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对花儿起源的探索
在对花儿起源的探索中,虽有多人做过努力,但或局限于花儿本体,或从民族学、语言学、民俗学、人类学等宏观角度立论,而缺乏通过历史学方法做以详实考证的学术成果。截至2012年底笔者撰写此文时,尚未有一种学说得到广泛认同,花儿起源之谜尚未解开。
关于花儿的首创地点,主要有两种说法:河州说、岷州说(包括甘川边界说)。“河州说”的主要观点是,河州花儿曲调丰富,音调优美,句式结构丰富多样,古河州应为花儿的起源地。
在坚持花儿起源“岷州说”、“甘川边界说”的学者中,马珑最先提出“洮岷花儿与河州花儿是同一祖源的,河州花儿是洮岷花儿继承和发展,而洮岷花儿只是原始形式”的论断,并通过分析句式结构特点,得出“洮岷花儿与北朝民歌有关系,可能产生于南北朝时期;河州花儿与词有关系,可能产生于唐初”的结论。之后,李璘、郝毅、杨鸣健、魏泉鸣等人,分别从不同的方面,提出了花儿起源“岷州说”、“甘川边界说”。景生魁提出了花儿起源于“宕昌羌”的论点,但未能做出详实的论证。郝毅、杨鸣健则分别从音乐的角度论证了花儿音乐与“西凉乐”及甘川边界的羌藏民歌的关系。
李璘在考察了花儿两大体系的曲调、演唱形式、词体结构后认为,岷县南部一带(包括宕昌北部)不仅是洮岷花儿而且也是整个花儿的发祥地,并指出“花儿流变的程序是:从洮岷南路花儿(啊欧连儿)到洮岷北路花儿(两连儿)再到河州花儿。花儿传播的路线是:从岷县南部地区到北部地区,经临潭、卓尼到康乐、临洮、夏河,而后到临夏。临夏遂成为花儿发展、繁荣和进一步流布的中心。于是,花儿便从临夏传播到青海、宁夏和新疆。”
之后,李璘又以“南北朝后,七言诗的格律及体裁逐渐成形”为依据,提出了洮岷花儿的词体“出现于南北朝时期”这一结论。
魏泉鸣在考察了博峪采花节后,提出了“整个花儿乃一源多流”的观点,认为“博峪藏族采花节是源,是一切花儿会的母体” [url=#_ftn82][82][/url],后来,又提出花儿“起源于甘肃四川交界处,而后以岷县二郎山、临潭莲花山成为早期的中心的论断。同时又认为“中国花儿的最早发生时间,从音乐学、诗词格律学、诗歌史学看,应始于南北朝时期以二郎山为中心的岷州花儿,再到以莲花山为中心的洮州花儿,到唐宋时期形成以松鸣岩为中心的河州花儿,元明时期趋于成熟,经过了漫长的历程。”
李璘、魏泉鸣二位先生的结论,虽然仅从花儿本体出发、未能揭示花儿缘何起源、由何人传播以及传播路线缘何产生等历史学、社会学问题,而不被广泛接受,但诸多论点已趋近历史的真相,是本文之前最为重要的花儿源流研究成果。
结语
花儿诞生于一千七百年前的西晋永嘉末年,即公元313年。其祖源《阿于歌》,由鲜卑族慕容廆部创作,传给迁于陇上今岷县一带的吐谷浑部族,被广泛传唱,是所有花儿的祖源。随着吐谷浑人的迁徙,经过长期的流变和与多种文化的交流,《阿于歌》衍生出多种不同的曲调,在当年吐谷浑政权所据地区的各族人民中广为传唱,流传至今,成为今天的西部民歌——中国花儿。《阿于歌》的就是今天的岷县花儿“阿呜怜儿”,它以高亢激越、质朴粗犷、悲切凄厉、明朗爽快的审美特征,超级稳定的乐句结构,诚挚动人的真情实感,在原唱地岷县一带流传一千七百年,而曲调如一、歌名如一,亘古不变,可谓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2013年1月25日,凌晨5时成
作者简介:
包孝祖,男,汉族,1965年生,甘肃省岷县人,《岷县志》专职副主编。1982年4月起公开发表文学作品。著有诗集《爱的风景》《凝眸》、散文集《守望集》,史学文集《游心集——陇右史地研究》。编著有非遗乡土教材《岷县花儿》、《中国洮砚》(均与季绪才合著,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系中国诗歌学会、中国散文诗研究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协学术委员,定西市书画院、陇中画院画师,岷县书协名誉主席,甘肃民院河洮岷文化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近年业余致力于吐谷浑史、陇右历史地理及花儿源流研究。
(注释与参考文献请见原文)
本文刊于:民俗学论坛,2015-1-9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文章来源:民俗学论坛,2015-1-9 【本文责编:孟令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