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端午节,大家吃粽子了没有?(回应:没有!)
几年前,我曾经写过一篇小文《别小看了端午粽子》,贴在我的微博上。
小时的记忆里,我家乡甘肃农村过端午节,是饶有趣味的。挂艾草,插杨柳,戴五彩缕,戴荷包,捉癞蛤蟆(民间传说“癞蛤蟆避端午”,果真如此,这一天见不到癞蛤蟆,据说端午期间,癞蛤蟆的毒性最大,将其捉来,从口里塞进一定墨,毒液渗进墨里,可以治疥疮,以毒攻毒)。就是不吃粽子而吃五月糕。五月糕的制作很简单,一层糯米一层大枣,用蒸布包裹着,上面压上重物,放在蒸笼里蒸,大约需要几个或十几个小时时间才能蒸熟。厚厚的枣糕切开来,满屋的清香。这是端午的美食,也是馈赠亲友的佳品。和南方琳琅满目的粽子比起来,它是那样的简约,没有粽叶的包裹,但味道和小枣粽子是一样的,同样留下美好的回忆。
粽子是节令食品,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并生发出粽子文化。如果将中国南北各地、各民族的粽子品样、制作方法、饮食习俗汇集起来看中国的端午文化,是很有意思的。就此一项就可以申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粽子,可以和古琴、昆曲媲美,至少他是大众的、民俗的。可是联合国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好像还缺乏饮食文化一类。不过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经将中国的端午节列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中国的端午节进入名录为例,粽子的贡献不可小觑。
前些年媒体报道端午节,有题目叫做《专家建言:别让端午节变成粽子节》,专家还建议将端午节变成爱国主义教育节。给中国传统节日赋予过多的政治含义,是中国节日文化逐渐萎缩的原因之一。可见对于端午节的含义,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想想,我们还缺乏爱国主义教育题材和基地吗,何必拿端午节来说事,贴标签。但我认为抛开众多的端午节俗、节物不说,单是粽子,就有说不完的话题。可以说粽子是端午的灵魂。是粽子将中国的端午习俗传承下来,延续至今。如果没有粽子作为载体,中国的端午文化早就消失了。远的不说,想想我们今天的端午文化是怎样渐渐衰微的,是社会变迁这单一的原因,还是意识形态在作怪。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十年,端午的许多节物消失了,什么插菖蒲、艾草、喝雄黄酒、剪五毒符、戴五彩缕、划龙舟等,都在“封建迷信”的棒喝下销声匿迹。唯有端午吃粽子保留下来并唤起人们对端午的记忆,享受端午带来的美味。所以即使在端午习俗逐渐消失的岁月里,每到端午,家家户户还是要包粽子,过端午,就连副食店也供应粽子,可见吃不是迷信,吃粽子将端午习俗保护下来,这不是粽子的功劳吗。所以别小看了端午粽子。今天端午被作为国家法定的节日,端午节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进入联合国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中粽子功不可没。同样命运的,还有中秋节的月饼等。
今天在“非遗传承,匠心对话”高层论坛的会议议程中,我看了一下到会的单位,很使我感动,因为到会的有许多企业家、投资家、上市公司,文化创意平台、非遗大数据中心、各类非遗基金会和新闻媒体的朋友们。非遗保护的队伍浩浩荡荡。这和十多年前,二十多年前不可同日而语,也不可想象。记得1986年,为了响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保护口头传承(即现在所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倡议,文化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曾在人民大会堂召开过座谈会。当时的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阿佩·阿旺晋美,政协副主席钱昌照参加了会议。会议通过了座谈纪要,希望通过政府立法的形式保护口头传承。但在当时我们的政府正忙于解决温饱问题,根本无暇顾及文化遗产的保护。但是学者们为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动,并未停下脚步。这就是大家熟知的在上个世纪80年代启动的《十套中国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的编纂。这套《集成志书》是由文化部,中国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牵头组织的。整整用了25年的时间完成集成志书的编纂。这一《集成志书》被誉为“文化长城”。这套志书编纂的意义还在于他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传承争取了20多年的时间。参与这一活动的有政府部门、热爱民间文艺的专家学者,当然还有民间文化的传承者和群体。现在有众多的企业家队伍参与进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增加了一支生力军,一支具有战斗力的队伍,难道不值得高兴吗。
如果在这个论坛上,我们以节日文化中的端午节为话题,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是很有意义的。其一,中国的端午节早已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联合国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世界共享的文化遗产;其二,中国的端午节传承了几千年,至今还在民间传承并形成了端午文化。端午文化是一种大文化,很值得尊重和探讨;其三,端午节早已走出国门,成为东亚“汉字文化圈”许多国家的节日,具有世界意义;其四,端午节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古老的公共卫生节日;它的起源是巫术的,后来被附会上纪念屈原、伍子胥、曹娥等地方传说;其五,端午节的节物丰富多彩,如粽子、菖蒲、艾草、雄黄酒,五毒符、荷包等。许多已经形成文化产业(包括旅游产业),如甘肃庆阳的香包,浙江嘉兴的粽子,南方各地的端午节龙舟赛等。而这只是节日文化的一隅。如果将中国的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七夕节、中秋节、七月半鬼节、冬至节、除夕等算在一起,就其传承与保护就有做不完的文章。特别是在一带一路语境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文化软实力,如果得到传承和发展,使中国文化供世界人民共享,这对人类文明无疑是巨大的贡献。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从2006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非遗保护名录以来,已经经历了10多个春秋。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界定,人类文化遗产可概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物质文化遗产,包括自然遗产,自然文化遗产以及文化遗址、遗存、文物、文献等;一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指以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惯、手工艺、建筑术、技艺、技巧和瞬间表现形式传承的文化遗存,它们是民俗文化、民间文化、民族文化的重要传承方式。
