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廖元新]非遗语境下的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实践
  作者:廖元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11-10 | 点击数:13460
 
 
  从民族情感上看,三套集成的编纂反映了近代以来文化学者民族复兴的愿望。民族复兴的愿望,往往源自于悠久历史民族陷入的长期落后状态之中,并因这种落后而伴生出强烈的民族自卑心理。邓迪思曾说,民粗鲁落后,不通文字,令精英知识分子为之羞愧;但同时,民代表了一个民族美化的、浪漫化的世袭遗产的残余,而这种残余正是狂热的知识分子颂扬的东西,所以,“知识分子对于自己的民和民俗,既为之尴尬,又为之骄傲。于自卑中滋生出骄傲!”纵观西方民俗学的发展,不论是德国的民歌搜集、童话编撰,还是芬兰的史诗收集,无一不反映出搜集者深沉的民族忧患意识与强烈的民族振兴愿望。民间歌谣,在此时的知识分子眼中,则成为了萎靡的社会风气中一股清新的空气,在矫揉造作的文人创作中展现出了质朴刚健的风格。在《歌谣》周刊第三卷第12期的头版所刊的《歌谣论》中,对歌谣更是做了极高的评价:“从民间艺术的各种表现上来看,无疑的歌谣在人种学心理学上是具有最大的价值。从它里面可以看到并且考察出某一民族的灵魂的最深的地方。歌谣实在是民族灵魂的一面明镜。”正是抱持着这样的态度,近代以来,我国一大批知识分子投入到了歌谣的搜集与研究之中,后来成为民俗学科奠基人,也是三套集成发起者和常务副总编的钟敬文先生,便是其中典型且杰出的代表。
 
  三、三套集成对于“非遗”工作的承启意义
 
  进入21世纪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了民俗学家关注的新的热门领域,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瞩目。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源于日本、韩国的实践,1950年日本即颁布了《文化财保护法》,这是世界范围内首次将文化遗产纳入国家政策的法律,它不仅提出了要保护有形的文化遗产,同时提出还要保护无形的文化遗产(无形文化财)。韩国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也提出了建立“活的人类珍宝”(Living Human Treasures)或“活的文化财产”(Living Cultural Properties)保护体系的设想。其中所谓“活的人类珍宝”,指的是那些对本国的优秀民俗传统具有出色表演才能的杰出传承人。借用这些理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正式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我国则在2004年8月28日,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成为该《公约》国家。
 
  虽然“非遗”这一概念并非我国固有,但是在其多年的实践过程中,却与我国现实的社会状况、历史文化、政治环境、经济发展较好地融合在一起,并非生硬地舶来品。在“非遗”的五大类别中(口头传统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传统的手工艺技能;传统的手工艺技能),排在首位的便是民间文学的研究领域——口头传统和表述。而历时20余年的,旨在搜集和保护民间文学的“三套集成”编纂工作,必然地会对始于世纪之交的“非遗”保护实践,产生重要的影响。正是在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基础上,经过两年多的酝酿筹备,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于2003年正式启动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随后这一工作又融入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中。
 
  1、“非遗”保护工作对于传统文化抢救的迫切愿望,与“三套集成”不谋而合。文革期间,传统文化受到了严重冲击,许多民俗活动或是遭到毁灭性破坏,或是转入地下状态。十年浩劫结束后,学术话语获得了更大的空间,学者的目光重新关注底层生活,抢救在政治运动中濒临消亡的民间文学,成为了“三套集成”提出的基本背景。进入上世纪90年代,尽管政治对于民间生活的管制渐为宽松,民众的“自由意志”(吕微,《非遗时代民俗学的实践回归》)能得到更大的彰显,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日益增强的工业化和全球化浪潮对民间社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学者原先期望的“等到政治气氛变得宽松,行政控制不再严格,百姓有了越来越多的经济自主权,生活的自有属性得到充分的释放,传统文化在生活中便逐渐复兴起来”并没有到来,相反民众传统的“生活世界”在空间和时间上受到了双重挤压。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folklore-forum)
【本文责编:张世萍】

上一条: ·[李向振]迈向日常生活的村落研究
下一条: ·[龙晓添]丧礼知识传统的当代民俗实践
   相关链接
·[朱家钰]“特地背着家乡人生产”:“特产反差叙事”的生成与极化·[张海月]聊天记录里的故事:“数码一代”的民间文学实践
·[卫则戎]民间文学的社群认同与文化认知探讨·[王祖悦]20 世纪初民间文学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王兴尧]非遗在社区:学术史要略与中国方案·[王璐]“遗产化”的意义延展:民族曲艺艺人关系重构与非遗创新
·[所揽月]遗产旅游中民间文学的传统化实践·[宋嘉琪]坚守本真和顺时而变:传承人在非遗保护中的双重选择
·[彭清兰 陈明 谢康达]疍民文化的儒释道思想解读及其非遗保护·[米思璇]革命故事讲解员的表演与实践
·[毛巧晖]跨越1949:民间文学的重建及其学术史意义·[路童越]新疆杂话的生活性特征研究
·[刘朋鑫]近代上海城市宣卷人考论·[林旻雯]民间信仰与非遗保护实践
·[黄清喜 李欣芸]客家非遗与传统村落保护、振兴研究·[郭阳]网络民间文学定义再探究
·[葛颖娅]非遗表演中的身体展演研究·[杜韵红]从理念到路径:博物馆展演的非遗保护实践
·[陈钰文]非遗保护与传承视域下民间文学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策略·[陈奕青]论“社区”在非遗保护中的主体地位及其我国立法检视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