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找太阳的女人
——云南省西畴县上果村“祭太阳”仪式结构分析
周灵颖
(中央民族大学)
摘 要:人类对太阳的崇拜几乎是如本能般与生俱来的,自然神话学派的代表人缪勒(Müller)曾有言“世界上只要有太阳光芒照耀的地方,便会产生对太阳的崇拜”。人类对太阳的崇拜残存和显现于大量历史遗迹和神话篇章之中,这些静态之物终究是停留在断壁残垣的文化遗产,与之相比,少量残存至今的祭太阳仪式无疑富有着浓烈的生命气息,是探究古老自然崇拜依旧生生不息存活于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切入点和活化石。本文研究的对象是位于云南省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上果村的二月初一“祭太阳”仪式,壮族在我国南方历史中占据着悠久的篇章,其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多彩,云南上果村的壮族布侬支系至今仍然保留着极为少见、具有活形态、较高学术研究价值的“祭太阳”仪式。
本文从仪式结构本身的功能意义和仪式与当地社会、历史、文化之间的联系入手,探究地方性仪式产生的文化机制和文化土壤,阐释上果村壮族“祭太阳”仪式发生的传统基因及其仪式形态流变的动力源泉。结合田野调查的资料,使用民族志的叙述方式,细致地对仪式进行记录和分层次研究,突出“祭太阳”仪式在传统稻作民族文化信仰传统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及其不可或缺的意义。通过建立在村落时空维度上的结构的多方面研究,提出了壮族文化中男女两性二元符号的对立传统,以及在“祭太阳”仪式中出现的结构性倒置现象,凸显女性形象在壮族文化系统中的特殊地位和文化意涵。本文以整体观的视角研究了当代壮族二月初一“祭太阳”仪式的结构展演,围绕神圣仪式结构与日常生活结构之差异,即笔者所提出的“不完整倒置”现象,联系仪式本身的结构功能与地方壮族历史文化,概括其仪式文化中的二元符号结构,对其进行深度剖析与阐释。
关键词:祭太阳仪式;结构分析;女性文化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