个一个政治区域,在社会结构上也是层次分明的。如果真的按照《周礼》去做,那么官僚将多得不得了,而且会形成一套非常严密的社会控制体系。但事实是,在中国历史上找不到哪个地方、哪个时代是完全按照《周礼》来做的。王莽改革自称是搬用《周礼》,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是搬用《周礼》,王安石的改革也是搬用《周礼》,甚至连太平天国都模仿《周礼》,然而,他们只是断章取义,各取所需,不可能重建《周礼》的理想世界。
历史人类学就是要尽可能把历史学关注的那些最基本的问题与民俗(地方性知识、日常生活的规则)联系起来,透过这种联系去解读它的意义。这样做的结果是推动传统史学向前发展,从而有可能作出比传统史学更高明的解释——虽然未必是完整的,但起码在某一层面或某一角度是有新意的。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