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包孝祖]花儿起源于吐谷浑《阿于(wu)歌》考
  作者:包孝祖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11-04 | 点击数:15394
 

      学界对花儿起源的探索

      在对花儿起源的探索中,虽有多人做过努力,但或局限于花儿本体,或从民族学、语言学、民俗学、人类学等宏观角度立论,而缺乏通过历史学方法做以详实考证的学术成果。截至2012年底笔者撰写此文时,尚未有一种学说得到广泛认同,花儿起源之谜尚未解开。

      关于花儿的首创地点,主要有两种说法:河州说、岷州说(包括甘川边界说)。“河州说”的主要观点是,河州花儿曲调丰富,音调优美,句式结构丰富多样,古河州应为花儿的起源地。

      在坚持花儿起源“岷州说”、“甘川边界说”的学者中,马珑最先提出“洮岷花儿与河州花儿是同一祖源的,河州花儿是洮岷花儿继承和发展,而洮岷花儿只是原始形式”的论断,并通过分析句式结构特点,得出“洮岷花儿与北朝民歌有关系,可能产生于南北朝时期;河州花儿与词有关系,可能产生于唐初”的结论。之后,李璘、郝毅、杨鸣健、魏泉鸣等人,分别从不同的方面,提出了花儿起源“岷州说”、“甘川边界说”。景生魁提出了花儿起源于“宕昌羌”的论点,但未能做出详实的论证。郝毅、杨鸣健则分别从音乐的角度论证了花儿音乐与“西凉乐”及甘川边界的羌藏民歌的关系。

      李璘在考察了花儿两大体系的曲调、演唱形式、词体结构后认为,岷县南部一带(包括宕昌北部)不仅是洮岷花儿而且也是整个花儿的发祥地,并指出“花儿流变的程序是:从洮岷南路花儿(啊欧连儿)到洮岷北路花儿(两连儿)再到河州花儿。花儿传播的路线是:从岷县南部地区到北部地区,经临潭、卓尼到康乐、临洮、夏河,而后到临夏。临夏遂成为花儿发展、繁荣和进一步流布的中心。于是,花儿便从临夏传播到青海、宁夏和新疆。”

      之后,李璘又以“南北朝后,七言诗的格律及体裁逐渐成形”为依据,提出了洮岷花儿的词体“出现于南北朝时期”这一结论。

      魏泉鸣在考察了博峪采花节后,提出了“整个花儿乃一源多流”的观点,认为“博峪藏族采花节是源,是一切花儿会的母体” [url=#_ftn82][82][/url],后来,又提出花儿“起源于甘肃四川交界处,而后以岷县二郎山、临潭莲花山成为早期的中心的论断。同时又认为“中国花儿的最早发生时间,从音乐学、诗词格律学、诗歌史学看,应始于南北朝时期以二郎山为中心的岷州花儿,再到以莲花山为中心的洮州花儿,到唐宋时期形成以松鸣岩为中心的河州花儿,元明时期趋于成熟,经过了漫长的历程。”

      李璘、魏泉鸣二位先生的结论,虽然仅从花儿本体出发、未能揭示花儿缘何起源、由何人传播以及传播路线缘何产生等历史学、社会学问题,而不被广泛接受,但诸多论点已趋近历史的真相,是本文之前最为重要的花儿源流研究成果。

      结语

     花儿诞生于一千七百年前的西晋永嘉末年,即公元313年。其祖源《阿于歌》,由鲜卑族慕容廆部创作,传给迁于陇上今岷县一带的吐谷浑部族,被广泛传唱,是所有花儿的祖源。随着吐谷浑人的迁徙,经过长期的流变和与多种文化的交流,《阿于歌》衍生出多种不同的曲调,在当年吐谷浑政权所据地区的各族人民中广为传唱,流传至今,成为今天的西部民歌——中国花儿。《阿于歌》的就是今天的岷县花儿“阿呜怜儿”,它以高亢激越、质朴粗犷、悲切凄厉、明朗爽快的审美特征,超级稳定的乐句结构,诚挚动人的真情实感,在原唱地岷县一带流传一千七百年,而曲调如一、歌名如一,亘古不变,可谓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2013年1月25日,凌晨5时成


      作者简介:

      包孝祖,男,汉族,1965年生,甘肃省岷县人,《岷县志》专职副主编。1982年4月起公开发表文学作品。著有诗集《爱的风景》《凝眸》、散文集《守望集》,史学文集《游心集——陇右史地研究》。编著有非遗乡土教材《岷县花儿》、《中国洮砚》(均与季绪才合著,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系中国诗歌学会、中国散文诗研究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协学术委员,定西市书画院、陇中画院画师,岷县书协名誉主席,甘肃民院河洮岷文化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近年业余致力于吐谷浑史、陇右历史地理及花儿源流研究。

(注释与参考文献请见原文)

本文刊于:民俗学论坛,2015-1-9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文章来源:民俗学论坛,2015-1-9
【本文责编:孟令法】

上一条: ·[郑培凯]昆曲传承与荷马研究
下一条: ·[高建平]神话世界的令人神往的逻辑
   相关链接
·[赵玉平]中秋节起源新说·[张玲]起源·空间·构身:隐喻视阈下中国多民族同源神话中的民族共同体思想
·[乌哈娜]神话“功能项”和“基本型”的归纳与提炼·[梁爽]消失的女性:人痘术宋代起源传说考
·[李鹏]文字文明的溯源:人文纪录片《汉字五千年》的神话学阐释思考·[纪秋悦 李丰]空间视域下的洮州花儿:基于临潭县洮州花儿的田野调查
·[包海青]神话原型到历史叙事:蒙古族感光型起源传说生成的思维模式探究·[漆凌云]陈寅恪民间故事研究述评
·[吴晓东]阴阳对立观念与门神的起源演变·[漆凌云]陈寅恪民间故事研究述评
·[刘守峰]柳田国男晚年的海上心路·[叶涛]在天成象 在地成形 ——牛郎织女传说的起源与流布
·“西北花儿与高原民俗文化高峰论坛”成功举办·[周翔]山与海的想象:盘瓠神话中有关族源解释的两种表述
·[袁学骏]河北耿村起源性神话研究·[吴晓东]“苗族杨姓不吃心”故事的演变与习俗的起源
·[尹晓龙]西汉太一神祭祀与元宵节起源·西北“非遗”花儿的产业化发展之路
·春节:对联与门神的起源·[刘永红 郝苏民]洮岷花儿歌手文化生态调查报告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