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历史民俗学

首页民俗学专题历史民俗学

[鞠熙]碑刻所见18世纪北京内城民俗的变化
  作者:鞠熙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11-15 | 点击数:7414
 

  其三,五圣庙作为伏魔大帝单刀圣会的会址所在地,既是祭祀圣地,又是议事场所,商人们对其负有主要责任,而寺僧只处于附属地位。虽然碑阴题名中也有诸如太子少保户部尚书堇诰、前清门内大臣管四旗都统阿彦托克托等个别官员,但不仅碑阳正文中丝毫未提他们的功绩,他们也没有列名于会首之中,可见其在香会中的边缘位置。

  商人们与五圣庙的关系首先是现实性的,据《娘娘殿碑》中所说,此庙位于新街口晓市的核心地区,“附近士商以洎远来贸易者,时时每栖息其中,有公事则群聚而议之”,显然,由于旗民分隔政策,来新街口集市的商人们并不住在附近,于是以寺庙为落脚之处,久而久之也以它为共聚议事的“公共空间”。五圣庙随之也成为他们的圣地,这才有了历年集会演戏,祭祀关帝的盛会。五圣庙本来有住持,1753年的《五圣庙碑》中记载了他的名字与头衔,可惜此处碑文残缺。但其后寺庙的历次修建似乎都与他无关,“住持”二字再次出现,只有1774年,商民会众买下庙后空地,建盖新房,“以为住持焚修之所”。此人虽有住持之名,却无经管维持庙产之实,无论是历次重展庙貌、新塑神像,还是建房出租以供庙内经费维持,都是商人们的事。

  总之,明代关王庙义会组织中以官僚为首,节庆目的主要是宗教性的,而清代五圣庙香会是商人自治组织,节庆目的主要是管理世俗公共事务,宗教意义退居其次。节日民俗中出现的这种变化,和上述修庙立碑、朝山走会等民俗活动的机制变化如出一辙。

  四、小结

  通过释读北京内城的585通寺庙碑刻,我们注意到,18世纪以后北京内城的城市民俗发生了较大转向,有如下几方面特点:

  其一,民俗的外在形式大致保持不变。北京内城碑刻所记载的民俗事象在明清时期具有稳定性,修庙立碑一直是民众参与宗教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碧霞元君与关帝等信仰长盛不衰,民俗活动的内容也未曾发生太大转变,例如碧霞元君的祭祀活动往往伴随着结社进香,香会组织内部也总有会首、杂役、会众等区别。五月十三庆祝关帝圣诞的活动没有消失,虽然具体庆贺内容有所改变,但为关帝神像贡献贡品(明代的冠带袍服、大刀纸马,清代的大刀)、表演酬神(明代有旗鼓前导、乐器相伴,清代献戏一台)的主要方式一直传承下来。

  其二,民俗的内在机制发生变化。与前代相比,18世纪北京内城的重要特点,是明代曾经主导社会的各级官员与太监淡出民俗舞台,商人、手工业者与社区居民等中下层民众成为民俗活动的主体和主导者,城市社会得到相当发展,市民阶层开始兴起,普通人也形成自己的身份意识,女性形成性别合作意识。他们围绕寺庙形成各类比较稳定的群体,并拥有了一定自治力。

  其三,以往谈及城市民俗时,往往认为商业民俗与消费民俗是其主要特征,民俗承担者主要是城市市民与商人和手工业者。然而就北京内城而言,这一特征不是一直存在的。由于皇权的直接控制、外来人口数量庞大,以及江南地区对北京构成文化挑战等情况,明代北京内城看不到一个成熟的、当地的市民群体。大量来自南方的文人控制城市文化的话语权,而在明政府商籍铺户的管理政策下,城市典型的中下层民众:商人和手工业者阶层也未能得到充分发展,难以形成社会组织,他们虽然生活在这里,却并不是城市民俗的首要承担者与推动者。这一点与江南地区截然不同。[13]但到了清代以后,随着旗人文化自信的增强,汉族文人官僚难以对内城社会产生实际影响力,反而使城市商业与社会组织民俗得到发展的机会。[14]这可能是18世纪北京民俗机制转变的内在原因之一。

  其四,市民将民俗作为资源,利用宗教权威与民俗符号解决现实问题。在18世纪的北京内城社会中,民俗不是一成不变的传统,而是可资利用的符号与策略库,随着城市商业与市民社会的发展,他们面临明代市民所不曾面对过的新问题:协调商业关系、建构自我身份、处理公共事务等。于是,他们接手原本官员太监主导的建庙酬神、结会贡献等民俗活动,将群体集会变成“有事公议之”的场合,这类活动在明代时强烈的宗教性也因而被部分消解。

  (本文原载于《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注释从略)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刘宗迪]《山海经》与怪物阐释学
下一条: ·[赵世瑜]明清北京的信仰、组织与街区社会
   相关链接
·[杨宇]明清洛阳地区关帝信仰碑刻的生成机制研究·[姚春敏]明清以降乐户族群在地化过程探微
·[殷梦弦 罗晓欢]乡绅贾儒珍以书法为媒介的“乡村治理”活动研究·[郭炳亮 李雅宁]北宋山西寺庙碑刻、题记所见“郡主千秋”考论
·[刘百灵]洛阳城隍庙历史调查与浅析·《北京民俗论丛》第六辑征稿启事
·[刘百灵]洛阳明清时期乡村碑刻刍议·《北京民俗论丛》征稿启事
·几多民俗几多乐──走进北京民俗博物馆·[张勃]北京地方志与民俗研究
·北京市朝阳区首批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举行授牌仪式·北京民俗博物馆“我们的节日·端午节系列文化活动”火热开场
·《北京民俗论丛》征稿启事·[蒋明智]论古籍、碑刻记载中的悦城龙母传说
·百年碑文揭秘粤东南澳渔家风情元宵庙会历史·[陈辉]北京民俗最后的泰斗
·北京民俗博物馆5.18活动·[刘铁梁]北京民俗文化普查方案(试行)下
·[刘铁梁]北京民俗文化普查方案(试行)上·[赵世瑜]一般的思想及其背后: 庙会中的行善积功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