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17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17年会专区

[赵秀华]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会音巴雅尔考证
  作者:赵秀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10-22 | 点击数:2879
 

 

中国民俗学会2017年年会论文•
 
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会音巴雅尔考证
赵秀华
辽宁省阜蒙县佛寺蒙古族学校
摘 要:会音巴雅尔产生于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佛寺镇查干哈达村。会音巴雅尔是蒙语的音译书写,汉译为“睦邻节”,蕴含“消灾祛病,睦邻亲善,团结进步,和谐共生”的内涵,是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会音巴雅尔于1808年首创,截止到2017年7月21日(农历六月二十八日),查干哈达村民已传承209年,历年举行会音巴雅尔209届。迄今为止,会音巴雅尔是世界上最早规模最小而延续时间最长的一个节日,产生于蒙古族山村查干哈达,承载了众多的重大历史文化信息,包含了很深的民族文化积淀,这是任何一个地方或任何一个文化形式都不能与之相提并论的、相媲美的。
在构建富裕文明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势下,会音巴雅尔的睦邻和谐文化又产生巨大的作用,更好的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实现中国梦服务。2014年9月,第206届会音巴雅尔(睦邻节)以“远亲不如近邻,百行以和为贵”为主题,成功入选央视中文国际频道百集大型系列片《记住乡愁》第一期第七集,远播国际国内。2015年查干哈达被评为“中国美丽乡村”,并获得《中国美丽乡村》牌匾。2016年,被国家评为“绿色村庄”。2017年,被评为辽宁省文明和谐示范村。同时,2017年第209届会音巴雅尔(睦邻节)受到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网、人民网等多家媒体的高度关注和广泛宣传。
关键词:会音巴雅尔;文化渊源;传承与发展;思考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赵薇]伊玛堪音乐曲调采录和特色思考
下一条: ·[郑艳]京津竹枝词的发展历史及其文本性质研究
   相关链接
·[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谢行发 沈琪]广东三灶鹤舞非遗传承与发展研究·[温必锋 尹海鹰 沈素惠 黄玉霞 王杰]传承多彩非遗,筑梦美丽花城
·[刘垚瑶]器乐与戏乐的交融:国家级非遗晋北鼓吹与晋北代表性戏曲的融合、传承与发展·[何赛飞]非遗的现代性传承与发展
·[左红卫]对新疆民间剪纸传承与发展的思考·[徐文柏琪]青白瓷当代的传承与发展
·[王晓宇 潘思薇]新疆面塑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研究·[郎丽娜 罗康艳]“非遗”语境下隆里花脸龙的传承与发展
·[何潇 俞冰]共同富裕视野下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路径刍议·[高佩英]中华虎文化在台湾地区的传承与发展
·[左红卫 冉小芳]从《新疆日报》看民间剪纸在新疆传承与发展的轨迹(1952-1999)·[张海燕]包头土右旗二人台的传承与发展调查研究
·[夏纯迅]乡村振兴背景下湘中地狮民俗的传承与发展·[唐诗梦]乡村振兴背景下衡南“烧饼”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毛巧晖]认同与重构:后疫情时代下民俗节日的传承与发展·[邓以华 李杉杉 葛吉生]东夷文化视域下的齐武术文化渊源探析
·[张新沂 陈旭]论国情下汉绣手工艺文化特征的传承与发展·专家“把脉”杂技类非遗传承与发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