非物质化遗产的最大特点是靠口头和行为代代相传,诉诸视听而疏于记录和固态化。因而常常是瞬即逝的,不可再生的。一旦消亡或流失,在落后的记录手段和技术条件下,基本无法恢复或再生。这就意味着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非常丰富,但也很脆弱。我们应该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的文化资源,它是民众历代创造和享受的文化,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载体,一旦这一文化受到破坏,民族、国家存亡将变为现实。基于民俗文化学者多年来的呼吁和政府文化自觉意识的提高,特别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颁布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之后,中国人大常委批准了这一《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被提上政府工作的日程,成为政府的责任。从2006年公布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今,已经有四批共有1372项非遗项目进入国家级代表作名录。各类名录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850人,其中大部分是著名工匠和杰出的传承人,他们是人间国宝。
目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传承和保护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比,保护进度远远落后于它的消亡速度,呈现岌岌可危的现状。“重申遗,轻保护”的现象仍然存在。许多非遗项目出现传承危机。各级政府虽然非常重视非遗保护,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表演化、舞台化、广场化,商业化、旅游化、政绩化等影响着保护工作的正常开展。如何将保护工作回归传承人和传承团体,是值得讨论的问题。特别是非遗项目的旅游化成为双刃剑,由于利益驱动和缺少文化意识,造成对非遗保护项目的第二次破坏,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形势不容乐观。
今天在一带一路语境下我们讨论非遗的传承和发展,特别是众多的企业家、投资家,高科技平台与会,壮大了传承和保护的队伍。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匠心对话,非遗投资”,很具有时代特点。但这种匠心对话从哪里做起,对话者都是谁。我想对话者来自四个方面,即政府、专家、传承人、企业家,如果再加上媒体,实际上是五方对话。在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以上各方各有自己的义务和责任。我想以一个从事民间文化教学和研究多年的老兵,提出几点希望。
1、既然大家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目的走到一起来了,就应该有学理上的沟通。希望大家在行事之前,很好地学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相关的政策,学习我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和有关的政策、法规。条件允许的话,最好学一点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知识(不是要大家成为这方面的专家),这是我们事业的出发点;
2、要深入了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联合国颁布的《公约》名称就叫《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重点是落在保护上。首先要确认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然后是保护工作的跟进。保护什么?当然首要的是保护传承。《公约》也强调了保护中的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目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不令人乐观,问题很多,要吸取经验和教训。
3、要理顺文化产业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是保护者普遍关心的问题。目前无论是保护者、传承者还是研究者听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意、创新,打造等,总有点不放心,甚至感到这是一些恐怖的字眼。因为许多进入国家名录的非遗项目,在产业化的过程中遭到破坏。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比如表演化、舞台化、广场化。
4、文化产业开发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传承者取得最大限度的认同。传承人和传承群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传承者,也是这一文化产权的持有者,他们应该得到高度的尊重。不能把他们当作道具和工具使用。我们这次论坛有几个关键词: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投资、国际、发展。这些关键词构成一个整体,缺一不可。但是如何在各个环节上保持协调发展,是值得用心探讨的问题。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非遗传承应该永远保持匠心对话。只有对话、沟通,理论、实践,才能使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工作更上一层楼。
文章来源:民俗学论坛,2017-5-30 【本文责编:孟令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