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传统中国的复杂社会系统中,“礼俗互动”奠定了国家政治设计与整体社会运行的基础,并在“五四”以来的现代民族国家建构中有所延续。礼俗互动的核心要义,是借助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将国家政治与民间“微政治”贯通起来,保障社会机制内部的脉络畅通,以文化认同的方式消除显在与潜在的社会危机。在全球化、信息化急速发展的今天,我国面临着国际规则、国家法权与民间治权等方面的多重考量,礼俗互动所寓含的传统政治智慧与社会运作机制或有助益。
关键词:礼 俗 礼俗互动 中国社会研究
在中国社会语境中,“礼”“俗”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种话语形式。虽然从根本意义上来说,话语形式乃社会现象之一种,但又是对社会现象的认知与表达,是所谓“社会思想”的直接呈现,因而在社会研究方面具有特殊意义。大致说来,无论是作为社会实在,还是话语形式,“礼”“俗”都代表了自古及今中国社会的某种普遍现象与社会思想的一般特征,二者之间的互动实践奠定了国家政治设计与整体社会运行的基础,并在“五四”以来的现代民族国家建构中有所延续,因而应该成为“理解中国”的基本视角。本文拟将“礼”(国家礼制)、“俗”(民众文化)、“礼俗互动”作为学术分析工具①,聚焦中国社会中的礼俗现象及话语形式,关注其在社会变迁时期的突出表现,并试图在国家历史进程与民众生活实践的分析框架中,理解中华文明内部一种自我制动、制衡的传统政治智慧与社会运作机制。
一、“礼”“俗”话语的传统建构
与“礼”“俗”有关的话题在中国由来已久,且在千百年间被持续言说。作为中国传统社会中的自我表述,即对本土社会事实的认知与概括,在不同历史语境中表现出多主体的建构特征。
作为一种语汇现象,“礼”“俗”在先秦时期即多见于文献,并延至后世。二者既可分开单用,也可合为一词。分开单用时,“礼”是指制度化的国家礼仪,“俗”是指民众自然生成的生活习惯;合为一词,“礼俗”特指中国传统社会中礼俗相交、以礼节俗的一种社会状态或文化特质。溯其源流,礼本是先秦时期上层社会的建构,俗则是各地民众长期形成的生活习惯,但在中国社会语境中,二者之间的联系似乎从未割断,而一直是互动互补的关系。正如彭牧所言:
儒家的礼作为从上古习俗中固定化、文本化的传统,始终与其根源之俗遥相呼应。在漫长的历史中,一方面是精英以礼化俗,另一方面是民间的俗不断改变礼。
礼与俗代表了不同社会等级阶层中彼此平行而并行不悖的社会实践行为。精英之所以鄙视俗,正是出于保证礼的纯洁与正统的目的,因为俗很容易影响到礼。
历史上的礼不仅产生、提炼于俗,而且始终与俗的实践传统密切互动。而俗和现实生活、具体实践密切相关,敏于变化,又为礼提供了根本的动力。可以说,两者在彼此的对立和紧张中依存发展。②
以儒学思想为本的中国知识精英,向来是文化建构与生活践行并重,在生活中建构文化,以生活践行为文化根本。“允执厥中”③“执其两端取其中”④“允执其中”⑤等经典话语,所表达的既是一种哲学思想,也是一种实践策略,旨在通过对所谓“立德”“立功”“立言”等生命理想的设定,保持向现实社会与未知世界的双重开放,以维持个体身心平衡,葆育群体文化创造活力。这种“执两用中”的主张,推之于社会治理,则表现为一种灵活调谐的政治智慧,前述“礼”“俗”话语即是其重要表达。虽然“礼”“俗”本身即有上下、高低之区分,但因为主张“两端”的“共执”,在个人修养层面便指向“致中和”的境界,在社会运作层面便指向所谓“政通人和”的目标。中国传统官员、文人、绅士往往以教化百姓为己任,在“礼”“俗”二字的互相涵纳上大做文章,认为其上通国运,下维众生,兼为个人立身之本,也就在情理之中。毫无疑问,由上古知识精英所引发的“礼”“俗”话语,无论是自上而下的“移风易俗”,还是从下到上的“因俗治礼”,不过是其因应现实情境而采取的不同策略。
在三礼之学中,“礼俗”问题已是中国古典思想的一大命题。如“以八则治都鄙……六曰礼俗”(《周礼·大宰》),“礼俗、丧纪、祭祀,皆以地媺恶为轻重之法而行之”(《周礼·地官司徒·遂人/土均》),“古者……其岁时聚会以为朝觑、聘问,欢欣交接以为射乡、食飨,合众兴事以为师田、学校,下至里闾田亩,吉凶哀乐,凡民之事,莫不一出于礼;由之以教其民为孝慈、友悌、忠信、仁义者,常不出于居处、动作、衣服、饮食之间。盖其朝夕从事者”,“乡饮酒之礼,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以听役政,所以明尊长也……孔子曰:‘吾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易也’”(《仪礼·乡饮酒》),“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成俗,非礼不备”,“礼从宜,使从俗”,“君子行礼,不求变俗”(《礼记·曲礼》)等。至汉代,犹有传言“子曰:礼失而求诸野”(《汉书》)。由此可见,在“礼”愈来愈制度化的大趋势下,“俗”逐渐转为潜在地却又是坚韧地继续参与国家政治运作,这其实是世界文明进程中的一般规律。不过,将国家政通人和的实现,与“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⑥、“君民者,彰好以示民俗”⑦等制度设计予以高度关联,却是先秦时期的“中国特色”,并在后世有所延续。如一则民俗国策关乎国家兴亡的典型案例,常被后人提及:
鲁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鲁,三年而后报政周公。周公曰:“何迟也?”伯禽曰:“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后除之,故迟。”太公亦封于齐,五月而报政周公。周公曰:“何疾也?”曰:“吾简其君臣礼,从其俗为也。”及后闻伯禽报政迟,乃叹曰:“呜呼,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⑧
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的黄遵宪,依然是以“礼俗”话语表述其“救时弊”之理想,将“移风易俗”、“治国化民”等传统礼俗政治奉为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出路。十多年的外交生涯,使他有着比较开阔的海外视野,领悟到“太平世必在民主”,而更加意识到“俗”的力量:
礼也者,非从天降,非从地出,因人情而为之者也。人情者何?习惯是也。川岳分区,风气间阻,此因其所习,彼亦因其所习,日增月益,各行其道。习惯既久,至于一成而不可易,而礼与俗皆出于其中。
风俗之端,始于至微,搏之而无物,察之而无形,听之而无声;然一二人倡之,千百人和之,人与人相接,人与人相续,又踵而行之,及其既成,虽其极陋甚弊者,举国之人,习以为常;上智所不能察,大力所不能挽,严刑峻法所不能变。夫事有是,有非,有美,有恶;旁观者,或一览而知之,而彼国称之为礼,沿之为俗,乃至举国之人,辗转沈锢于其中,而莫能少越,则习之囿人也大矣!⑨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